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窗外是城市的霓虹,窗内是她一个人的三十三岁生日。
“第一杯,敬那年夏天。”
她轻声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杯壁。
记忆里的夏天总是闷热潮湿,六岁的她缩在衣柜里,听着客厅里父母无休止的争吵。
木质衣柜门板上贴着她画的全家福,歪歪扭扭的三个人手拉手,如今被泪水洇出模糊的晕圈。
妈妈的声音尖利如刀:“这孩子我带不动,你要就要,不要送人!”
爸爸的回应是摔碎东西的脆响。
后来她被爸爸从衣柜里拖出来,妈妈已经拖着行李箱走到门口。
她扑上去抱住妈妈的腿,仰着小脸问:“妈妈,你要带未然一起走吗?”
妈妈掰开她的手指,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听话,妈妈以后会来看你。”
那是林未然最后一次清晰地记得妈妈的模样。
许多年后她才明白,有些告别就是永别,就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土壤。
爸爸把她送到乡下奶奶家那天,她死死攥着那张被揉皱的全家福,直到指节发白。
酒杯空了,她起身去厨房续酒。
冰箱里只有半瓶廉价红酒,是上周超市打折时买的。
出租屋很小,一室一厅,却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
书桌上摆着相框,里面是奶奶的黑白照片,老人笑得满脸皱纹。
第二杯:冷掉的饭菜香第二杯酒斟满时,窗外飘起了细雨。
林未然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仿佛又看见奶奶家那口漆黑的铁锅。
爸爸把她丢在奶奶家后,成了一年难见一次的“客人”。
奶奶身体不好,常年要靠药物维持,多数时候,六岁的林未然要自己照顾自己。
清晨天不亮,奶奶就拄着拐杖去田里干活,她踩着小板凳够灶台,想热一热昨晚剩下的饭菜。
铁锅太重,她没端稳,饭菜洒了一地。
白粥混着咸菜渍在泥土地上,像一幅狼狈的画。
她蹲在地上捡碎瓷片,手指被划破也没哭——奶奶说过,哭是最没用的东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那天中午,她啃着干硬的馒头,看着邻居家飘出的饭菜香,第一次懂得什么叫羡慕。
后来她学会了在奶奶下田前把饭菜蒸在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