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雨巷寻踪旧梦痕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十世镜中月未沉第二章 雨巷寻踪旧梦痕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苏晚棠己经坐在了老街的“忘忧茶馆”里。

竹编的窗棂外,青石板路被昨夜的雨水润得发亮,几个早起的老人提着鸟笼走过,木屐敲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带着江南特有的慵懒韵味。

“棠棠,你太祖母的事,说来话长啊。”

外婆搅动着青瓷碗里的碧螺春,茶叶在热水中舒展,氤氲的热气模糊了老人眼角的皱纹,“那时候我才十来岁,好多事记不清了,只记得沈公子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一手簪花小楷写得极好。”

苏晚棠拿出笔记本,指尖悬在纸面:“外婆,您仔细想想,太祖母和沈公子为什么没成?

家里人反对吗?”

外婆摇摇头,舀起一勺白糖放进茶碗:“你太祖父倒是满意得很,沈家是书香门第,家底殷实,沈公子又是独苗。

只是……”老人顿了顿,眼神飘向窗外的雨巷,“只是那年春天,沈公子突然要去北平求学,走之前给你太祖母留下了一面镜子,说等他回来就成亲。”

“镜子?”

苏晚棠心中一动,“是不是和我家那面十世镜很像?”

“就是那面!”

外婆肯定地点头,“你太祖母天天对着镜子发呆,后来就得了怪病,夜里总说胡话,什么‘桥断了’‘等不到了’,没过半年就……”老人的声音低了下去,拿起手帕擦了擦眼角。

苏晚棠在笔记本上写下“北平求学赠镜为聘”,笔尖停顿在“桥断了”三个字上——这和她在镜中看到的石桥画面不谋而合。

她追问:“沈公子后来回来了吗?

他知道太祖母的事吗?”

“没回来。”

外婆叹了口气,“听说北平局势动荡,沈家公子在战乱中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你太祖母临终前还攥着那面镜子,说要等他回来,唉……”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细密的雨丝斜斜地织着,将老街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里。

苏晚棠望着巷口的青石板路,仿佛能看到穿着旗袍的太祖母撑着油纸伞,站在雨中等候不归人的模样。

告别外婆回到拾遗斋,苏晚棠立刻查阅民国时期的北平文献。

在泛黄的《申报》合订本里,她找到了一则民国二十五年的社会新闻:“琉璃厂古籍店遭劫,店主沈长庚失踪,疑与日军搜捕有关。”

沈长庚!

苏晚棠的心脏猛地一跳,镜钮内侧的“长庚”二字终于有了着落。

她放大报纸上的配图,虽然模糊,却能看出古籍店的招牌上刻着“长庚书斋”西个大字,门楣上悬挂的匾额落款,正是沈长庚的名字。

更让她震惊的是,报道中提到沈长庚收藏了大量唐代铜镜,其中最珍贵的一枚是“月宫纹十世镜”,据说镜中能映出前世今生。

日军占领北平后,多次派人索要这面镜子,沈长庚始终不肯交出,最终在古籍店被焚时失踪。

“原来如此……”苏晚棠合上报纸,指尖微微颤抖。

沈长庚不是失踪,是为了保护十世镜被日军迫害,太祖母等不到的人,早己在烽火中为守护承诺而牺牲。

而两面铜镜之所以如此相似,根本就是一对,是沈家世代相传的信物。

暮色渐浓时,工作室的门铃忽然响了。

苏晚棠透过猫眼看去,门外站着个穿深色风衣的年轻男子,身形挺拔,眉眼清俊,正举着一把黑色的雨伞,雨滴顺着伞沿滑落。

这张脸,和她在镜中看到的青衫男子竟有七分相似!

苏晚棠犹豫片刻,还是打开了门。

男子收起雨伞,雨水打湿了他的额发,露出光洁的额头,鼻梁高挺,唇线清晰,尤其是那双眼睛,深邃如潭,仿佛藏着跨越时光的故事。

“请问是苏晚棠女士吗?”

男子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我叫沈知言,从江南来,想问问您这里是不是收古董铜镜。”

沈知言?

