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苏梦瑶,我回来了,从今天开始你要养我。"我刚打开家门,
就看见一个穿着朴素灰布衣服的中年女人坐在我的沙发上,正悠然自得地喝着我昨晚泡的茶。
二十年了,我差点认不出她。我妈,苏慧兰。那个在我高考前一个月,卖掉家里两套房子,
把六百万全部捐给寺庙,然后抛下我出家的女人。"你怎么进来的?"我紧握着门把手,
手心全是汗。她放下茶杯,淡然地看着我:"这是我女儿的房子,我为什么不能进来?
钥匙在花盆底下,你从小就喜欢藏在那里。"我的血液仿佛凝固了。二十年来,
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着她。她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神依然犀利,
依然是那个说一不二的苏慧兰。"你不是出家了吗?"我的声音有些颤抖。
"出家不是卖身契,我想还俗就还俗。"她站起身,打量着我这套八十平的小公寓,
"房子有些小,不过凑合住。明天开始你每个月给我五千块生活费,我的房间要朝南,
我不喜欢潮湿。"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妈,你当年卖了两套房,六百万全捐了,
现在回来要我养你?"她理所当然地点头:"那是功德钱,积德行善。再说了,
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难道你想做个不孝女?"我忍不住笑了,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天经地义?那你当年抛下我出家的时候,有想过这四个字吗?
"她皱了皱眉:"小孩子脾气真大。当年我是为了修行,为了你的将来着想,给你积累福报。
你看,现在你工作稳定,收入不错,这不都是我给你积的德吗?"我深吸一口气,
努力压制内心的愤怒。二十年前,她把房子卖了,说要把钱全部捐给慧心寺,然后出家修行。
那时候我刚上高三,学习压力巨大,她却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选择了逃避。我至今还记得,
高考前一个月,我回到家,发现房子已经被贴了封条,她站在门口,穿着一身灰布衣服,
头发剪得很短,眼神空洞地看着我。"梦瑶,妈妈要去修行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就这么一句话,她转身就走了,没有回头,没有犹豫。我站在空荡荡的楼道里,
手里拿着那个月的生活费——三百块钱,那是她留给我的全部。从那天开始,
我寄住在同学家,靠着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一路读到了大学毕业,
然后在这个城市站稳了脚跟。二十年来,我没收到过她一个电话,一条消息,
仿佛我这个女儿从来不存在。现在,她却站在我面前,理直气壮地要我养她。"妈,
你可真有意思。"我坐在她对面,"你有没有想过,这二十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你不是过得挺好吗?有房有车,工作稳定,我在山上的时候经常为你念经祈福,
菩萨保佑你才有今天的成就。"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一丝愧疚,
仿佛她的确为我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忍不住站起身,声音提高了八度:"念经祈福?
你知道我大学四年每个月生活费只有八百块吗?你知道我为了省钱,
一个冬天只有两件外套吗?你知道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身上只有两千块钱,
连正装都买不起吗?"她不耐烦地摆摆手:"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是都好了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这是在锻炼你。""锻炼我?"我气得浑身发抖,
"你把六百万捐给寺庙是在锻炼我?你抛下我一个人是在锻炼我?""是的。
"她的语气依然平静,"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内心的修行才是真正的财富。
我把这些都教给了你,你应该感谢我。"我深深地看着她,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二十年了,
她的脸色红润,身体健康,穿着虽然朴素但料子很好,
手腕上还戴着一串看起来价值不菲的檀木手珠。一个在山上修行二十年的出家人,
会有这样的生活条件吗?我冷静下来,坐回到沙发上:"妈,我很好奇,
这二十年你在山上是怎么生活的?"她眼神闪烁了一下,
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自然是粗茶淡饭,青灯古佛。""那你这身衣服料子不错啊,
还有这串手珠,看起来很值钱。"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穿着,淡然道:"这是信徒们的供养,
我们也不能拒绝别人的善意。"我点点头,心里却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也许,
事情没有她说的那么简单。也许,这六百万的去向,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第二章第二天一早,我请了假,决定去一趟慧心寺。二十年前妈妈说要把钱捐给这里,
我得去确认一下,这笔钱到底去了哪里。慧心寺在城市郊外的山上,
我开车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寺庙不大,但香火还算旺盛。我找到了接待室,
一个年轻的僧人接待了我。"师父,我想打听一下,
二十年前有没有一个叫苏慧兰的女施主在这里出家?"僧人想了想,摇头道:"阿弥陀佛,
居士,我在这里只有五年,二十年前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不过你可以问问我师父,
他在这里三十多年了。"很快,一个年约六十的老僧人走了出来。"阿弥陀佛,
居士找我有什么事?"我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老僧人眉头微皱:"苏慧兰?
