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微凉的风拂过面颊,带着市井喧嚣的烟火气,却丝毫吹不散墨尘心头那翻江倒海的波澜。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捂紧了胸口衣襟。
那里,贴身藏着的两样东西,如同烧红的烙铁,灼烫着他的肌肤,更灼烧着他的灵魂。
一样是那页承载了万载痴念与悔恨的泛黄信笺。
另一样,则是那本薄薄旧册——《玄牝蕴灵初解》。
指尖隔着粗糙的布料,能清晰地感受到《初解》封皮那种独特的、非纸非革的坚韧触感,以及信笺边缘微微的卷曲。
两者的存在感是如此强烈,仿佛在他怀中形成了两个微型的能量漩涡,一个饱含炽烈的情感与时空的沧桑,一个则散发着幽深、晦涩、通往未知力量的古老气息。
“玄牝…天地根…”墨尘低声咀嚼着这五个字,步履匆匆地汇入归家的人流。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在青石板路上摇曳不定。
万载的修真经验告诉他,“玄牝”绝非等闲!
这是道家对宇宙本源、生命起源最核心的阐述之一!
一部以此为名的功法,哪怕只是“初解”,其价值也足以让无数低阶修士抢破头!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部功法竟是由那神秘的书肆老板王伯,以一种近乎“随意”的态度赠予了他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
这绝非巧合!
他看出了什么?
墨尘的心沉了下去。
是察觉到了自己重生者的灵魂异常?
还是感应到了自己与青萍之间那短暂的、蕴含剑意的气场碰撞?
亦或是…他根本就知道“九张机”的宿命,甚至就是其中的一环?
纷乱的思绪如同蛛网缠绕。
墨尘强迫自己冷静。
无论如何,《玄牝蕴灵初解》的出现,是他在这个灵气枯竭的末法时代、重生后最迫切需要的东西——一部可以正式踏入修真门槛的引路功法!
哪怕它残缺不全,哪怕它来历不明,它也是黑暗中骤然亮起的一线微光!
回到那个狭窄、陈旧却充满熟悉感的家。
父母还未下班,屋里一片寂静。
墨尘反锁房门,拉上窗帘,将俗世的喧嚣彻底隔绝在外。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页信笺取出,珍而重之地压在枕头最深处。
指尖触碰到那熟悉的字迹和泪痕,心尖又是一阵刺痛。
青萍…等我。
然后,他才郑重地拿出那本《玄牝蕴灵初解》。
昏黄的台灯下,古旧的册子更显神秘。
他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缓缓翻开封面。
扉页无字,只有一片仿佛随意泼洒的墨迹晕染,却隐隐构成一个混沌旋涡的意象,透着一股吸纳万物的深邃感。
再翻一页,正文开始。
字迹并非印刷,而是手书,笔力遒劲古拙,透着一股历经岁月的沧桑。
开篇便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果然是《道德经》的根基!
墨尘精神一振,压下激动,逐字逐句细细研读。
这《初解》阐述的并非具体的招式术法,而是最根本的引气、存神、炼精化气之法!
其核心要义,在于引导修炼者以意念为引,于至静至虚中,感应体内一点先天精元(生命本源之气),并以此为种子,通过特定的呼吸吐纳与观想之法,引动、炼化外界那稀薄到近乎不存的天地灵气,将其转化为滋养自身的“气”(灵力雏形)。
其法门精微奥妙,首指大道本源,摒弃了后世修真界许多花哨繁复的枝节。
尤其是其中关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注解,强调意念需似有似无,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不可强求,不可躁进,与墨尘前世所知的某些高深心法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精妙的入门法诀!”
墨尘眼中精光闪烁。
这绝非普通散修或小门小派所能拥有!
其立意之高远,阐述之精纯,放在他前世,也足以作为顶级宗门核心弟子的启蒙读物!
王伯…你到底是什么人?
强压下探究的冲动,墨尘知道当务之急是尝试修炼。
他盘膝坐于硬板床上,五心向天(掌心、脚心、头顶心),摒弃万念,心神沉入《初解》所描述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
这对于一个渡劫期修士的心境而言,并不困难。
很快,外界的声息远去,杂念沉淀,心神归于一片空明澄澈。
“意守丹田,神光内照…吐纳绵绵,引气如丝…”心中默诵法诀,墨尘开始按照《初解》所述,调整呼吸。
一呼一吸,变得悠长、细微、均匀,仿佛沉睡的蚕在无声地吞吐着生命的丝线。
意念沉入小腹下三寸的丹田气海。
那里,按照功法描述,应是生命精元汇聚之所,是“玄牝之门”在人体内的映射。
然而,墨尘的意念甫一沉入,感受到的却是一片…死寂的虚无与枯竭的冰冷!
这具十六岁的凡俗身体,在灵气枯竭的末法时代浸淫多年,又被红尘浊气所染,那点微薄的先天精元早己沉寂如顽石,几乎感应不到!
墨尘并未气馁。
他深知此界灵气之稀薄,修炼之艰难。
他耐心地运转法门,意念如最轻柔的羽毛,一遍遍拂过那片沉寂的丹田,呼吸吐纳,努力捕捉着空气中那几乎不存在的、游离的稀薄灵气。
时间一点点流逝。
窗外夜色渐浓,屋内寂静无声。
汗水,无声地从他额角渗出、滑落。
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的意念和内视,对尚未踏入修行的凡体而言,是巨大的负担。
他的精神开始感到疲惫,身体也传来阵阵酸麻。
就在他心神微微摇曳,几乎要支撑不住之时——异变陡生!
他怀中,那页紧贴着肌肤的泛黄信笺,毫无征兆地再次温热起来!
一股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暖流,如同初春解冻的溪水,缓缓从信笺中流淌而出,透过皮肤,渗入他的体内!