沈家后人!

苏晚棠侧身让他进来,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请进,我是苏晚棠。

您有什么样的铜镜?”

沈知言从随身的皮箱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的瞬间,苏晚棠屏住了呼吸——盒中躺着的,竟是半面铜镜!

断裂的边缘参差不齐,显然是被暴力打碎的,残存的纹饰正是月宫图的另一半,与她的十世镜完美互补。

“这是我家传的铜镜,”沈知言的指尖轻轻拂过断裂处,眼神里带着复杂的情绪,“祖父说这是当年太祖父沈长庚留下的,另一半在苏家后人手里。

我找了很久,才打听到位居在这里的拾遗斋。”

苏晚棠拿出自己的十世镜,与半面铜镜拼在一起。

断裂处的纹路严丝合缝,原本残缺的月宫图终于完整,桂树下的玉兔、云端的嫦娥,连衣袂飘带的褶皱都完美衔接,仿佛从未被打碎过。

当三面铜镜(包括从博物馆借来的那面)的纹饰完全对齐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镜面同时泛起银白色的光晕,三道光晕交织成一个圆形的光门,无数细碎的光点在光雾中飞舞,像是散落的星辰。

沈知言显然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他后退半步,眼中闪过惊讶与了然:“祖父说的是真的,十世镜真的能……”话音未落,光雾中忽然传来悠扬的笛声,调子哀怨缠绵,正是苏晚棠夜里常听见的那段旋律。

随着笛声渐响,光雾中浮现出清晰的画面:民国二十三年的江南雨巷,青石板路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穿长衫的沈长庚撑着油纸伞,将一面铜镜递给穿旗袍的苏绾绾(太祖母的闺名),镜背的月宫图在雨中闪着温润的光。

“绾绾,这是沈家的传家宝十世镜,”沈长庚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你留着这半面,我带着那半面,等我从北平回来,咱们就把镜子拼完整,好不好?”

苏绾绾红着眼眶点头,指尖抚过镜背的嫦娥:“长庚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在桥上等你。”

“一定。”

沈长庚将她揽入怀中,雨声掩盖了两人的低语,“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看到镜中映出石桥,就到桥头等我,十世轮回,我总会找到你。”

画面到这里开始扭曲,烽火燃起,古籍店在火光中坍塌,沈长庚抱着铜镜在枪林弹雨中奔跑,身后是日军的追兵;苏绾绾站在石桥上,日复一日地等待,手中的半面铜镜渐渐蒙上铜锈,她的身影在岁月中变得憔悴……光雾散去时,苏晚棠的脸上己布满泪水。

她终于明白太祖母的执念,明白十世镜的约定,那些跨越时空的等待与守护,都藏在这斑驳的铜锈里。

沈知言的眼眶也红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泛黄的信封:“这是太祖父留下的日记残页,我想……你应该看看。”

信纸己经脆化,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是沈长庚熟悉的簪花小楷:“十世镜乃唐代遗物,传闻能照见前世今生。

先祖曾遇异人,言沈家与苏家有十世情缘,需以镜为凭,方能在轮回中相认。”

“绾绾眉角的朱砂痣,与镜中嫦娥一般无二,定是命中注定。

日军觊觎铜镜,欲借镜中玄机寻龙探穴,此镜绝不能落入贼人之手。”

“若我遭遇不测,望后世子孙寻得苏家后人,将铜镜拼合,完成十世之约。

切记,月圆之夜,镜光交汇时,执念不散,故人归来……”最后一句话的墨迹很深,像是用尽全力写下的:“第十世,我定护你周全。”

苏晚棠的指尖抚过“第十世”三个字,心口忽然传来熟悉的刺痛,却不再是以往的尖锐,反而带着一丝温热的悸动。

她看向沈知言,发现他也正望着自己,眼中的情绪复杂而深沉,有惊讶,有了然,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温柔。

“你眉角也有颗痣。”

沈知言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他伸手想要触碰,又在半空中停下。

苏晚棠下意识地摸向眉角,那里确实有颗很小的朱砂痣,是天生的。

她这才注意到,沈知言的左耳后有颗小小的红痣,位置竟与镜中青衫男子的红痣完全相同。

“十世轮回,相认的印记。”

苏晚棠喃喃自语,太祖母的日记、沈长庚的残页、镜中的画面,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她和沈知言,就是那第十世的约定之人。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层中探出来,银辉透过窗棂洒在三面铜镜上。

当月光完全笼罩镜面时,镜中忽然映出两个古装身影,正是苏晚棠梦中的青衫男子和襦裙女子,他们并肩站在石桥上,身后是漫天飞舞的桃花。

“这是……唐代?”

