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灯光永远明亮如昼,仿佛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程远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白大褂口袋里还放着半块没来得及吃的巧克力。连续三十六小时的值班让他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但神经外科医生的职责让他无法停下脚步。
"程医生,3号床需要您看一下。"护士长的呼叫打断了他的思绪。
程远快步走向3号床,走廊上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某种说不清的紧张感。推开帘子,他看到一个年轻女子正俯身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她的动作精准而迅速,栗色短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血压90/60,心率110,患者意识模糊,怀疑颅内出血。"她头也不抬地报告,声音清晰而沉稳。
程远愣了一下。大多数新护士在急诊室这种高压环境下都会显得慌乱,但这个陌生面孔却异常冷静。他瞥了一眼她的胸牌——秦晓,实习护士。
"准备CT,通知手术室待命。"程远迅速检查了患者的瞳孔反应,手指在患者头皮上摸索着外伤痕迹,"车祸?"
"是的,十分钟前送来的。摩托车与卡车相撞,没有佩戴头盔。"秦晓已经准备好了静脉通路,针头在她手中像是有了生命,一次成功。
程远不由多看了她一眼。在急诊室,静脉穿刺一次成功几乎是种奢侈,特别是对休克患者而言。
CT结果证实了程远的判断——急性硬膜下血肿,必须立即手术。当患者被推进手术室时,程远注意到秦晓并没有像其他实习护士那样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而是紧盯着监护仪直到最后一刻。
"你做得很好。"手术前,程远鬼使神差地对她说。
秦晓抬起头,程远这才注意到她有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像是含着星光。"谢谢,程医生。祝手术顺利。"
手术持续了四个小时。当程远走出手术室时,晨光已经透过走廊的窗户洒了进来。他疲惫地靠在墙上,却发现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递到了面前。
"加了两块糖,没有奶。"秦晓站在他面前,已经换下了血迹斑斑的制服,穿着干净的便装,"我看您手术前总是这样喝。"
程远接过咖啡,温热的触感透过纸杯传到指尖。"你记得?"
"观察病人是护士的基本功。"秦晓嘴角微微上扬,"医生也是我的观察对象。"
那一刻,程远感到某种异样的情绪在胸腔蔓延。不是疲惫,不是***的作用,而是一种久违的、鲜活的悸动。
接下来的几周,秦晓被分配成为程远的专属护士。每天早晨七点,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医生办公室,手里拿着整理好的病历和一杯咖啡。程远从未告诉过她自己喜欢的口味,但秦晓似乎总能精确地知道他的需求——今天多加半勺糖,明天少一点***。
"32床的刘老先生今早抱怨头痛加剧了。"查房时,秦晓小声提醒道。
程远点点头,翻看着最新的检查报告。刘老先生是他负责的一位脑膜瘤患者,术后恢复一直不太理想。
"您觉得会不会是脑脊液循环出了问题?"秦晓问道,手指轻轻点在影像片的某个位置。
程远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大多数护士不会对诊断提出见解,更不会看得懂这么专业的影像。"你学过神经解剖学?"
秦晓的眼睛闪烁了一下,"护理学院选修过。我父亲是神经内科医生,从小耳濡目染。"
在刘老先生的病房,程远注意到秦晓对待老人的方式与众不同。她不是简单地执行医嘱,而是会蹲下来与老人平视,耐心解释每种药物的作用,甚至在老人因为疼痛而烦躁时,轻轻握住他颤抖的手。
"您今天的气色比昨天好多了。"秦晓为老人调整输液速度时微笑着说,"女儿说下周就来看您,您得快点好起来。"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乖乖喝下了平时总是拒绝的药物。程远站在一旁,感到心脏某个柔软的角落被轻轻触动。
那天下午,程远正在办公室写病历,突然听到走廊上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程医生!"秦晓推门而入,脸色异常严肃,"18床术后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瞳孔不等大!"
程远扔下笔就冲了出去。18床是今天上午他刚做完手术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后一直很稳定。当他赶到病房时,监护仪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整个房间,患者已经陷入昏迷。
"准备甘露醇,联系手术室!"程远迅速检查患者状况,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是最糟糕的情况——术后再出血。
秦晓已经行动起来,她一边准备药物一边指示其他护士联系血库。"CT室已经准备好了,电梯在等我们。"她的声音没有丝毫颤抖。
在推患者前往CT室的路上,程远注意到秦晓一直盯着监护仪,手指按在患者的桡动脉上。"血压在下降。"她低声警告。
CT证实了程远的担忧——颅内再次出血,必须立即二次手术。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手术持续到深夜。当程远终于走出手术室时,双腿像是灌了铅。走廊尽头的长椅上,秦晓蜷缩着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一份病历。她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小的阴影,嘴角微微下垂,即使在睡梦中也带着一丝忧虑。
程远轻轻坐在她旁边,不小心碰掉了她膝上的文件夹。秦晓立刻惊醒,条件反射般地站起来:"患者怎么样?"
