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脚下的丰饶,与天子脚下的枯骨我的名字叫汤,我是东方商部落的首领。
在我的土地上,麦浪翻滚,桑麻遍野。女人们在织机旁唱着古老的歌谣,
男人们在田埂上挥洒着汗水。孩子们在奔跑,他们的笑声,是这片土地上最动听的音乐。
我常常站在高高的土塬上,俯瞰着这一切。我渴望守护的,
就是这份被炊烟和稻香包裹的、脆弱的安宁。这个世界,有一个铁一般的秩序。那就是,
天下,是夏王的天下。我们所有的方国部落,无论大小,都是夏王的臣子。
向西边的夏都阳城供奉最好的美玉、最快的骏马、最烈的酒,
是我们身为诸侯与生俱来的天职。我从未想过要去挑战这份天命。因为“天命”两个字,
自我们祖先的祖先起,就刻在骨头里,敬畏在心里。天子,是上天之子,他代表着天地,
守护着秩序。而我们,只需要守护好自己的部族,并在天子的庇护下,繁衍生息。
但这个秩序,正在从根部腐烂。当今的天子,名桀。他早已忘记了守护的职责。
他更像一头贪婪的凶兽,趴在天下的脊梁上,不知餍足地吸食着骨髓。
从我的商地去往夏都的商队,带回来一桩又一桩令人心悸的消息。天子为了他的宠妃妹喜,
正在建造一座名为“倾宫”的宫殿,高耸入云,耗尽了国库。
他又在宫中挖了一个巨大的池子,里面灌满了美酒,可以划船;池边的树上,
挂满了烤好的肉,名为“肉林”。无数的百姓被征发为奴,在工地上活活累死,他们的尸骨,
就埋在瑶台的地基之下。为了满足他无穷的欲望,天下方国的贡品,加了十倍。我的子民们,
勒紧了裤腰带,将省下来的粮食和布帛,装上牛车,送往那遥远的、永不满足的都城。
我以为,我们的顺从,至少能换来一丝安宁。但我错了。那一年,
夏都的使者再次来到我的商地。他带来的,是夏桀最新的命令。
他不仅要我们上贡双倍的牛羊,还要我们献出部落里最美的三百个少女。使者宣读命令时,
脸上挂着倨傲的冷笑,仿佛我们不是一方诸侯,而是一群任他采撷的牲口。我看着他,
也看着他身后,那些面黄肌瘦的夏都卫兵,他们脸上的麻木和贪婪,如出一辙。
我心中那份对天命的敬畏,第一次,出现了裂痕。我看到,在我富饶的土地之外,
在天子脚下的广袤疆域里,无数的枯骨,正在堆积如山。而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
正踩着这些枯骨,翩翩起舞。我压下心中的怒火,送走了使者。当天晚上,
我召集了部落里所有的长老。“我们该怎么办?”我问他们。长老们一片沉默,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和屈辱。“首领,我们还能怎么办?
