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锋芒微露
青禾的兴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沈枝意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思绪,打开门。
“青禾,对围猎很期待吗?”
“是呀小姐,好久没有这种宫廷大型围猎活动了,记得上一次围猎还是五年前呢”青禾隐藏不住的兴奋。
相当于青禾的期待,沈枝意却忧思重重,心想该怎么防止在“白狐”肚子里找到“通敌密信”呢?
想着想着就来到了幽兰苑“我们枝意穿这颜色最好看,活泼。”
沈枝意对着镜子,看着镜中一身红衣、眉眼尚带稚气的自己,缓缓握紧了拳头。
“三日后的云栖山”等着她她要亲眼看看,那只藏着密信的白狐,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沈枝意望着镜中自己的眼睛,那双曾盛满天真的眸子里,此刻只剩下冰冷的决心。
至于玄翊承……这一世,她不会再给他任何旁观的机会。
回到汀兰轩时,青禾正拿着账本核对采买清单。
见沈枝意进来,连忙起身:“小姐,刚管家来回话,说你要的那批防潮的油纸己经准备好了,放在西跨院的库房里。”
沈枝意点点头,走到窗边坐下。
窗外的腊梅开得正盛,让她不禁想起前世流放途中,见过最像腊梅的,是路边冻得硬邦邦的野菊。
“青禾,你还记得前院那个管库房的王管事吗?”
她突然开口。
青禾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一会:“王管事?
是那个总爱揣着个油布包、见了谁都点头哈腰的王胖子吗?”
“就是他,你去账房取二十两银子,叫他今日就卷铺盖走人,不必再来找我。”
”沈枝意手指划过窗口,声音平静,让人看不出情绪。
“啊?
小姐?
这……这是为何呀?
王管事在沈府待了快十年了,虽说油滑了些,可也没犯错呀,为什么赶他走呀?”
青禾吓了一跳,捡起掉在地上的账本,一脸不解道。
沈枝意抬眸看她,眸底的寒意让青禾下意识闭了嘴。
她缓缓道:“去年冬天,库房里少了三匹云锦,账上只写着“受潮损毁”,可我后来在成衣铺瞧见一件斗篷,料子和那三匹云锦一模一样,落款是……三皇子府。”
听到这话,青禾惊得睁大了眼:“你是说……王管事偷了府里的东西,送给了三皇子府?”
“肯定,不然呢?”
沈枝意冷笑。
“之前王管事的儿子在太学读书,去年秋闱落了榜,是三皇子出面,才让他进了国子监。”
“受了别人的利益,就要有所补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青禾一秒反应过来。
沈枝意点点头前世她对这件事事一无所知,还是首到沈家被抄,王管事作为“污点证人”,哭诉沈家多年来“克扣军饷、私藏贡品”。
那些所谓的“证据”,大多都是他监守自盗后栽赃的。
有了上一世记忆,重回这一世,她绝不会再留这样的隐患在身边。
“可……可就这么让他走了,会不会打草惊蛇三皇子府?”
青禾有些犹豫。
“打草惊蛇才好。”
沈枝意冷笑,站起身。
“让他知道,沈家不是谁都能捏的软骨头。”
青禾看着自家小姐眼中从未有过的狠利,心头一震,连忙回道:“奴婢这就去办!”
青禾走后,沈枝意打开妆奁,里面放着几封信件。
是她今早让心腹小厮去取的。
信件来自北疆的旧友。
前世她父亲被斩后,是这位旧友偷偷给她送了药,才让她多活了些日子。
拆开信,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中说:北疆近来不太平,北狄首领耶律烈频频在边境挑衅,似有南下之意。
还提了一句,兵部尚书李嵩的侄子,最近以“巡查”为名,在雁门关逗留了许久,行为鬼祟李嵩……沈枝意捏紧了信纸。
这位兵部尚书,表面上与父亲同朝为官,关系和睦,实则早就投靠了三皇子。
前世构陷沈家的“通敌密信”,据说就是他亲手伪造的。
他的侄子在雁门关逗留,绝不会是巧合。
“看来,军粮丢失的事,也该提前防备了。”
沈枝意眼冒寒光。
正想着,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沈枝一个迅速把信藏进袖中。
抬头见沈砚端着一个托盘走进来,上面放着一碟精致的糕点。
“姐姐,我听青禾姐姐说你把王管事赶走了?
,他是做错什么事了吗?”
沈砚把托盘放在桌上,小声问道。
沈枝意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一酸,拉他在身边坐下:“嗯,他拿了家里的东西去讨好外人,这种人不能在留在府里”。
“那……那会不会有人报复我们?”
沈砚的声音更低了,小手紧紧攥着衣角。
他虽年幼,却也知道三皇子势大,沈家再强大也强不过一个皇子。
“不怕,只要我们家不欺人也不怕人,谁也别想欺负沈家。”
沈枝意摸摸他的头说道。
她顿了顿,看着沈砚清澈的眼睛,又开口说:“砚儿,你想不想帮姐姐一个忙?”
沈砚立刻挺首了小身板:“想!
姐姐让我做什么都行!”
,他从小就想为姐姐分担事情做,现在姐姐好不容易请他帮忙,他兴奋很。
“我记得你认识不少太学里的同窗?
帮姐姐留意一下,只要听到关于三皇子和兵部尚书家的消息,悄悄来告诉姐姐,不要让别人知道,可以吗?”
沈砚虽不懂姐姐为何突然关心这些,但还是用力答应:“我知道了!
我会小心的!”
“姐姐,我回去了”沈砚走后。
沈枝意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北疆舆图》。
摊开地图,雁门关的位置清晰可见,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驻军数量和粮草储备。
这些都是父亲平日研究军务时写下的,前世被禁军搜走,也成了“沈家私藏军机”的罪证。
她仔细看着地图,忽然想起一件事永安七年的夏天,父亲押送的军粮,路上出现了变故,在距离雁门关三十里的黑风口“丢失”了。
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北狄经常出没的地方。
前世她以为是意外,现在想来,恐怕是李嵩和耶律烈早就串通好了。
“看来要想个办法,让父亲换一条押送路线。”
沈枝意拿起笔,在黑风口的位置画了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