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整理祖母遗物时,我发现了那本尘封已久的日记。

牛皮纸封面已经泛黄,内页散发着淡淡的霉味。我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祖母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1962年5月,姜家的厄运开始了..."

作为历史学研究生,我对家族往事有着职业性的好奇。但读到后面,我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日记,而是记录了整个姜家如何在那个特殊年代被批斗、迫害的详细经过。

"今天,建国又被拉去批斗了,他们说他故意破坏生产...我知道是那个白莲在背后捣鬼..."

"若能重来,我必改变一切..."

最后一页上,这行字力透纸背,仿佛用尽了祖母全部的力气。我摩挲着这行字迹,心脏砰砰直跳。祖母口中的姜建国,正是我的祖父。

窗外电闪雷鸣,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我起身去关窗,却不慎碰倒了桌上的台灯。在弯腰捡拾的瞬间,一道刺目的闪电劈下,我眼前一黑。

"小雅!小雅!醒醒!"

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女声呼唤着我。我艰难地睁开眼,看到一张年轻女人的脸——像极了祖母年轻时的照片,但更鲜活。

"妈...?"我下意识地叫道。

"这孩子,睡迷糊了?"女人——我年轻的母亲林秀芬摸了摸我的额头,"快起来,你爸马上到家了,今天厂里开大会,咱们得早点吃饭。"

我猛地坐起,环顾四周。狭小的房间,石灰剥落的墙壁,木框窗户上贴着已经褪色的窗花...这分明是祖母描述过的六十年代的家!

我冲到墙上的日历前——1962年5月15日,正是日记中记载姜家厄运开始的前一天!

"小雅,你今天怎么了?"母亲担忧地看着我。

"没...没什么。"我强作镇定,大脑飞速运转。我穿越了?穿到了姜家命运转折点的前一天?

镜子里的我,是一张十五六岁的少女脸庞,齐耳短发,杏眼圆脸。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年轻版"自己。

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走了进来,眉宇间透着疲惫。

"爸!"这个称呼脱口而出。

姜建国——我的祖父,现在是我的"父亲"——勉强笑了笑:"小雅今天精神不错啊。"

看着他疲惫的神情,我心头一紧。按照日记记载,明天厂里大会上,他将因为一份有误的机械图纸被公开批评,从此走上被不断批斗的道路。

晚饭时,我见到了其他家庭成员:大姐姜梅,二十岁,在厂宣传科工作;二哥姜松,十八岁,刚进厂当学徒;还有小妹姜兰,才十三岁。餐桌上,他们谈笑风生,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

"建国,听说今天三车间又出事故了?"母亲小声问道。

父亲眉头紧锁:"嗯,老李操作不当。不过我们车间的图纸也有问题,我明天得跟技术科反映..."

我的心猛地一跳。就是这件事!日记里清楚记载,父亲去反映问题却被倒打一耙,说他"蓄意破坏中苏友谊",因为那图纸是苏联专家留下的。

正当我想开口提醒,门外传来一个甜腻的女声:"姜师傅在家吗?"

所有人的表情都微妙地变了。母亲去开门,一个穿着蓝色工装也掩不住婀娜身姿的年轻女子站在门口,乌黑的辫子垂在胸前,眼睛水汪汪的。

"白莲啊,有事吗?"母亲的语气客气而疏离。

"听说姜师傅今天为了图纸的事着急,我刚好认识技术科的小张,需要帮您问问吗?"白莲的声音甜得发腻。

这就是日记里提到的白莲!表面热心,实则是后来举报父亲的主要推手!

"不用了,谢谢。"父亲淡淡地说,"我明天自己解决。"

白莲眼中闪过一丝不快,很快又堆起笑容:"那好吧。对了姜梅,明天宣传科排练,别忘了哦。"说完,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转身离去。

"狐狸精。"大姐姜梅小声嘀咕。

"梅子!"母亲呵斥道,但语气并不坚决。

我看着这一幕,握紧了拳头。不管是什么力量把我送到这里,我绝不会让日记里的悲剧重演。这个家,由我来守护!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