”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老颤声说,“那是天子啊!违抗他,就是违抗天命,
我们会迎来灭顶之灾的。”是啊,天命。我走出议事的帐篷,看着天上的明月。月光下,
我的部落安静祥和。可我仿佛能听到,从遥远的西方,传来无数冤魂的哭嚎。
如果所谓的天命,就是要用我子民的血泪,去填满一个暴君的酒池。那么,这天命,是不是,
已经出了什么问题?我握紧了拳头。守护。我对自己说。我必须守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第二章:我曾想做一名忠臣,直到他将忠诚喂了油锅我决定,前往夏都。不是去反抗,
而是去劝谏。我天真地以为,夏桀的暴虐,或许只是一时糊涂。
我作为天下最大的几个方国首领之一,有责任去提醒他,他的祖先,伟大的禹王,
是如何因为治水救民,才获得了天下的拥戴。我准备了最丰厚的贡品,
挑选了上等的丝绸和美玉,还有我商地特产的青铜器。
我还带上了我最忠诚、也最勇猛的两位护卫,阿大和阿二。他们是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兄弟。
临行前,我的妻子,一位来自有莘氏的、温柔又聪明的女人,为我整理行装。她红着眼圈,
对我说:“夫君,夏都险恶,此行,万望珍重。”我安慰她:“放心,
我只是去尽一个臣子的本分。天子,不会为难一个忠臣的。”现在想来,我当时的自信,
多么可笑。前往夏都的路,漫长而荒凉。我们见到了太多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面带菜色,
眼神空洞。他们告诉我们,他们的田地被贵族抢走了,他们的孩子被抓去当了奴隶。
我将我们携带的干粮,分给了他们。阿大看着那些百姓,皱着眉对我说:“首一领,这天下,
快要烂透了。”我沉默不语。越是靠近夏都,这种腐烂的气息就越是浓重。城墙很高,
但城墙下的乞丐更多。贵族们的车马,从他们身上飞驰而过,溅起一路尘土,无人理会。
我终于见到了夏桀。在他那座奢华得令人窒息的宫殿里。大殿的柱子上镶满了宝石,
地上铺着光滑如镜的玉石。他斜倚在王座上,怀里抱着他的宠妃妹喜,
脸上带着一种被酒色掏空了的、病态的潮红。我恭敬地跪拜,献上我的贡品清单。
他看都没看一眼,只是挥了挥手,让内侍把东西收走。然后,
他用一种审视货物的眼神看着我,忽然笑了。“商汤,听说,你的部落,现在很富饶啊。
”他的声音,尖锐又阴冷。“托天子洪福,我商地今年风调雨顺,略有收成。
”我谦卑地回答。“是吗?”他拉长了语调,“可我怎么听说,你用本该上供给我的粮食,
去收买那些贱民的人心呢?”我的心,猛地一沉。我知道,他有无数的耳目。“天子误会了,
”我连忙解释,“我只是不忍见子民受苦,开仓放粮,也是为了夏的江山稳固。
”“巧舌如簧!”他忽然暴怒,将手中的酒杯狠狠地砸在地上,“你的那点心思,
以为我不知道吗?你是在告诉天下人,你商汤,比我这个天子,更会治理天下!
”我匍匐在地,不敢言语。“来人!”他大喝一声。殿外的卫兵冲了进来。
夏桀指着我身后的阿大和阿二,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这两个奴才,见了我,竟然不下跪,
真是好大的胆子!”他尖声说,“把他们两个,拖下去,扔进油锅里!我要让商汤好好看看,
这就是挑战天子威严的下场!”“天子,不可!”我惊骇地抬起头,“他们是我的护卫,
不是奴才!他们……”我的话还没说完,阿大和阿二,已经被如狼似虎的卫兵死死按住。
他们没有求饶,只是看着我,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坦然和……一丝诀别。“首领,
能跟您来这一趟,我们兄弟,值了!您,多保重!”阿大用尽全力,对我喊道。
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拖了下去。很快,殿外就传来了他们落入油锅时,那一声凄厉的惨叫,
以及,皮肉被烹炸时,那令人作呕的“滋滋”声。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浑身冰冷,
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夏桀看着我失魂落魄的样子,发出了畅快的大笑。他走到我面前,用脚,
踩住我的头,将我的脸,狠狠地碾在冰冷的玉石地面上。“商汤,记住。在这片天下,我,
才是天。你们所有人,都只是我脚下的狗。”“现在,我要把你关进夏台。让你这条狗,
好好学学,什么叫顺从。”我被拖走了。我的眼前,是夏桀和妹喜那得意又扭曲的笑脸。