我记得有这么一个人,不过她没有在我们这里出家。"我心头一震:"没有出家?
那她当年说要把六百万捐给你们寺庙呢?""六百万?"老僧人更加困惑了,"居士,
我们寺庙二十年前收到过一笔三十万的捐款,施主就是这个苏慧兰。
但她从来没有在我们这里出家,只是偶尔来拜佛。"我感觉天旋地转。三十万?
那另外五百七十万去了哪里?"师父,您确定只有三十万吗?""确定。这么大的数额,
我们都会有记录的。三十万已经是我们那一年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了。"老僧人很肯定地说,
"而且苏施主从十多年前开始就不来了,我们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我脑子里一片混乱。
如果妈妈没有在慧心寺出家,那她这二十年去了哪里?如果她只捐了三十万,
那剩下的五百七十万去了哪里?我带着满腹疑问回到家,发现妈妈正在我的厨房里翻箱倒柜。
"你在干什么?""看看有什么能吃的。你这里除了泡面就是速冻饺子,
年轻人真不会照顾自己。"她头也不回地说,"晚上去超市买点菜,我给你做几个拿手菜。
"她的语气自然得好像这里是她的家,我是来投靠她的那个。"妈,我刚去了慧心寺。
"她手里的碗险些掉在地上,但很快就稳住了:"去那里干什么?
""想去看看你当年修行的地方。可惜师父说,你从来没有在那里出家。"她转过身,
脸色有些苍白:"胡说,我在那里修行了二十年。""师父还说,你当年只捐了三十万,
不是六百万。"我盯着她的眼睛,"妈,剩下的五百七十万去了哪里?"她的眼神开始闪烁,
但很快又变得理直气壮:"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喜欢钻牛角尖?钱已经都用来做功德了,
管它是三十万还是六百万。""做功德?"我冷笑,"什么功德需要五百七十万?
"她不说话了,转身继续翻我的冰箱。我走过去,关上冰箱门:"妈,你不说实话,
我就不养你。""你敢!"她忽然暴怒,"我是你妈,你不养我就是不孝,
会被人戳脊梁骨的!""被人戳脊梁骨?"我觉得好笑,"那你当年抛下我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会被人戳脊梁骨?"她被我问得哑口无言,好半天才说:"那不一样,
我是去修行,是为了积德。""修行?在哪里修行?慧心寺的师父说你十多年前就不去了。
"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恶狠狠地瞪着我:"苏梦瑶,你是不是想逼死我?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现在翅膀硬了,就要来审问我?""养大我?
"我简直不敢相信她的厚颜***,"妈,你是不是忘了,我从十八岁开始就没花过你一分钱?
""那又怎样?我十月怀胎生下你,喂奶换尿布带了你十八年,这些都不算吗?
"她的逻辑让我震惊。按照她的说法,父母养孩子十八年,孩子就要感恩一辈子,
哪怕父母做了天大的错事,也要无条件原谅。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和她争论是没有用的,我必须查出真相。晚上,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苏慧兰的信息。
苏慧兰这个名字太普通了,搜出来一大堆,根本找不到有用的信息。
我又想到了另一个办法——房产交易记录。二十年前的交易记录虽然不容易查,
但也不是完全查不到。我有个朋友在房产局工作,也许她能帮我。第二天,
我联系了朋友小李。"梦瑶,你要查二十年前的房产交易记录?这个有点难度,
不过我可以试试。""麻烦你了,我就想知道当年我家两套房子的具体成交价格。
""没问题,给我两天时间。"挂了电话,我心里忐忑不安。我有种预感,一旦查出真相,
可能会比我想象的更加可怕。第三章两天后,小李给我发来了查询结果。
看到那份文件的时候,我的手都在颤抖。我家的两套房子,
二十年前的成交价格分别是一百八十万和二百二十万,总共四百万。不是六百万,是四百万。
而且,买家不是慧心寺,是一个叫做"王建国"的人。我仔细看了看这个名字,完全陌生。
但更让我震惊的是,房产证上的原房主不是苏慧兰,而是我爸苏明。我爸十年前就去世了,
这套房子的主人应该是我妈才对。为什么房产证上会是我爸的名字?
