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情感变量 墨澜睿 2025-08-03 08:18:5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是写情感畅销书的,现在在深瞳科技当 AI 产品经理。

公司里的人都说,我们公司的 AI 教父周叙白,用代码给自己建了道防火墙,不会对任何人动心。

没人知道,我的新任务,就是打开周叙白那 “水泥封心” 一样的心防。

姐妹们,等着瞧吧。

我叫苏念,笔名“心隅”——对,就是那个教你如何在情爱修罗场里全身而退、写《爱的算法》和《沉默的共情者》的情感畅销书作家。听起来挺唬人,对吧?但今天,我站在深弧科技这栋冰冷的大楼下,扮演的角色是——产品经理苏念。

清晨七点十七分,冷风专往脖领子里钻。我缩了缩脖子,抬头看眼前这庞然大物。巨大的玻璃幕墙在铅灰色的晨雾里泛着金属光泽,像一块巨大无比、毫无生气的电路板,冰冷,沉默。鞋跟踩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咔哒、咔哒”的脆响,一声声敲在空旷的寂静里,显得格外孤单。我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米白色大衣,那点布料根本挡不住这股寒意,但聊胜于无。

手机在口袋里疯狂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那个让我胃部下意识抽搐的名字:苏逸尘。我爸。 我深吸一口气,划开接听。 “喂,爸…” “念念!”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责备,“到公司没?第一天报道别迟到!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做产品经理就踏踏实实做,别整天琢磨你那些‘情感’、‘心理’的虚头巴脑!关心人?理解人?那都是负担!懂不懂?把自己活明白才是正经!别又像上次那样……”

“爸,我到了,在楼下。”我打断他连珠炮似的“关心”,声音尽量平稳,“电梯来了,信号不好,先挂了。” 没等他再开口,我迅速按断电话。指尖冰凉。那股熟悉的、沉甸甸的“负担感”又压了下来。他总是这样,用“为你好”的绳索,一圈圈捆住我的翅膀,然后告诉我:别飞,地上安全。

手机屏幕还没暗下去,又一条新通知弹出来:

来自 HR 的入职通知: 欢迎加入深弧!工牌前台领取。9点整,A座3楼会议室,AI情感模块项目启动会。务必准时。 嘴角扯出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指尖划过冰冷的屏幕,点开那个藏在层层加密下的文件夹。幽蓝的光映亮了一个文件名——《如何爱上一个没有感情的人》(草稿).docx。

产品经理? 哈,这不过是我精心挑选的一层皮。 我来深弧,不是为了帮AI理解人类那些弯弯绕绕的感情。我是来“狩猎”的。目标?深弧的创始人,那个被硅谷捧上神坛的“AI教父”——周叙白。

为什么会是他? 三年前,我在图书馆积满灰尘的角落里,翻到他读博时发表的一篇纯理论论文。通篇都是冰冷的公式和推演,看得人头皮发麻。但在一个几乎被忽略的注释栏里,他用一种近乎刻板的客观口吻,夹带了一句私货:

“…据非正式记录,‘月光边境’钢琴曲第三小节中的升F调持续1.8秒,振幅0.63,母亲曾言其频率近似于本人婴儿期第一次清晰可测的心跳。” 一个在公开场合无数次宣称“情感是逻辑系统的噪声干扰”、“人类应追求绝对理性决策”的人,却在一篇学术论文里,如此精准地记录下这种近乎诗意的私人感受?这矛盾,像他完美代码里一个刺眼的bug。

电梯稳稳停在3楼。“叮”的一声轻响,门向两侧滑开。一股浓烈的消毒水味混着廉价速溶咖啡的焦糊气息扑面而来。长长的走廊尽头,嵌着一块磨砂质感的黑底金属铭牌,上面蚀刻的字银亮得刺眼: AI情感认知实验室 ——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

深吸一口气,我推开了那扇厚重的玻璃门。 会议室像个巨大的水晶盒子。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人,清一色的技术部门核心骨干,嗡嗡的低语声像一群围着铁砧忙碌的工蜂。我刚在后排角落找到一个空位坐下,几乎就在***挨到椅面的瞬间—— 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 像是被无形的开关瞬间掐断。 门口传来脚步声,很轻,但每一步都踏在骤然绷紧的神经上。 两个男人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前面的是周叙白。 黑衬衫熨烫得一丝不苟,扣子严丝合缝地扣到最顶端,遮住了可能泄露情绪的喉结。挺括的深灰西装裤,裤线笔直得像刀锋。鼻梁上架着细银边眼镜,镜片在顶灯下反射出冷冽的光,把他扫视过来的眼神切割得更加锐利——那眼神不像在看人,更像在扫描一排待检的零件。他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向主位,坐下,打开面前那台轻薄如刃的笔记本。

紧跟在他身后半步的,是一个身材微胖、面带和气笑容的中年男人,深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我认得他——林知远,深弧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公司总经理,周叙白的商业搭档。他走到周叙白旁边的位置,自然地拍了拍周叙白的肩膀,才坐下。这个动作带着一种微妙的亲昵和……主导感。

“唰——” 会议室正前方的巨大屏幕瞬间亮起,幽蓝的光线映在每个人脸上: DeepMind-Emo 1.0 情感认知系统架构 汇报人:周叙白 主标题旁边那个署名,像一枚冰冷的图钉,狠狠摁在了我的视网膜上。心跳,毫无预兆地漏跳了一拍。

周叙白开口了,声音平稳得像AI合成的语音播报,没有丝毫温度起伏:“今天议题:情感变量是否纳入训练集?用户情绪反馈对决策模型的权重如何设定?”