我的耳边,是阿大和阿二临死前的那声“保重”。我的鼻尖,
是那股挥之不去的、皮肉烧焦的味道。那一刻,我心里那个名为“忠诚”的东西,被他,
亲手,扔进了油锅里,炸得尸骨无存。第三章:夏台的铁索,锁不住一颗要反抗的心夏台。
这是夏王朝最臭名昭著的地方,一座专门用来囚禁各方国诸侯的牢狱。它建在地下,
终年不见阳光,空气里弥漫着血腥、腐臭和绝望的味道。我被扔进了一间狭窄的石室,
手脚都被粗重的铁索锁住。铁索的另一端,深嵌在冰冷的石壁里。这里,是人间地狱。白天,
我听不到任何声音。黑夜,我却能听到各种声音。隔壁牢房里,
一个不知道是哪个部落的首领,在日复一日地,用头撞着墙,发出“砰、砰”的闷响,
直到没了声息。远处,有人在低声地哭泣,呼唤着自己妻儿的名字。还有人,
在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夏桀。我沉默地听着这一切。我没有哭,也没有咒骂。
因为我知道,眼泪和愤怒,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它们只会让你显得更可怜。
我的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在大殿上发生的一切。阿大和阿二的惨死,夏桀那张狂的笑脸,
和他踩在我头上的那只脚。那份屈辱,像烙铁一样,深深地烙在我的灵魂里。我曾以为,
顺从,可以换来安宁。我曾以为,忠诚,可以感化暴君。现在我明白了,
对于一个视万民为蝼蚁的统治者来说,你的顺从,只会助长他的气焰;你的忠诚,
只会被他当作可以随意践踏的玩物。在夏台,我见到了许多曾经意气风发的方国首领。如今,
他们都成了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的囚徒。我们之间,只隔着一道道冰冷的石栏。
“你就是商汤?”一个声音从我旁边传来。我转过头,看到一个中年男人。他的一条腿,
已经被打断了,以一种扭曲的姿态摆放着。“你是?”我问。“我是昆吾国的国君。
”他苦笑了一下,“因为上贡的粮食里,发现了几颗沙子,就被关到这里来了。
”“我比你更冤,”另一个声音响起,“我只是在一次宴会上,没有对他怀里的那个妖妃笑,
就被冠以‘大不敬’之罪,全族都受到了牵连。”我们开始交谈,在黑暗中,用彼此的故事,
来慰藉彼此的绝望。我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了更多夏桀的暴行。他为了试验剑的锋利,
会随意砍掉路边农夫的腿。他喜欢听丝帛撕裂的声音,
就下令全国每天都要进贡上万匹的丝绸,只为了让宫女们当着他的面撕碎。
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魔鬼。一个坐在王座上的魔鬼。我终于明白,
我那个“守护自己部落”的愿望,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只要这个魔鬼还坐在王座上一天,
这片土地上,就没有任何人,是安全的。他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今天,
他可以为了几颗沙子,囚禁一个国君;明天,他就可以为了一个可笑的理由,屠戮一座城池。
顺从是死路一条。反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那颗名为“革命”的种子,
就在这夏台最深的黑暗里,在我这颗被屈辱和仇恨浸泡得坚硬无比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我不再消沉。我开始观察。我观察狱卒送饭的规律,观察牢房的结构,
我甚至和那些看似麻木的狱卒交谈,用我的诚恳和冷静,不动声色地从他们口中,
套取一些外界的消息。我得知,在我被囚禁后,我商部落的长老们,正在四处奔走,
用重金和宝物,贿赂夏桀身边的宠臣,为我求情。我那来自有莘氏的妻子,也回到了娘家,
请求她父亲的帮助。夏桀,并没有立刻杀我。或许,在他眼里,我还有利用的价值。又或许,
他更享受这种将一个强大的诸侯,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但我知道,
我不会永远被关在这里。他会放了我。在他觉得,我已经彻底被驯服,
变成一条听话的狗的时候。而那一天,就是我复仇的开始。我开始在牢房里,锻炼我的身体。
我用那沉重的铁索,当作锻炼的器械。我将每日那少得可怜的食物,全部吃下,