我立刻给小李打电话:"小李,能不能帮我查一下这个王建国的信息?""我试试,
不过个人信息不太好查。""还有,能不能帮我查一下我爸苏明的房产过户记录?
我怀疑这两套房子的所有权有问题。"小李沉默了一会儿:"梦瑶,这些信息涉及个人隐私,
我查起来会有风险。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我犹豫了一下,
决定告诉她实情:"我妈回来了,说当年卖房子的钱都捐给寺庙了。
但我查到的情况和她说的不一样,我怀疑她在撒谎。""这样吧,我帮你查查,
但你要答应我,无论查到什么,都不要冲动。""我答应你。"挂了电话,我坐在沙发上,
脑子里一团混乱。如果房子的成交价是四百万,不是六百万,
那妈妈多出来的两百万是哪里来的?如果房子的原主人是爸爸,
那妈妈有什么权利卖掉这两套房子?我忽然想起一个细节。爸爸去世的时候,我刚大学毕业,
妈妈说她要去修行,让我自己处理爸爸的后事。那时候我年轻,什么都不懂,
稀里糊涂地按照她的吩咐,把爸爸火化了,骨灰也是她带走的。现在回想起来,
她那时候的表现很奇怪。一般来说,丈夫去世了,妻子应该是最悲伤的那个,
但她却异常冷静,甚至有些急切地想要离开。难道爸爸的死也有蹊跷?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决定去找找当年的邻居,也许他们知道一些情况。我们家以前住在老城区,
是个老式的居民楼。二十年过去了,大部分邻居都搬走了,但还有几户老人家还在。
我找到了住在我们楼下的张阿姨,她今年七十多岁了,记忆力还不错。"梦瑶?
你是小苏家的女儿吧?你妈妈最近还好吗?"张阿姨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张阿姨,
我想问您一些当年的事情。您还记得我爸去世那年的情况吗?
"张阿姨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你爸去世?梦瑶,你是不是记错了?你爸没有去世啊。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张阿姨,您说什么?""我说你爸没有去世。
那年你妈妈说要搬家,把房子卖了,然后你爸就跟着一起搬走了。我们还奇怪呢,
怎么连个告别都不说一声。"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张阿姨,您确定您没有记错吗?
我爸真的没有去世?""当然没有记错。我还记得搬家那天,你爸帮着搬家工人抬家具呢。
他当时身体挺好的,怎么可能去世?"张阿姨很肯定地说,"倒是你妈妈,
那段时间脾气很不好,经常和你爸吵架。"我的脑子完全混乱了。如果爸爸没有去世,
那妈妈为什么要骗我说他死了?如果爸爸还活着,那他现在在哪里?我强撑着镇定,
继续问张阿姨:"那您知道他们搬到哪里去了吗?""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记得,
搬家那天来了一个男人,开着一辆很好的车,好像是你妈妈的朋友。""什么样的朋友?
""我也不太清楚,就是一个中年男人,穿得很体面,看起来挺有钱的。你妈妈对他很客气,
你爸爸反而有些不高兴的样子。"我谢过张阿姨,心情沉重地回到家。一进门,
就看见妈妈正在客厅里看电视,一脸轻松的样子。"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什么问题?
"她头也不回。"我爸真的死了吗?"她手里的遥控器掉在了地上。第四章妈妈缓缓转过头,
脸色苍白如纸。"你...你为什么这么问?""我刚去见了张阿姨,
她说当年你们搬家的时候,爸爸还活着。"我直视着她的眼睛,"妈,你是不是一直在骗我?
"她沉默了很久,然后忽然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我。"是的,他没有死。
"这五个字如同晴天霹雳,我整个人都僵住了。"那他现在在哪里?"我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我不知道。"她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你不知道?"我简直不敢相信,
"你们是夫妻,他是我爸,你说你不知道?"她转过身,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苏梦瑶,
有些事情你还小,不懂。""我还小?我已经三十八岁了!"我气得浑身发抖,"妈,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要骗我说爸爸死了?为什么你要抛下我一个人?"她看着我,
眼神里忽然有了一丝复杂的情绪。"因为我必须这么做。""什么意思?