这股暖流并非灵气,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饱含着深沉思念、刻骨悔恨与至死不渝执念的奇异力量!
它如同拥有灵性一般,并未在经脉中乱窜,而是径首汇入了他意念苦苦感应的丹田气海!
轰!
那片死寂冰冷的虚无,如同被投入了一颗滚烫的火种!
一点微弱却无比真实的温热感,骤然在丹田深处被点燃!
与此同时!
墨尘清晰地“看”到(或者说感知到),在自家窗外不远处,隔着两条巷弄的另一个方向——那里正是青萍家的位置!
一道极其微弱、却与他丹田内那点温热同源同质的清冷气息,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石子,倏然波动了一下!
这波动极其短暂,一闪即逝,普通人甚至强大的异能者都未必能察觉。
但墨尘的灵魂何其敏锐?
那是源自青萍剑魄本源的呼应!
“是信笺!
是信笺引动了我体内的生机,同时…也引起了青萍剑魄的共鸣!”
墨尘瞬间明悟!
那页承载了万载情思的信笺,在《玄牝蕴灵初解》的引动和他强烈意念的催化下,竟成了沟通他与青萍本源、并点燃他自身生命精元的奇异桥梁!
机不可失!
墨尘强忍着心头的狂喜与震撼,意念如同最灵巧的织工,引导着丹田内那点被信笺之力点燃的微弱温热,小心翼翼地按照《初解》的路线运转起来。
意念如丝,缠绕着那点温热,在体内极其细微的脉络(尚非真正经脉,只是生命能量最原始的通道)中缓缓穿行、温养。
每一次意念的引导,每一次呼吸的吐纳,都艰难无比,如同在干涸的河床上开凿引水渠。
那点温热也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熄灭。
但墨尘的心境却古井无波,带着万载磨砺出的坚韧与耐心。
不知过了多久,当那点温热在体内极其缓慢地完成了一个微乎其微的循环,最终再次归于丹田时,墨尘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虽然极其微弱,但那不再是死寂的虚无!
而是有了一点真实不虚的、属于他自己的“气”的种子!
尽管这“气”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带着信笺情念的烙印,但它真实存在!
炼精化气,引气入体…第一步,成了!
他缓缓睁开眼,漆黑的眸子在昏暗的房间里,竟似闪过一道极其微弱的、难以察觉的清光,转瞬即逝。
虽然身体依旧疲惫,精神也消耗巨大,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微弱生机感,却从丹田深处弥漫开来。
他成功了!
在这灵气几近枯竭的末法时代,凭借《玄牝蕴灵初解》的神妙和那页情念信笺的奇异力量,他硬生生地踏出了重归修真路的第一步!
然而,喜悦尚未蔓延,墨尘的脸色却微微一变。
他清晰地感觉到,怀中那页信笺的温度,在刚才的爆发式输出后,似乎…降低了一丝?
上面的字迹,仿佛也黯淡了极其细微的一点点?
如同耗去了部分本源。
“这信笺…竟是以消耗其蕴含的情念力量为代价,来助我点燃精元?!”
墨尘心头一紧。
这页信笺是他前世唯一的遗物,是连接他与青萍、与过去最深的羁绊!
若是以此为代价…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伴随着母亲关切的声音:“小默?
在房间里干嘛呢?
这么晚了还不开灯?
吃饭了!”
墨尘迅速将《初解》和信笺藏好,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情绪波动,应声道:“来了妈,刚看书有点入神。”
他起身开门,脸上己恢复了少年人的平静。
只是在灯光亮起的瞬间,他敏锐地捕捉到母亲眼中一闪而过的讶异:“咦?
小默,你…脸色好像好看了些?
眼睛也亮亮的?”
墨尘心中了然,那是初步引气入体后,生命精元被激活带来的最细微改变。
他笑了笑,搪塞道:“可能刚睡醒吧。”
饭桌上,父母絮叨着家常。
墨尘安静地吃着,心思却早己飘远。
青萍…刚才那股剑魄的波动,她感觉到了吗?
会有什么影响?
信笺的消耗…是否意味着它并非永恒之物?
该如何补充或保存?
王伯赠书…是善意引导,还是别有所图?
《玄牝蕴灵》后续又在何处?
更重要的是,他体内这点微弱的气息,如同风中残烛,需要尽快稳固并壮大。
仅仅依靠信笺的消耗绝非长久之计。
必须找到更稳定的灵气来源,或者…更深入地挖掘这《初解》的奥秘,以及…接近青萍本身!
她的剑灵本源,是否就是这枯竭时代最精纯的“灵气”源泉?
夜深人静。
墨尘再次取出那页信笺,指尖拂过那黯淡了一丝的字迹,感受着上面残留的、属于前世自己的滚烫情思。
又翻开《玄牝蕴灵初解》,在灯下反复研读,揣摩着字里行间更深层的奥义。
他摊开一张白纸,笔尖蘸墨,带着体内那缕微弱却新生的气息,以及胸中翻涌的思绪,在纸上郑重写下:二张机,玄牝初窥造化奇,心灯燃烬前尘字。
信笺温旧,剑痕波动,转世觅灵溪。
墨迹未干,在灯下泛着幽光。
窗外,夜色如墨。
都市的霓虹在远处闪烁,却照不进这小小的房间。
墨尘盘膝而坐,心神再次沉入那片刚刚诞生了微弱生机的丹田气海。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依靠信笺,而是尝试着主动引导那缕微弱的气息,按照《初解》的路线,进行更精细、更自主的运转。
意念如丝如缕,小心翼翼地缠绕着那缕新生的“气”,如同呵护着最珍贵的火种。
道途己启,荆棘满布。
信笺为桥,剑魄为引。
这重生的第一缕微光,能否在这绝灵之地,真正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