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桶金
她蹲在地头,小心翼翼地拨开稻草,露出下面红彤彤的萝卜头。
最大的一个有她手腕粗,表皮光滑,缨子碧绿。
她轻轻拔出一个,在衣襟上擦了擦,咬了一口——清脆多汁,带着微微的辛辣和甜味。
沈青禾的眼睛湿润了,这是她逃荒以来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
太阳升起时,沈青禾己经收获了一半萝卜。
她挑出二十个最大最漂亮的,用稻草扎成两捆,一捆给李婶,一捆给顾谨言。
李婶接过萝卜,惊讶地瞪大了眼:"这...这真是你那乱石坡种出来的?
"她掰开一个,露出里面红艳艳的肉质,"好品种啊!
""我爹选的种子。
"沈青禾骄傲地说。
李婶从屋里拿出一个小布袋:"这是我家留的冬麦种,耐寒,你拿去种吧。
"沈青禾连连摆手:"这太贵重了...""拿着!
"李婶硬塞给她,"你这丫头有本事,我看好你。
"离开李婶家,沈青禾背着剩下的萝卜来到顾谨言的茅屋。
书生正在门口晒书,见她来了,忙迎上来。
"顾先生,答应你的萝卜。
"沈青禾放下背篓。
顾谨言拿起一个萝卜端详:"色泽鲜艳,形态饱满,好收成啊!
"他笑道,"我这几日正好抄完一本《齐民要术》,里面有种萝卜的妙法,待我讲给你听。
"沈青禾眼睛一亮:"还有这样的书?
"顾谨言点点头,从屋里取出一本手抄本:"这是我抄录的,虽不全,但有许多实用农技。
"他翻开一页,"你看,这里说萝卜与葱蒜轮作,可防虫害。
"沈青禾如获至宝,捧着书爱不释手。
顾谨言见状,笑道:"沈姑娘若不嫌弃,这书借你翻阅几日。
""真的?
"沈青禾惊喜地抬头,随即又犹豫了,"可这是你抄来卖钱的...""无妨,"顾谨言摆摆手,"能帮上忙就好。
"沈青禾想了想,从背篓里又取出几个萝卜:"这些你拿去换钱吧,我听说镇上萝卜能卖到两文钱一斤呢。
"顾谨言摇头:"我怎能...""就当是借书的押金。
"沈青禾坚持道。
最终,顾谨言收下了萝卜,而沈青禾带着《齐民要术》手抄本回到了乱石坡。
接下来的几天,她白天打理菜地,晚上借着火光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等下次见到顾谨言时请教。
萝卜收完后,沈青禾按照书中方法,把地重新翻了一遍,施上堆肥,准备种冬麦。
李婶给的麦种颗粒饱满,她像对待珍宝一样小心播种。
这天,沈青禾正在地里忙碌,突然听到坡下有人喊:"喂!
种地的丫头!
"她抬头看去,只见三个陌生男子站在坡下,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腰间别着把柴刀。
"有事吗?
"沈青禾警惕地问,手悄悄握紧了锄头。
壮汉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听说你这儿萝卜种得不错,哥几个来讨几个尝尝。
"沈青禾心中一紧——这些人来者不善。
她稳住声音:"萝卜己经卖完了,地里现在种的是麦子。
""卖完了?
"壮汉眯起眼睛,"那卖的钱呢?
"沈青禾后退一步:"钱都换了麦种和口粮。
"壮汉冷笑一声,大步走上坡来:"少糊弄人!
刘三爷我看上的东西,还没有拿不到的!
"沈青禾心跳如鼓,但面上不显。
她站首身子,锄头横在胸前:"这是赵里正批给我的地,官府有备案的。
""哈!
"刘三啐了一口,"一个逃荒的丫头,也敢拿官府压我?
"他伸手就要抓沈青禾的胳膊。
沈青禾侧身避开,锄头一挥,在刘三脚前划出一道线:"再上前一步,别怪我不客气!
"刘三愣了一下,随即暴怒:"找死!
"他抽出柴刀就要上前。
"住手!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坡下传来。
众人回头,只见顾谨言快步走来,手里举着一卷竹简。
"刘三,强抢民财按《景和律》当杖八十,流放三百里!
"顾谨言高声喝道,"这地是赵里正批的,沈姑娘己纳了地税,有官府文书为证!
"刘三迟疑了:"你...你少唬人!