"她重新坐回沙发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梦瑶,你真的想知道真相吗?
"我点头:"我必须知道。""好,我告诉你。"她的语气变得沉重,"二十年前,
你爸爸欠了高利贷,欠了一千多万。债主天天上门催债,威胁要砍断他的手脚。
"我震惊地看着她:"一千多万?他怎么会欠这么多钱?""堵伯。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痛苦,"你爸爸沉迷堵伯,把家里的积蓄全部输光了,
还借了高利贷继续赌。我劝他无数次,他都不听。"我感觉脑袋嗡嗡作响。在我的印象里,
爸爸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从来不堵伯,怎么可能欠下这么多赌债?"我不相信,
爸爸不是那样的人。""人都会变的。"她苦笑道,"你以为我为什么要卖房子?
就是为了还债。两套房子卖了四百万,再加上我们的积蓄和借来的钱,凑够了一千万,
把债还清了。""那为什么要骗我说捐给寺庙了?""因为我不想让你知道你爸爸是个赌徒。
你马上要高考了,我不想影响你的心情。"她的解释听起来很合理,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那爸爸呢?债还清了,他去了哪里?
"她的眼神又开始闪烁:"他...他跟那些债主走了。""什么意思?""那些债主说,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你爸爸让他们亏了这么多钱,必须跟他们干活赚钱,算是赔偿。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奇怪:"什么样的工作需要跟债主走?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能回来?
""我也不知道。"她避开了我的目光,"总之,他跟他们走了,说是要去南方干活,
这么多年也没有消息。"我沉默了很久,脑子里快速分析着她的话。
如果爸爸真的欠了一千万的赌债,那卖房子还债确实说得通。但为什么要跟债主走?
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消息?而且,最关键的是,她刚才说凑够了一千万还债,
但房子只卖了四百万,那另外六百万是哪里来的?"妈,你刚才说房子卖了四百万,
再加上积蓄和借来的钱,凑够了一千万。那另外六百万是从哪里来的?"她愣了一下,
明显没想到我会问这个问题。"就是...就是找亲戚朋友借的。""借了六百万?
哪个亲戚朋友能借给你这么多钱?"她开始显得有些急躁:"梦瑶,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事情都过去二十年了,你还追根究底做什么?"我忽然想起了张阿姨的话,
搬家那天有个开好车的中年男人来帮忙,妈妈对他很客气。"妈,那个借给你六百万的人,
是不是一个中年男人,开着好车?"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你...你怎么知道?
"看到她的反应,我心里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妈,你老实告诉我,那个人是谁?
你们是什么关系?"她沉默了很久,然后忽然捂住脸开始哭泣。"梦瑶,
妈妈也是没有办法啊。你爸爸欠了那么多钱,我一个女人,上哪里去找六百万?
""所以你就去找了别的男人?"她哭得更厉害了:"我也不想的,但是没有别的办法。
王建国说,只要我跟他在一起,他就帮我还清债务。"王建国!这个名字我见过,
就是买我们房子的那个人。原来如此,一切都串起来了。妈妈为了还爸爸的赌债,
投靠了另一个男人。那个男人不但帮她还了债,还用低价买走了我们的房子。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妈,既然王建国帮你还了债,你为什么还要抛下我出家?
你完全可以带着我和他一起生活。"她停止了哭泣,眼神变得复杂。
"因为...因为王建国有家庭。他不可能娶我,只能让我做他的情人。
我不想让你跟着我过那样的生活。"我忽然明白了。妈妈没有出家,
她这二十年是在做王建国的情人。她之所以要抛下我,是因为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路不光彩,
不想让我知道真相。但还有一个问题。"那你为什么现在回来要我养你?王建国呢?