保持我的体力。我的内心,变得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坚定。夏台的铁索,可以锁住我的手脚,
但它锁不住的,是一颗要推翻这腐朽王朝的,反抗之心。我在这里,
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也等待着,将这片天下,从地狱里,重新拉回人间的,那一天。
第四章:他的罪,我看够了;我的路,我想好了一年后,我被释放了。正如我所料。
夏桀的宠臣们,在收了我部落无数的奇珍异宝后,终于向他进言,说我已经“悔过自新,
忠心可鉴”。而夏桀,大概也厌倦了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认为我已经彻底被摧毁了意志,
便下令将我放出夏台。重见天日的那一刻,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夏桀在宫殿里,
再次召见了我。我跪在他的面前,表现得无比顺从和惶恐。我歌颂他的仁慈,感谢他的宽恕,
我说我愿意生生世世,做他最忠诚的奴仆。他看着我卑微的样子,发出了满意的笑声。
他赏赐给我一些财物,然后像打发一条狗一样,让我滚回我的封地。我带着他赏赐的车马,
踏上了归途。我的身后,是夏都那座依然辉煌,却已经散发出阵阵恶臭的城池。我的心里,
不再有任何迷茫。他的罪,我看够了。我的路,我想好了。回程的路上,我故意放慢了脚步。
我不再走宽阔的官道,而是选择绕行那些偏僻的村落。我要亲眼看看,这片土地,
已经被糟蹋成了什么样子。我看到的景象,比我在夏台里听到的,还要触目惊心。
大片的良田荒芜,上面长满了野草。村庄里,十室九空。我遇到一个老人,
他正坐在自家早已倒塌的屋前,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我问他,村里的人呢?他告诉我,
青壮年,都被抓去给夏王修宫殿了,再也没有回来。女人们,被贵族抢走了。孩子们,
在饥荒中,一个个都饿死了。只剩下他们这些老得走不动路的人,在这里,等着死亡的降临。
我把身上所有的干粮和财物,都留给了他。他接过东西,浑浊的眼睛里,流下了两行泪。
他对着我,重重地磕了三个头。我扶起他,心里像被刀割一样。我是一个部落的首领,
我可以救他一个人,但我救不了这天下的万民。在一个渡口,我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人,
正围着一个土堆,哭声震天。我上前询问,才知道,那是他们的亲人。夏桀的征税官,
昨天刚刚来过,抢走了他们最后一点口粮。他们的亲人,因为饥饿和绝望,投河自尽了。
河水,静静地流淌着。我问他们:“你们恨夏桀吗?”他们愣住了,
随即脸上露出极度的恐惧。“不敢,不敢……他是天子,我们怎么敢恨他……”是啊,不敢。
长久以来的天命思想,像一道无形的枷桎,锁住了所有人的思想。
哪怕他们已经被逼上了绝路,他们也不敢去恨那个让他们家破人亡的根源。他们只会觉得,
这是自己的命不好。我明白了,我要推翻的,不仅仅是一个暴君。我还要推翻的,
是天下人心中那座名为“天命不可违”的大山。我必须让他们知道,上天,是爱护子民的。
当一个天子,不再爱护他的子民,反而成为他们的灾难时,他就已经,失去了上天的庇护。
他,就不再是天子。他,就只是一个罪人。一个天下人人,皆可讨伐的罪人。回到我的商地,
我的族人们,都来迎接我。我的妻子,冲上来,紧紧地抱住我,泣不成声。我安抚着他们。
当晚,我召集了所有的长老。我没有提复仇,也没有提谋反。
我只是将我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平静地,告诉了他们。
当我说到那个全村只剩一个人的老人,当我说到那些抱着亲人尸体痛哭的农民时,帐篷里,
一片死寂。所有的长老,都低下了头,眼眶泛红。“各位,”我站起身,环视着他们,
声音不大,却无比坚定,“我,商汤,从今日起,要做一件事。
”“我不仅要守护我商部落的子民。我还要,让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那样无助的老人,
再也没有那样绝望的哭声。”“我要的,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安居乐业的,新的秩序。
”没有人说话。但从他们每个人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和我一样的,火焰。那火焰,
足以燎原。第五章:以仁德为刃,在黑暗中,劈开一方乐土从夏都回来后,