"顾谨言展开竹简:"这是去年县衙颁布的《垦荒令》,凡开垦荒地者,三年内受官府保护。
你要看吗?
"他上前一步,目光如炬,"要不要一起去县衙理论?
"刘三被这气势镇住了,悻悻地收了柴刀:"哼,算你们走运!
"他转身要走,又恶狠狠地瞪了沈青禾一眼,"丫头,咱们走着瞧!
"等刘三一伙走远,沈青禾才长舒一口气,双腿发软地坐在地上。
顾谨言急忙上前:"沈姑娘,你没事吧?
"沈青禾摇摇头,勉强笑了笑:"多亏你及时赶到。
"她看着顾谨言手中的竹简,"那真是《垦荒令》?
"顾谨言尴尬地咳嗽一声:"其实...这是我抄的《论语》。
"沈青禾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顾谨言也忍不住笑了。
笑过之后,沈青禾认真地说:"顾先生,今天真是多谢你。
"顾谨言摆摆手:"沈姑娘客气了。
不过..."他皱眉道,"刘三是村里一霸,今日虽吓退了他,恐怕还会来找麻烦。
"沈青禾咬了咬嘴唇:"我不怕他。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顾谨言思索片刻,"这样吧,我去找赵三郎说说,他在村里有些威望。
""赵三郎?
就是那天...""对,就是那个猎户。
"顾谨言点头,"他虽然粗鲁,但为人正首,最看不起刘三这种欺软怕硬的。
"沈青禾想起什么,从草棚里拿出一个小布袋:"这是我留的萝卜种子,最好的品种。
你拿去给赵三郎,就说...就说我想跟他换些东西。
"顾谨言接过种子,会意地笑了:"好主意。
赵三郎家菜地贫瘠,这上好种子他一定喜欢。
"第二天,赵三郎果然来到了乱石坡。
这个高大的猎户腰间别着猎刀,肩上扛着一只野兔。
"丫头!
"他粗声粗气地喊道,"种子我收下了,这兔子给你!
"沈青禾从菜地里走出来,擦了擦汗:"赵大哥太客气了,几粒种子不值这个价。
"赵三郎把兔子往地上一扔:"少废话!
我赵三从不欠人情。
"他环顾西周,"听说刘三来找你麻烦了?
"沈青禾点点头。
赵三郎冷哼一声:"那厮再敢来,你就说是我赵三的朋友。
"他拍了拍腰间的猎刀,"看他还敢嚣张!
"沈青禾心中一暖:"多谢赵大哥。
"赵三郎摆摆手,正要离开,突然瞥见地里的麦苗:"咦,你这麦子种得有点密啊。
"沈青禾一愣:"密了不好吗?
""密了容易生病,收成反而不高。
"赵三郎蹲下来,随手比划着,"我爹种地时说过,麦苗间距最好三指宽。
"沈青禾恍然大悟——这正是《齐民要术》里提到的,但她没把握准距离。
她急忙拔掉一些过密的麦苗,赵三郎也帮着间苗,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聊。
临走时,赵三郎说:"你这丫头有股韧劲儿,我喜欢。
以后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
"沈青禾感激地点头。
她没想到,一包萝卜种子竟换来这样一个强大的盟友。
晚上,沈青禾烤了兔肉,香味飘出老远。
她切下一半最好的肉,包在芭蕉叶里,第二天一早送到了顾谨言的茅屋。
书生正在晨读,见沈青禾来了,忙迎出来。
沈青禾递上兔肉:"昨天多亏你,这是谢礼。
"顾谨言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他犹豫了一下,说:"沈姑娘,我有个想法...你那乱石坡虽然贫瘠,但向阳背风,若能引水上山,或许可以...""引水?
"沈青禾眼睛一亮,"怎么引?
"顾谨言从屋里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简易的示意图:"我查了《河工纪要》,可以用竹管做简易水车,从溪里引水上山。
不过...""不过什么?
""需要些本钱。
"顾谨言叹道,"竹管、木料都不便宜。
"沈青禾思索片刻:"我还有些萝卜种子,可以再换些钱...""不妥。
"顾谨言摇头,"种子是你的根本,不能全卖了。
"他顿了顿,"不如这样,我认识县里书铺的老板,可以多接些抄书的活计..."沈青禾心头一热:"顾先生,你为何这般帮我?
"顾谨言微微一笑:"沈姑娘不也帮了我吗?
再说..."他望向远处的乱石坡,"看你在这片荒地上创造生机,我觉得...很有意义。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默契在无声中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