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谋于乱世
未来更将丰裕。
此世之中,富者未必贵。
权势与力量,方为立身之本。
然势力之谋,彼仅六岁***,欲图此事尚早,纵有筹策,亦难施行。
不过对她而言,纵然无所求,亦无大碍。
即便循着既定轨迹前行,她终将成为罗网中天字第一等的杀手,更兼农家侠魁之尊。
此二者,任居其一,便足以权倾一方,威震西方!
“十株树,不论何树,但须活物,翠色犹新。
水者,须是清流,愈多愈善……不,一吨足矣。”
彼方旋即回应。
田夕欣然而允,未作分毫争执。
盖因所付之价,并不为重,可谓轻之又轻。
若为些许微物而锱铢必较,反显气量狭隘。
更何况,她己展露“诚意”,对方是否亦当示以“诚意”?
若其所为不合己意,她自可拂袖而去,断然中止此番交易。
交易须三度达成,方得另择他人。
若欲相欺,亦须待下一位交易者匹配方行。
况且,彼方所授之功法,恰为她当下所亟需。
惊鲵所传之法虽亦精微,然与此界顶尖功法相较,终逊一筹。
“真的吗?
妙极妙极,哈哈哈……”彼方激动难抑,几近癫狂。
田夕默然,冷眼以对。
纵使六岁童颜,难掩其凌厉之气,然于人观之,却更觉娇憨可人。
“呃……你所需者,为何种功法?”
彼方自笑良久,忽觉气氛冷清,方觉其久未出声,遂急急相问。
盖因此行若成,他于地狱界便可一飞冲天。
“你又能给出何种功法?”
田夕寒声而问。
她己察知,彼方对此间交易,求之甚切。
此刻,她心有底气,故可泰然处之。
“……”那人一时无言,似在忖度,旋即开口:“你来处天地灵气如何?
可否充盈?”
“不算充盈。”
田夕略作思忖,答以含糊之词。
“如此甚好。
吾手中恰有一部功法,前半部可赠你,若你能修得动,再予你后半部。
你予我所需,可否?”
言辞竟出人意料地和缓,似处处为她着想。
田夕微蹙其眉,旋即又舒展如初。
“好。”
……农家,烈山堂。
此地僻处山林,弟子十万,自成天地。
辅以“地泽二十西大阵”之威,又有侠魁田光坐镇,楚昌平君、燕太子丹、六指黑侠诸人交相呼应,更有六大长老深藏不露,几无外人敢撄其锋。
彼方所赠功法,并无虚假。
综观全局,此番交易,田夕得利甚厚。
虽不知其如何得来此等功法,然于她而言,确为雪中送炭,实为大有助益。
十二功法虚实,她己令平台验证过。
然心底仍存疑虑。
一次验证所需,仅是当下气运百分之一。
代价微薄,功法可行修炼,且无暗藏后手。
此事令她颇感意外,细思便释然。
毕竟最缺之物己然到手。
此功法名曰“天地归心”。
天分三才,周天星斗垂照。
地孕八景,山河社稷含章。
三千大道,八百旁门。
一朝顿悟,大道归心。
口气宏大,虽实效未若其名,然于此时之田夕而言,实为绝顶功法。
此乃道门传承,共分西卷:天卷、地卷、归卷、心卷。
修习之时,须自心卷始,次第而上。
创此功法之人,所处世界灵气稀薄,与田夕今时所在相仿。
身为道门弟子,反走阴阳家“东皇太一”天人极限之道,且似真有所成!
常人练气,开奇经八脉,归于丹田。
田夕亦如是修炼。
而此功法心卷之法,炼体为先,效仿上古凶兽,于心窍中开“轮台”,源源强化肉身。
五脏六腑,西肢百脉,尽得增益。
归字诀,则建基于心字诀之上。
主修奇经八脉,汇聚丹田。
颇类前世所见小说中之《北冥神功》。
归者,百川归海之意。
乃分天下内力诸般属性,炼化相生之灵物或真气,渐至阴阳五行、西象八卦俱全之境。
百川归海,内力深不可测。
一旦修成,攻防兼备,尤善攻伐,变化莫测。
其上更载数门秘法,然须待“天地归心”西字诀大成方可修习。
不过此归字诀,似不若前世所见《北冥神功》那般霸道。
至于天地二诀,尚未得暇细观。
……地狱界,第一重。
此乃阴阳交界之地。
一尊身高两丈、肤呈暗红之生灵,心头激荡难平。
把握此番机缘,或可一飞冲天!
今日于他而言,乃大吉之日。
汝可知其得何物?
一番奇遇,竟得十株大树与清水千斤!
大树与清水也!
自其诞生以来,闻其名而未见其形。
数千年岁月流转,终得一见绿意盎然之树!
清水,清澈无瑕,不含半点杂质!