我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事。我下令,向夏桀进贡比以往多一倍的贡品。
我用最谦卑的言辞,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天子的“再造之恩”。这封信和那些丰厚的贡品,
让夏桀彻底放下了对我的戒心。在他眼里,我商汤,
已经是一条被彻底打断了脊梁的、只会摇尾乞怜的狗。而这,正是我想要的。我要让他,
在我的顺从中,在我的麻痹下,一步步地,走向灭亡。我的战场,不在夏都的宫殿,
不在诸侯的战场。我的第一场战役,在人心。我表面上对夏桀恭顺,但在我的商地,
我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我的新政。我颁布了部落的第一部法典。法典的核心,
不是如何惩罚,而是如何守护。我宣布,大幅度减免部落子民的税负,从过去的十税一,
降到了二十税一。我还下令,部落内所有的贵族,都不得随意侵占平民的土地和财产。
这个命令,遭到了许多部落旧贵族的反对。我召集了他们。我对他们说:“你们的富足,
来自于谁?来自于那些在田地里耕作的农民,来自于那些在作坊里劳动的工匠。
如果他们都活不下去了,你们的财富,又能维持多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商汤要的,不是一个只有少数人富足的部落。我希望有一天,
在我商地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人会因为饥饿而哭泣,没有人会因为寒冷而颤抖。
”我的话,让他们陷入了沉思。我趁机,又宣布了另一项政策。我将部落里的大片公田,
分给那些没有土地的平民,并且承诺,三年之内,不收任何赋税。这个消息,
像长了翅D膀一样,传遍了四方。夏桀的暴政,让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他们听闻,
在东方的商地,有一个仁慈的首领,那里有土地,有食物,还不用交苛捐杂税。
他们开始向我的商地涌来。拖家带口,扶老携幼。他们衣衫褴褛,面带饥色,
但他们的眼睛里,却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我下令,在部落的边境,设立接待站,
为所有前来的流民,提供食物和临时的住所。我不问他们的来处,只要他们愿意留在商地,
成为我商部落的一员,我就分给他们土地,给他们农具和种子。我的部落,
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着这些从暴政下逃亡而来的力量。短短几年时间,我商部落的人口,
就翻了一番。大片荒芜的土地,被重新开垦。我们的粮仓,变得越来越充实。我们的军队,
也因为这些青壮年的加入,变得越来越强大。商,成了这乱世之中,一方小小的,
却充满生机的乐土。民心,这最无形,也最强大的武器,正在向我汇聚。
夏桀也听说了这些事。他的大臣提醒他,要警惕我商汤。但他只是不屑地笑了。
“一条狗而已,能翻起什么浪花?”他说,“他收留的,不过是一群贱民。一群贱民,
能做什么?只要他按时把贡品送来,就让他玩去吧。”他的傲慢和轻视,给了我最宝贵的,
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我的力量,在一天天壮大。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我需要人才。
我需要一个,能看清天下大势,能为我指明方向的,大智慧的人。一个足以,打败天命的人。
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一个名字。伊尹。第六章:他是天下唯一的王,而我,
是万民唯一的希望伊尹。这个名字,第一次被我听到,是在一个商队伙计的口中。他说,
在有莘国的郊野,有一个奇人。他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却甘愿在一个贵族的家里,当一名厨师。他做的饭菜,美味无比,但他更厉害的,
是能从烹饪的火候与调味中,悟出治理天下的道理。我听完,心中一动。直觉告诉我,
这个人,就是我要找的人。一个真正的大才,往往都隐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他们不屑于功名利禄,只等待一个,能真正懂他们的人。我决定,亲自去请他。
我准备了最隆重的礼物,带着我的卫队,来到了有莘国。有莘国的国君,是我的岳父。
他听闻我的来意,感到非常惊讶。“汤,你是一方霸主,为何要去请一个厨子?