"稳定了。"程远疲惫地笑了笑,"你怎么不回宿舍?"
"我想等结果。"秦晓揉了揉眼睛,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颊微微泛红,"我是说...万一需要帮忙..."
程远看着她慌乱的样子,第一次发现这个总是冷静专业的护士也有如此可爱的一面。"饿了吗?"他问道,"我知道医院后面有家面馆通宵营业。"
秦晓眨了眨眼睛,似乎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邀请。片刻犹豫后,她点了点头。
凌晨三点的面馆几乎空无一人。热腾腾的牛肉面端上来时,程远注意到秦晓吃面的样子很特别——她会先把所有葱花挑出来整齐地堆在碗边,然后小口小口地喝汤,最后才吃面。
"你不喜欢葱花?"程远问道。
秦晓摇摇头,"不是不喜欢,只是喜欢按顺序吃东西。"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小养成的怪癖。"
他们聊了很多——医学院的艰苦岁月,第一次面对病人死亡的无力感,甚至童年趣事。程远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似冷静自持的护士原来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出人意料的幽默感。
"我爸爸总说,好的护士不仅要会照顾病人,还要会照顾医生。"秦晓笑着说,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他说医生们总是忘记照顾自己。"
程远突然意识到,这是几个月来他第一次在工作之外与人交谈,第一次感到放松而非疲惫。当他看着秦晓因为某个笑话而笑出声时,一种温暖的感觉在胸口扩散。
回到医院已是黎明。在分别的电梯前,程远犹豫了一下:"明天...我是说今天,你还值班吗?"
秦晓点点头,"连续三天。"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程医生...今天的咖啡,还是老样子吗?"
程远感到心跳加速,"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不介意。"秦晓微笑着走进电梯,"从来都不。"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程远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期待几个小时后再次见到她。这种期待感如此新鲜,让他几乎忘记了疲惫。
医院天台是程远偶尔偷闲的地方。第二天中午,当他推开天台门时,意外发现秦晓正靠在栏杆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医学书籍。
"打扰了。"程远下意识地想退回去。
"没关系。"秦晓合上书,"这里足够大。"
他们并肩站在栏杆边,俯瞰着医院下方的城市景观。微风吹乱了秦晓的短发,她眯起眼睛的样子让程远想起某种警觉的小动物。
"你在看什么书?"程远问道。
"《神经外科护理进阶》。"秦晓把书递给他,"想多学点东西。"
程远翻阅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每一页边缘都写满了娟秀的小字。"你很认真。"
"必须的。"秦晓望向远方,"我想成为配得上最好的医生的护士。"
这句话让程远心头一热。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好转移话题:"为什么选择护理?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考医学院。"
秦晓沉默了一会儿,"我妈妈去世那年,是医院的护士们一直陪着她...陪着我。"她的声音轻柔下来,"那时我就决定,要成为能够给予别人那种温暖的人。"
程远第一次听她谈起私人往事,不知为何感到一阵心疼。"我很抱歉。"
"很久以前的事了。"秦晓摇摇头,重新挂上微笑,"程医生为什么选择神经外科?这可是最辛苦的科室之一。"
"因为大脑是最神秘的领域。"程远不假思索地回答,"每一次手术都像是在未知领域探险,成功时的那种成就感..."他突然停下来,意识到自己说得太投入了。
但秦晓并没有嘲笑他的热情,而是认真地点头:"我能理解。看着您手术后的病人一天天好转,确实很神奇。"
他们聊起了各自经手的病例,分享对医疗体系的看法,甚至争论某种新药的疗效。时间流逝得飞快,直到程远的手机响起——急诊室有病人需要他。
"我们该回去了。"程远有些不舍地说。
秦晓点点头,但在转身前,她突然问道:"程医生,您相信医院里会有真正的爱情吗?在这么多生离死别的地方?"
这个直白的问题让程远措手不及。他看着她明亮的眼睛,感到喉咙发紧。"我...我想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最坚固的那种。因为经历过生死考验。"
秦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嘴角浮现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我也是这么想的。"
下楼时,程远的心跳比平时快了许多。他意识到,这个叫秦晓的护士,在短短几周内已经悄然走进了他心里最柔软的角落。而更让他惊讶的是,他似乎并不抗拒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