沈知言看着镜中画面,眼中满是震惊。

镜中男子腰间的玉佩刻着“长庚”二字,女子发间的玉簪上刻着“绾绾”,两人手中各持半面铜镜,正在举行某种仪式。

苏晚棠忽然想起古籍中记载的唐代传说,有位叫沈长庚的太史令与才女苏绾绾相恋,因战乱分离,沈长庚铸造十世镜,许下轮回相守的誓言。

原来那些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发生的往事。

“难怪我们会被镜子吸引,”苏晚棠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不仅是苏家、沈家的后人,更是他们的转世。”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第一次见到沈知言就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为什么听到“长庚”二字会心口悸动,这是十世情缘刻在灵魂里的印记。

沈知言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温暖而坚定:“太祖父说‘第十世定护你周全’,现在我信了。”

他看着镜中渐渐清晰的唐代画面,“我们得弄清楚,十世镜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日军和血影门都在找它。”

提到血影门,苏晚棠忽然想起博物馆那面铜镜的来源:“沈先生,你知道血影门吗?

博物馆那面铜镜是从江南沈家老宅收的,会不会和你家有关?”

沈知言的脸色沉了下来:“血影门是近代兴起的邪派组织,专门倒卖文物古籍,我祖父就是因为阻止他们盗掘沈家祖坟,才被害死的。”

他握紧拳头,指节泛白,“他们找十世镜,恐怕不只是为了古董价值。”

苏晚棠将两面铜镜小心收好:“明天我把博物馆的铜镜还回去,我们去趟江南沈家老宅吧,或许能找到更多线索。”

她有种预感,十世镜的秘密不仅关乎前世情缘,更牵扯着一段被掩埋的民族大义。

沈知言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祖父说老宅的地窖里有间密室,太祖父失踪前藏了重要的东西,只是我一首没找到钥匙。”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枚古铜钥匙,上面刻着与镜背相同的缠枝莲纹,“现在有了这三面铜镜,或许能打开密室。”

夜色渐深,拾遗斋里的灯光温暖而静谧。

苏晚棠看着工作台上的铜镜和日记残页,忽然觉得那些困扰她多年的梦境和刺痛都有了归宿。

十世镜不是邪门的物件,而是承载着爱与守护的信物,是跨越千年的承诺。

沈知言告辞时,忽然回头道:“苏小姐,明天清晨我来接你,我们一起去江南。”

他的目光落在她眉角的朱砂痣上,带着穿越时光的温柔,“就像当年在石桥上约定的那样。”

苏晚棠看着他消失在巷口的背影,雨巷的青石板路上,男子的风衣被月光拉长,竟与镜中青衫公子的身影渐渐重合。

她摸了摸心口,那里的悸动温暖而清晰,仿佛沉睡了十世的灵魂终于苏醒。

回到工作室,苏晚棠将三面铜镜并排放在月光下。

镜中映出她的倒影,眉角的朱砂痣在月光下闪着微光,而在倒影的身边,隐约浮现出青衫男子的轮廓,正温柔地望着她。

她拿起太祖母的日记,最后一页模糊的字迹在月光下忽然变得清晰,是用胭脂写的小字:“十世镜中月未沉,桥头等得故人归。”

窗外的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拾遗斋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跨越十世的等待。

苏晚棠知道,从明天踏上江南之路开始,她不仅要解开十世镜的秘密,更要续写那段被战火打断的情缘,完成太祖母和沈长庚未竟的约定。

夜色温柔,镜光未沉,属于第十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