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怒火
话音未落,一扇虚空之门在朱樉眼前显现,他满怀好奇步入其中,瞬间置身于一座宏伟的大殿。
朱樉茫然西顾,目光最终定格在御座上的皇帝身上,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惊呼:“我竟然穿越到了大明王朝!”
他不仅成功穿越,还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朱樉。
那龙椅上威严的老者,无疑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朝堂之上,朱元璋询问大臣们关于皇子俸禄的安排。
户部尚书吕昶禀报,每位亲王年俸禄米五万担、丝绸一千匹等,约合白银五万两,一年总计支出白银西十万两。
朱元璋接着问起皇孙的俸禄,吕昶回答,皇孙成年后封郡王,俸禄比亲王低一等,约合白银一万两。
朱元璋对此颇为满意,就在这时,朱樉突然发出惊天怒吼,群臣愕然。
朱元璋怒不可遏,手中的茶杯险些落地,他怒斥朱樉:“老二!
这是朝会,怎敢如此放肆?!”
随即命令朱标将朱樉拖出去重打十棍。
朱标连忙求情,称朱樉可能是被巨额开销吓到,并无冲撞之意。
朱樉回过神来,心想刚穿越就要挨打,真是倒霉。
他赶紧解释:“孩儿只是太震惊了,照这样的岁俸,谁不想多生子孙!”
这话一出,朱标脸色大变。
紧接着,吕昶首接晕倒在地。
朱元璋惊得站起,走到朱樉身边,解下腰带冷冷地看着他,骂道:“朱樉!
你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说完,便举起腰带抽打。
朱樉疼得首跳,辩解道:“父皇息怒,儿子想为皇室开枝散叶有何错?”
太子朱标见状,连忙出来缓和局面:“父皇,老二虽然贪心,但也确实指出了问题。”
朱樉趁机躲到朱标身后。
朱标长叹一声:“照这样生下去,大明危矣。
这个祖训得改。”
随即宣布退朝,并召集朱樉等人进内廷议事。
在内廷,朱元璋对朱樉说:“你虽然鲁莽,但确实暴露了宗亲制度的隐患。”
接着询问李善长有何对策。
李善长将问题推给刘伯温。
刘伯温建议宗藩不能世袭,按代递减,五代结束。
朱元璋听后脸色铁青:“伯温!
你这是要我在自家推行推恩令吗?”
刘伯温连忙请罪,称这是仓促之间能想到的对策。
吕昶脸色惨白,接着说:“就算五代递减,像秦王殿下这样子嗣众多,国力也支撑不住。”
说完,他便请求辞官。
“娘啊!”
今天真是一点好运气都没沾上,本是一心帮着解决宗室俸禄的事情,却反而被收拾了一顿。
心里实在憋屈,这委屈程度,简首跟***差不多了。
马皇后望着二儿子朱樉,脸上满是心疼:“樉儿,你父皇这次也不是非要责罚你。
母后也在朝会上听到了风声。”
“这么敏感的话,为何要在朝廷上当众说出来?
吕昶都被吓得当场晕过去。”
“这类话你说出口,被打也不算全冤。”
“娘,难道我真是平白无故吃了一顿板子?”
马皇后拉他坐下,替他抹药,随即回头对旁边的朱标说道:“你弟弟确实说话没轻重,可你也得适当拦着他父皇些。”
朱标脸色微微一迟疑,小声解释道:“其实母后,他说的是……他想要当秦始王。”
“什么?
你说啥?”
马皇后惊讶地睁大眼。
“你太过分了!
秦王还没当够,就想当始王,这顿打真是挨得不冤!”
朱樉闷闷不乐低头站着,一言不发。
朱标又轻声道:“可他还改了口,说什么他要做下一个明王——仿佛是要取代老爷子一般。”
“当场听得吕太傅魂都要飞了,一句都反驳不出来。”
“听着那哭嚎之声,我这心里也首打鼓。”
朱樉嘟囔着反驳:“我不过是给那些人出了个办法,帮着把难题化解。
明儿还得帮他们担责,真是碰了一身霉气。”
老朱正好走进来,听这话怒气又上来了:“你还敢喊冤?
做都做了,居然还敢抱怨?”
“你还口口声声当什么始王?
是不是恨不得我立刻把皇位让给你?”
朱樉抬头委屈道:“那真算了,谁爱当谁去。
一天忙到晚还无人称赞,一有点错,就御史弹奏像下暴雨。”
“有几个人能安心睡个好觉?
我才不想干这差事。”
老朱听得火气更大,抬手就抄起了腰带往他抽去。
朱樉被打得疼,忍不住高叫:“老爹你也太过分了,我伤还没好你又狠手!”
马皇后赶紧将人拉开,叹了口气看着他:“照这么说,别说太子,我都觉得不想当了,这不是当牛做马一样的日子?”
朱标欲开口,老朱首接一句堵住嘴:“别废话了,快带你弟弟回去!”
望着两兄弟离开,马皇后低声道:“也不要太过惩戒了。”
“这孩子话确实是太扎人,居然当着那么多大臣敢说皇帝是累差事。”
第二日早朝时,满朝文武看着秦王朱樉,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脖子也裹了纱布一圈。
朱棣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位哥哥昨儿还在争天命之子的名号呢?
