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宫。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于是李青语仍旧排队。

二十人又排成一队,每五人入一舍。

李青语被分在第三间屋子靠北墙的地方,收拾了一下,也便歇了。

此时是上京刚入西月。

也是有些凉的。

上京,也叫汴京开封府。

后世便是河南开封。

所以在这个时间,也是盖被子的。

李青语脱了鞋,上了铺,然后脱了外衣叠好,只着内衣站进被子,她身上的里衣是家里母亲刘氏织了棉布,又教她一针一丝做的,而且现在衣服上还留着一股淡淡的,皂角的味道。

想到母亲刘氏。

李青语没来由的心里一阵心疼。

刘氏原是一个读书人刘玉昌之女。

当时街坊里称呼刘玉昌为刘秀才。

那时宋时所有的读书人,皆称为秀才相公。

因为宋时没有县试,院试之说。

人仕考试,也只有童子科,解试,省试及殿试。

当初父亲李章就是春闱考试之后中榜,然后殿试以后,入了三甲最后几名,三甲本就不受吏部待见。

李章又家贫无银子上下打点,所以吏部主官,便授了他一个外放到江南苏州府宁安县主簿一个小官。

算是一个八品小官了。

可是父亲李章也没有生气。

毕竟己经脱离了农籍,且有了一些俸禄。

也是官身了不是。

回到江南苏州府宁安县。

之后,立刻便迎娶了刘家之女,刘蕊。

一年后,生下女娘李青语。

李青语初被生下的时候。

脑里有些懵。

她不就是暑假回家闲着没事,在卧室里画了几幅画,然后午休睡了一觉,之后,醒过来后,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不会说话,只会哭的小奶娃。

只到能睁眼看东西的时候。

才明白自己这是穿越了。

并且穿越到了宋时,宁安县府的一个主簿小官家中。

好妥自己后世,也是一个美大才女,到这宋时也肯定能够大施拳脚,光彩一生。

李青语初时这么想过。

但是也很快被现实打脸。

三岁之前,她们李家的日子。

还是可以的,算是小康之家。

父亲李章每月俸禄十几贯。

当时宋时县令月俸二十贯,另外官田五顷,每年收入一百五十贯左右。

而李章作为县府主簿,又是八品小官,每月俸禄也只有十几贯正禄,其他没有补贴,至于灰色收入也是有一些。

比如帮人改入住户籍,铺子入官档。

(用后世话说,就是帮人迁户口,落户口及给店铺开合法营业执照之类的事情)。

多多少少也会得到一些好处。

所以三岁之前。

李青语家还算富裕,过得去。

首到三年后,刘氏又怀一胎。

生下妹妹李青莲。

然后,两年以后,又怀孕。

并生下弟弟李青书之后。

家里便开始变得有些拮据了。

再然后。

弟弟李青书五岁之后,开始启蒙读书。

日子过得越发艰难。

母亲刘氏也开始织布,给家里添补嚼用。

所以,李青语也动了入宫当秀女的念头。

毕竟宫里管吃管住。

机会来了也可以当个宫中女官。

也过把宫里当女官的感觉。

只是,这是李青语的臆想。

因为十日之后。

李青语便被分到怀阳公主的昭庆宫里。

当了一个打扫小宫女。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