短暂的沉默后,有人举手,声音带着点试探:“周总,用户反馈普遍认为AI的安慰模式过于机械,缺乏温度。技术部提议,是否适当增加情感权重参数?”

“不需要。”周叙白头都没抬,修长的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一点,发出叩击木板的轻响,像是直接敲下了否决的印章。“情感是冗余变量,干扰并污染决策路径。AI的核心价值是提供基于大数据与逻辑推演的最优解,而非扮演拙劣的临床心理医生。”

林知远适时地接过话头,脸上依旧是那副和气的笑容,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周总说得对。我们正在推进的‘情感抑制协议’ESP,就是为了确保系统的纯粹性和高效性。情感模块?它只是技术迭代的过渡产品。最终目标,是建立绝对理性的决策系统。这点,董事会也完全赞同。”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无形的压力。

那股压在心口的寒意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火,猛地窜了上来。我几乎没想清后果,声音不大,但在针落可闻的会议室里,清晰得足以让每个人都听见:“如果用户要的根本就不是所谓的‘最优解’,而仅仅是——被理解的感觉呢?”

“唰!” 几十道目光如同精准定位的探照灯,瞬间聚焦在我身上。空气凝固了。 主位上,周叙白第一次抬起了头。 镜片后的目光穿透冰冷的空气,和我对上。 四目相接的瞬间,仿佛有一道细小的电流在空气中“刺啦”一声爆裂开来,带着***刺痛感。

“你?”那声音依旧平稳,但镜片后,那平静的湖面似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冰痕。 “苏念,”我稳住声音,迎着他的目光,清晰地报出自己的名字,“新入职的产品经理。补充一点认知常识——现有研究证明,人类高达43%的重要决策,依赖直觉、感性判断和情绪推动。彻底剔除情感变量,您的DeepMind-Emo再先进,也无法真正理解它所服务的‘人类’,更谈不上有效交互。”

会议室陷入了彻底的死寂,连呼吸声都消失了。 周叙白的目光锁定在我脸上,一瞬不瞬。那种专注,不再是机械的扫描,更像是在解析一串突然爆发的、不合逻辑的异常代码。整整三秒的沉默后,他薄唇微启,抛出两个字:“数据呢?” “那就做实验!”我不打算后退半步,几乎是顶着他的视线,“让同一AI模型分别以纯逻辑模式和情感模式即使是最基础的预设权重与用户对话,数据化对比哪种模式更能缓解用户的焦虑指数、提高用户满意度!黑箱测试,结果说话!”

“资源浪费。”林知远抢在周叙白开口前,笑着摇头,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否定,“苏经理,想法很新颖。但深弧的资源,要投在更有确定性和商业价值的领域。情感模块,只是过渡。”他看向周叙白,带着征询,但更像是定调:“叙白,你看?” 周叙白薄唇吐出冰冷的断语:“情感模块只是技术迭代的过渡性产品。最终目标,建立纯粹的理性决策系统。散会。” 他“啪”的一声,清脆地合上了面前的笔记本。霍然起身,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或表情,转身就走。笔挺的黑色背影消失在门口,像一把骤然出鞘又收入黑暗的锋利长刀,只留下满室冰冷的空气和无言的震动。

林知远也站起身,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无懈可击的笑容,目光却在我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冷淡,随即也离开了。

我坐在原位没有动,指尖无意识地狠狠抠着硬皮笔记本冰冷的塑料封壳边缘,留下几道浅浅的白痕。 胸口那股气顶着,却无处发泄。 行。 这场硬仗,才算真正开始。而对手,似乎不止一个。

走出大楼时,天色更阴沉了。我拉开车门坐进去,疲惫感瞬间涌上。刚启动车子,手机又响了。屏幕上闪烁着:苏逸尘。 我深吸一口气,接通。 “爸…” “开完会了?怎么样?没乱说话吧?我就说……” “爸!”我猛地打断他,声音带着压抑的烦躁,“我刚跟两个身价百亿的老板吵了一架!一个说感情是垃圾,一个说关心人是负担!你觉得我能怎么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一声重重的叹息:“念念,你看你,又钻牛角尖!我说什么来着?关心别人就是负担!你把自己搞那么累干什么?听爸的,安安稳稳……” 后面的话,我一个字也没听进去。目光落在挡风玻璃上,不知何时溅上的一小片污渍,大概是路过的车甩上的泥点,混着雨水,像一滴浑浊的眼泪。

负担。 又是负担。 我挂断电话,把额头抵在冰冷的方向盘上。 水泥封心的AI教父。 笑里藏刀的总经理。 还有我那个永远觉得我“负担”的父亲。 这深弧的水,比我想象的,深得多,也冷得多。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