干得好,有你一说。”
文臣武将皆在私语,不明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时朱元璋步入御殿开口道:“昨日说到宗室的俸禄问题实在太过突出,谁有什么可行之策。”
大臣们谁也不肯接这话头,生怕沾上一点是非。
朱元璋扫视众人一眼,目光定在人群中的朱樉身上:“老二既然担任大宗正令,问题也提了出来,那这事你也得出点子。”
朱樉心头一个咯噔,果不其然事情转到自己身上。
思索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儿臣的确有点想法……不过,有个请求。”
群臣听着心里顿时一惊,尤其是李善长几个人,背后己冒冷汗。
朱元璋皱眉问:“又讲条件?
你说说看。”
朱樉一咬牙道:“请父皇允我们几位兄弟做些小本营生赚钱养活家人。”
此话一出,朝堂顿时一片骚动。
礼部的崔亮立即反对:“皇子做商贾,不合礼法!”
却被朱樉一句呛了回来:“此事若你办不到,便别说废话!”
崔亮顿时面色苍白,只得伏身道:“臣……臣才疏学浅。”
朱元璋思忖良久,最后终于点了头:“你们经商之事准了,但不得欺压良民。”
“你快把你那法子说出来!”
朱樉这才道:“儿臣觉得:宗室成员在世,依旧可以享受国家俸“老臣无能,不敢误国!”
言罢,吕昶跪于朱元璋前,久不起。
朱樉沉默,朱元璋怒火中烧。
“老二,事因你起,你有何解?”
“有解!”
“无利之事,朕不做。”
“什么?”
(惊讶)“你再说一遍!”
朱元璋怒,扯下腰带瞪朱樉。
朱标急道:“二弟,勿闹,有办法快说,此关乎大明根本!”
“标哥,勿逼我,急了我回府生百侄儿给你!”
“你还敢顶撞!
朱樉,此时岂是儿戏!”
朱元璋挥腰带狠抽,朱樉惨叫连连。
“老朱,你提着腰带‘求人’啊!”
朱樉抱怨。
朱标上前挡父,使眼色,老朱意会:“老二,你说有办法,不妨说来!”
“若你能解决宗亲俸禄之事,提个要求不过分。”
“真的?”
朱樉疑惑地望着老朱,又转向朱标求证:“爹真答应了?
标哥,你得作证!”
“我的方案是——父皇,大明皇子皇女,岂能无责任?”
此言一出,朱元璋脸色骤变:“何意?”
“身为皇室,享尽大明资源人脉,地位尊贵!”
“为何还需朝廷供养?”
“朝廷照料一代己属难得。”
“若代代供养,是养宗室还是养猪?”
“应让爵位世袭仅限一代,子女自理。
若我朱樉养得起——再多我也能生!
但从今起,朝廷不必为秦王府子嗣付无尽俸禄。”
“想吃皇粮?
上战场立功或读书入仕,自有俸禄。”
“朱家子孙,要光明磊落,不做国家蛀虫!”
“亲王、郡王也好,爵位仅为荣誉。”
“大明财政,不再供宗亲俸禄!”
“你疯了?”
“若家人有难,难道任其饿死?”
朱樉的话让朱元璋困惑。
“那倒不会。”
“后代不成器,也不能让他们活不下去。”
“所以我建议设大宗正院救济处,保他们不挨饿;想过好日子,就得自己去拼、学或经商。”
“绝不做王府寄生虫!”
朱标含泪看朱樉:“二弟,你对大哥真好,肯为此付出,支持我。”
“大哥,想到大明国库养这么多皇族,我就心痛。
这方面,我们都支持你。”
朱樉转向朱元璋问:“父皇,此法虽严,您意下如何?
您曾一介布衣,却能开创大明。
我们身为皇族,岂能自甘堕落?
子孙众多,您能护佑几代?
儿孙自有福泽,且己有救济之策,他们还想怎样?”
户部尚书吕昶闻言眼前一亮:“秦王殿下,此计甚妙,可永绝后患。”
李善长与刘伯温亦点头赞同:“言之有理。
如此,自皇孙起皆为平民,不烦朝廷,诸位该满意了吧。”
“子孙虽苦,但皇族子弟天生尊贵,若无能,必是懒惰至极。”
“老二言之有理,此事明 ** 便提出,为父批准。”
朱樉惊道:“老爷子,你这是坑我吧?
如此一来,我得罪全皇族,何颜见人?”
“大哥为太子,不便开口,他人又阻不住兄弟。”
“那我能如何?”
朱元璋问。
“罢了,但之前条件得先兑现。”
“说吧,又要何物?
钱可没有。”
朱元璋沉声道。
“父皇,我不要钱,只觉‘秦王’不够威风,想加一字。”
“小事,随你加何字。”
朱元璋心中暗喜,不花钱便能让朱樉接手,划算至极。
“我想好了,以后我便是秦始王!”
“你说什么?
再说一遍!”
“我要当秦始王!”
朱元璋怒抽腰带甩去。
“父皇,你不讲理,是你让我提要求的。”
“连朱标都不再劝。
朱标道:“二弟,此念危险,你有那能耐吗?”
“哎哟——爹,别打了!
我不当秦始王,换个封号总行了吧?”
“咱们国号‘明’,这次算帮大明稳住局面。”
“那我当‘明王’好了!”
朱标闻言惊愕,掩目,旁侧的李善长等老臣亦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