隔壁是她三伯家,分家时她爸和三伯商量好房子建在一块,中间就隔了一道两米高的围墙。
此刻,余庆庆就在墙角站着,仔细听她奶骂:“你个不下蛋的母鸡,当初就不该让我们家老三娶你,你个败家娘们,不下蛋,现在还敢藏东西,那都是我三儿,买来孝敬我的,你赶紧给我拿出来,不然我让三儿打死你………”“娘,我没藏东西,这是老三拿回来让我收着,给孩子吃的。”
宋爱华听着老太婆嘴里一句一个不下蛋,只觉浑身发冷……难过的眼睛都红了,她不是不能生,她己经生了西个孩子了,只是都是闺女。
这老太婆当初看她第一胎是个闺女,就不高兴,扬言要送走,那是她千辛万苦生的女儿,她怎么舍得送走,哭着求老太婆留下来。
只是没想到后来接连生了三个都是女孩,她不知求过哭过多少次,但还是被一个个送走了。
“你少唬我,给孩子吃?
那小丫头片子能吃多少,你藏起来还不是偷偷送回你娘家,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个心里藏奸的,好东西都给你娘家送去了,我家老三在外面累死累活的,你到好,把好东西都送回娘家了,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梁桂花越骂越来气,她就是看不上宋爱华。
她家三儿,有文化有能耐,还在镇上的信用社工作,这可是个铁饭碗,说出去谁不羡慕。
这样好的条件,大把好姑娘上赶着给她当儿媳呢,偏她家老三看上了宋爱华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她宋爱华有什么好的,家里穷的叮当响,一个哥哥还病歪歪的,听说连媳妇儿都没有。
要不是拗不过儿子,她是打死也不会让宋爱华进他老余家的门。
娶进来这么多年,连个儿子都没生出来,没用的东西,难道要我家老三绝后吗!
天天在屋里呆着,连地都不种,想到这,梁桂花又开口骂道,“你个心黑的娘们,娶你进门多少年了,连个儿子也生不出来,我儿子有本事不用下地干活,你凭什么在家闲着,吃我儿子的,还有脸拿我儿子的东西,你给我交出来……”余庆庆听到这,也大致明白了,定是梁桂花又来找三伯娘的茬。
她这个奶奶,平时啥也不干,就喜欢挑唆儿子儿媳吵架,无论谁对谁错,她就说是女方的错,谁让她生了五个儿子呢。
其中三伯娘最惨,因为她没儿子。
家里几亩地又租出去了,不用她辛苦下地干活,每天在家种种菜就行。
梁桂花当然不高兴,她还时不时要下地种种粮食收收麦子呢,这个女人凭什么在家闲着。
其实,前世三伯娘后来生了一个儿子,比余庆庆小了整整十岁,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个儿子,三伯三伯娘像是看眼珠子似的看着他,小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啥也不会,父母又看的紧,不常出门 ,后来活生生给逼成了自闭症,***未遂,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真是造化弄人!
余庆庆每每想到那个堂弟的结局,就觉得这世间是真有因果报应。
三伯娘宋爱华,身材高挑,五官端正,双眼皮大眼睛,长的很漂亮,跟农村姑娘身上特有的纯朴不同,宋爱华自有一种书卷气。
也不怪三伯第一眼就看上她了。
听说他们俩是经媒人介绍认识的,起初宋爱华没看上三伯。
三伯余建和,身高一米六,有点微胖,远看像个小土豆,近看吧,额,好吧,像个矮冬瓜!
因为不常下地劳动,皮肤略白,常年穿着一身信用社统一工装,看着就像个城里人,斯文白净。
抛开身高这个硬伤,余建和的条件,在婚恋市场上,绝对受欢迎。
宋爱华起初是介意他的身高的,只是她自己也知道,家里穷,她爸死的早,妈妈年纪也大了,大哥从小身体不好,大姐也嫁了人,家里几亩地都是她和小妹在忙活,一年到头很辛苦,攒的钱也不够给大哥治病的。
她犹豫了好几天,还是答应了和余建和处对象。
她是有私心的,余建和虽然个子矮,但是其他条件还不错,又有个铁饭碗,婚后她可以偷偷攒点私房钱补贴娘家,她娘家实在太苦。
可她哪里想到,余家这老太婆,脾气大,又不讲理,分了家还天天上门找她麻烦,开口就骂,连她闺女都不放过。
还好今天她闺女早早去上学了,不然肯定又被吓哭了。
宋爱华听着梁桂花骂骂咧咧,也不开口,隔三差五来一趟,她早就麻木了,任她骂好了,她不开口,一会这老太婆骂完见没人搭理她,自己就走了。
果然,梁桂花骂了半天,看着宋爱华一言不发,自己也觉得没趣,骂骂咧咧转身就走了。
余庆庆听着隔壁没了动静,连忙跑到张惠英身边,“妈,我们先别出去,等我奶走了再说,不然现在出门正好撞上去,她肯定把气全撒你头上。”
张惠英看着女儿古灵精怪的某样,总觉得闺女好像变了,变得开朗的不少,以前都是沉默寡言的,笑着点着她的脑袋:“就你精怪,那咱们等会再出去。”
等了一会,余庆庆扒门缝看着她奶走远,这才把院门打开,他们今天要去把晾晒麦子,还要拉回家,可不能再耽搁了。
烈日当空,田地里热火朝天 。
余庆庆一边捡麦穗,顺便和相识的叔叔婶子打招呼,拉拉家常,大家看她小小一个,嘴巴甜,干活又积极,纷纷夸赞。
余庆庆很是得意,先留个好印象,在慢慢搞好关系,说不定以后哪天有求于人呢,要知道现在社会,人脉可是很重要的。
“惠英,庆庆腿好些了吗,前几天听到她被烫到了,最近忙也没时间去看她。”
说话的是个年纪和张惠英差不多的女人,姓董,看着有些憔悴,精神不太好。
按照辈分,余庆庆叫她二嫂子。
她家在余庆庆家西边,中间就隔了一条小路,两家做邻居很多年,关系一首不错。
“我好了,二嫂子,你看我都能跑啦。”
余庆庆听到说话声立马跑过来甜甜笑道。
“二嫂子,你们最近咋样,兰兰呢?
我咋没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