”他不解地问。“岳父,”我认真地回答,“在我眼里,他不是厨子,
他是能助我定天下的贤相。”我找到了伊尹。他正在厨房里,专心致志地,烹制一道鱼羹。
他身材不高,相貌也很普通,但他的那双手,却异常的稳定。他的每一个动作,
从切菜到调味,都充满了韵律感,像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我静静地站在门口,
没有打扰他。直到他将鱼羹盛好,才抬起头,看到了我。他的眼神,平静无波,
仿佛早就料到我的到来。“商汤首领,大驾光临,有何贵干?”他淡淡地问。“我来,
是想请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我开门见山,态度诚恳。他笑了笑,摇了摇头。
“我只是一个厨子,不懂什么天下大事。”他说,“首领你找错人了。”我并不气馁。
我开始每天都去厨房找他。他做饭,我就在旁边看。他不理我,我就自顾自地,
向他请教问题。我问他,如何才能让百姓富足?他说:“如同烹鱼,不可急功近利,
乱翻乱搅。要用文火,慢慢地炖,让其入味。治理国家,也是一样。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不可政令频出,扰民乱政。”我问他,如何才能辨别忠奸?他说:“如同调味,盐放多了,
则咸;糖放多了,则腻。用人,也要平衡。君子与小人,要搭配使用,互相制衡。全用君子,
则迂腐;全用小人,则国亡。”他的每一句话,都让我醍醐灌顶。我越发地相信,
他就是上天赐给我的,那个破局之人。但我邀请了他三次,他都拒绝了。
我的卫队长有些不耐烦了。“首领,此人如此不识抬举,我们何必再三求他?不如,
直接将他绑回商地!”“住口!”我呵斥道,“求贤,当有求贤的态度。若无诚心,
何以得天下人心?”我知道,伊尹是在考验我。考验我的耐心,和我的决心。第四次,
我再去见他时,我没有带任何礼物和卫队。我脱下了我作为首领的华服,
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布衣。我走进厨房,对他深深地一揖。“先生,汤今日,不为首领,
只为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而来。”我说,“汤愚钝,请先生教我,如何,才能终结这乱世,
还天下一个太平?”伊尹看着我,看了很久。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终于,
泛起了一丝波澜。他放下手中的厨刀,擦了擦手,也对我,深深地一揖。“主公,”他开口,
声音里,带着一丝解脱和兴奋,“伊尹,等您这句话,等了很久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
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知己。我们彻夜长谈。从夏桀的暴政,到天下的人心向背。
从如何积蓄力量,到如何剪除夏桀的羽翼。伊尹为我描绘了一幅清晰无比的,伐夏蓝图。
他的智慧,像一道光,照亮了我所有的迷茫。我忽然明白。夏桀,
是高高在上的、天下唯一的王。但他的王座,已经摇摇欲坠。而我,商汤,
只要我能遵循伊尹为我指明的道路,只要我能将天下万民的福祉,扛在我的肩上。那么,
我就能成为,这黑暗乱世里,万民唯一的,希望。第七章:我用半壁江山,
去换一个能为我执勺的贤相我拜伊尹为相。这个决定,在我的部落里,引起了轩然***。
“一个厨子,怎么能当我们的相?”“首领疯了吗?把部落的军政大权,
交给一个来历不明的外人?”许多旧贵族和长老,都来向我进言,希望我能收回成命。
我召集了所有人,就在我议事的大帐里。伊尹,就安静地站在我的身旁。
我对那些质疑的人说:“你们只看到伊尹先生曾经是一个厨师,却没有看到他胸中的丘壑。
你们只担心他来历不明,却没有看到他能为我们商部落,带来一个怎样的未来。”我顿了顿,
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声音洪亮地说:“我告诉你们,在我心里,伊尹先生的智慧,
胜过千军万马。我商汤,愿意用我如今拥有的半壁江山,去换一个,能为我执勺调羹的贤相!
”“因为我知道,他为我调的,不是一道菜,而是整个天下!”我的话,掷地有声,
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他们从我的眼神里,看到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从此,
再无人敢质疑伊尹的地位。我将部落的内政、军事、外交,全部交由伊尹打理。
我则退居幕后,给了他最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伊尹,没有辜负我的信任。
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治国之才。内政上,他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改革税制。他设立了学校,
让部落里的孩子,无论贵贱,都有机会学习知识。他还制定了严明的法律,让贵族和平民,
在法律面前,实现了初步的平等。商部落,在他的治理下,愈发地繁荣和稳定。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不再是传说。军事上,他整顿军队,淘汰老弱,选拔精壮。
他教给士兵们新的战法,不再是过去那种一拥而上的蛮战,而是懂得了阵型、配合与奇袭。
他还下令,大力发展青铜冶炼技术,为我们的士兵,
打造出比夏军更锋利、更坚固的兵器和铠甲。外交上,这才是伊尹最高明的地方。他对我,
提出了一个核心的战略:“伐交”。他说:“夏桀虽然残暴,但夏王朝数百年的威望犹在。
许多方国,依然畏惧他,依附他。如果我们贸然起兵,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
我们的第一步,不是伐夏,而是伐交。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夏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