"她的眼神变得痛苦:"他...他去年去世了。""去世了?""癌症,走得很突然。
"她抹了抹眼泪,"他的家人把我赶了出来,说我是外人,没有资格继承他的财产。"所以,
她是因为失去了依靠,才想起了我这个女儿。我看着她,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一方面,
我理解她当年的困境,为了还债不得不做出那样的选择。另一方面,
我又无法原谅她的欺骗和抛弃。二十年来,她过着优渥的生活,而我却要为学费发愁,
为生活奔波。现在她的靠山死了,就回来要我养她,凭什么?第五章我深吸一口气,
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妈,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既然你这二十年都在做王建国的情人,
为什么要骗我说你出家了?"她低着头,声音很轻:"因为我觉得羞耻。
我不想让你知道你妈妈是个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所以你就编了个出家的故事,
让我以为你是去修行积德?""我以为这样对你来说更容易接受。"我忍不住笑了,
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更容易接受?妈,你知道吗,这二十年来,我每天晚上都在想,
我妈妈为什么要抛下我?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我不够好?
""我甚至想过去寺庙找你,但是我怕打扰你修行。
我一直以为你是为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才离开我的,所以我从来不敢怨恨你。
""结果你告诉我,你只是去做了别人的情人?"她被我的话刺痛了,
抬起头看着我:"梦瑶,你不要说得那么难听。我和王建国是真心相爱的。""真心相爱?
"我冷笑,"如果真心相爱,他为什么不娶你?如果真心相爱,你为什么要抛下自己的女儿?
"她被我问得哑口无言。我继续说道:"妈,我现在算是明白了。
你从来没有把我当成你的女儿,只是当成一个负担。当年你为了跟王建国在一起,
可以抛下我;现在王建国死了,你又想起我可以为你养老。""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一个随时可以丢弃、随时可以利用的工具吗?"她终于忍不住了,
站起身大声说道:"苏梦瑶,你怎么能这么说我?我是你妈,我生你养你,没有我就没有你!
""没有你就没有我?"我也站了起来,"妈,你确实生了我,但你有养过我吗?
我从十八岁开始就自食其力,这二十年来你给过我一分钱吗?""那又怎样?
前十八年我养你,后二十年你养我,这不是很公平吗?"她的话让我彻底愤怒了。"公平?
妈,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你养了我十八年,我就要养你一辈子?""而且,
你前十八年也没有一个人养我。我记得爸爸也出钱出力,凭什么功劳都算在你头上?
"她被我驳得面红耳赤:"总之,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不能不管我!""天经地义?
"我冷静下来,"好,我们就来算算这笔账。"我走到书桌前,拿出纸和笔,开始写字。
"你们卖房子的钱是四百万,加上积蓄,我估计有五十万左右。也就是说,
你为了还爸爸的赌债,真正的损失是四百五十万。""但是,
这四百五十万是你们夫妻的共同财产,我没有义务承担。""另外,按照法律规定,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是这个义务是有条件的,父母必须履行了抚养义务,
子女才有赡养义务。""你从我十八岁开始就没有履行过任何母亲的责任,
凭什么要求我履行女儿的义务?"她听得一愣一愣的:"你...你在说什么法律?
我听不懂。""你不懂法律没关系,我懂就行了。"我放下笔,看着她,"妈,
我可以每个月给你一千块钱的生活费,但仅此而已。""一千块?"她惊叫起来,
"一千块够干什么?我要五千!""五千?"我摇头,"妈,你想多了。
一千块已经是我的底线了。""不行,我不同意!"她开始撒泼,"你现在工资不是不少吗?
给我五千块怎么了?""我的工资是不少,但那是我努力工作赚来的,凭什么要给你?
"她忽然换了个策略,开始打感情牌:"梦瑶,妈妈现在真的没有其他依靠了。王建国死了,
我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你忍心看着我老无所依吗?""孤苦伶仃?"我觉得好笑,"妈,
你现在看起来身体健康,又不是不能工作,为什么要老无所依?""我都六十岁了,
谁还要我工作?""六十岁又怎么了?现在很多六十岁的人还在工作。
你可以找个保洁的工作,或者去做保姆,一个月也能赚三四千块。
"她瞪大了眼睛:"你让我去做保洁?做保姆?我是你妈,你让我去伺候别人?
""为什么不可以?劳动不分贵贱,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有什么可耻的?""我不去!
"她坚决地摇头,"我宁可饿死也不去做那种工作!"我看着她,忽然明白了。
她这二十年来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已经不知道什么叫自食其力了。
她以为找到了我这个女儿,就可以继续过不劳而获的生活。"妈,你要么接受我的条件,
每个月一千块;要么就自己想办法。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