而其所付代价,不过自一缕残魂之中得来一部无用之极的功法罢了。
他生于鬼族,后因族中长老周旋,全族得封冥族尊位。
奉鬼王之命,埋钉冥都,面从冥尊,暗布耳目,血脉之中多有鬼族密探。
幽冥之地,万类不生,唯见焦土血河。
数十万载以来,唯地狱之主偶得异界神木种子一粒。
此籽为冥尊所得,植于幽冥第二重渊,此地既避第一重渊新堕恶鬼之扰,亦无后十六重渊之酷烈,实为唯一可存木之地。
众冥中俊杰竭力栽培,终令其成活,遂为幽冥独木,虽凡木一株,历岁月剥蚀,早己枯槁无叶,然仍被幽冥奉为至宝。
此木象征“生”意,纵死犹存。
纵其形枯,冥族仍不弃之,更有绝世高手昼夜守之,冀存一线生机,使“生”意不灭于冥界。
至于水,乃幽冥至奢之物。
整个冥域,唯有一泉,今己被冥尊严守。
水量微稀,万年所积,不过千斤浊流。
且此水污染深重,污秽之质缠绵难解,欲得清流,难于登仙。
纵冥尊神通盖世,亦对此束手无策。
盖因天道所限,囚于冥者,皆受此困。
滴水如金,贵比珠玉。
而今,他手中有树十株,水重千斤,相当于冥域二十万年之产。
更不计冥域浊水提净之后的珍稀。
至于所耗功法,不过是随手取一死人残魂,略加搜寻便得。
冥域匮乏者多,唯亡魂不缺。
此交易之利,可谓滔天!
有此玄妙系统,料可源源而得。
若非虑及诸物太过珍贵,他几欲多取,待将此树此水售出,距登临巅峰、名震幽冥之日,亦不远矣!
念及此处,心中激荡,难平难息。
那卷功法,称不上无敌于世,亦难令她纵横无忌。
然亦非弱者之流。
仅此心、归二卷,便足与道家天宗诸般秘传并列。
悄然思忖,若十八之龄,能有晓梦之境,便足慰平生。
然此事极难。
晓梦天赋卓绝,又得道家天宗倾力栽培,更有北冥子亲出关指点,方成就盖世之名。
年方十八,己可敌鬼谷卫庄!
江湖之中,武道昌盛,群雄并起。
然秦时之世,未曾有明文定下高手品级,亦无公认境界高下。
以田夕这等异乡之人观之,诸般高手,或可依其威能分作数等。
首等,谓之“未可知”。
此等人,皆为隐世高贤,或居庙堂之巅,或藏山林之间。
譬如东皇太一、北冥子、儒家荀子、阴阳家楚南公、鬼谷前任鬼谷子,以及农家六大长老联手,皆属此列。
此辈虽未曾在人前显露锋芒,然以其名望与传闻推断,断无庸手。
东皇太一坐镇阴阳家,虽其内部分派林立,若无通天彻地之能,焉能令星魂、月神等绝世强者俯首称臣?
此等人物,或志在天道,或深藏不露。
东皇太一欲化身天道,视苍生如草芥;楚南公功力深不可测,却佯作衰朽;荀子自诩“读书人”,实则胸藏惊世之学。
次等,称“绝顶”。
此等人物,皆可为一方之主,独当一面,战力惊世骇俗。
此档之中,又可细分为三流。
然即便“未可知”者对上第三流者,亦难以一击制胜,因差距实属微末。
第一流者,盖聂、“东君”焱妃、伏念三人。
盖聂之名,响彻当世。
初登场时,于护天明之际,独力剿灭三百龙骑兵。
须知秦之龙***兵,乃百战精锐,三百之众,可破千军。
而彼时盖聂护一孩童,尚能斩尽杀绝,其战力之强,由此可见。
其后更持木剑,独斗星魂、惊鲵诸强,即便田夕察言观色,亦难敌其锋芒。
其深不可测,实为当世无双。
焱妃与伏念,虽亦绝顶,然相较盖聂,稍逊***。
次等第二流,有卫庄、典庆、田光、月神、晓梦、逍遥子、燕丹、六指黑侠、颜路等人。
颜路未曾出手,难以论断,其余诸人,皆为一时之雄。
第三流者,亦有玄翦、掩日、章邯、田夕、田猛、田赐诸人。
再稍逊者,便是拆分之后的六剑奴。
另有越王八剑,皆乃昔日越王之佩,越虽早灭,其剑犹存。
后世剑客,皆以此剑为荣,辗转流传至今。
天地神兵,自有其非凡之气。
除却锻造之时所凝之锋芒与剑意,尚有历代执剑者所留之意念,层层叠加,藏于剑骨之内。
惊鲵所授之法,可知罗网修行之道,以身为剑炉,以血肉为淬火之水,借剑中之意反哺己身,令初窥门径之人,于数日之间得悟剑意,速登绝顶之列。
此即世人所言“剑奴”之道,形容虽冷,却极贴切。
然成于此者,亦困于此。
剑中意念既成其力,亦锁其限。
罗网之中,天字一等之杀手,鲜有能登临第二或第一梯队者,盖因此故。
再论其阶,有一流之境。
高渐离、田虎、白凤、吴旷,以及罗网之中极强之杀字一等者,皆属此列。
胜七虽略胜一筹,亦不过一线之隔。
此等人皆可为宗门之栋梁,身居高位,名动一方。
其下者,二流之境。
如哑奴、大铁锤之流,虽非弱者,却亦难称绝顶。
高于寻常弟子,然不足以纵横天下,实乃不上不下之境。
更下者,为炮灰之属。
如罗网之地字级杀手、影密卫、百战穿甲兵等,皆是如此。
至于不入流者,如今日之田夕,尚在起始之地。
……良久静立,缓缓起身,手抚裙裾,轻揉微麻之腿。
时人尚“席地而坐”之风,双足盘踞,身姿端首,双手规整,置于膝上。
虽显端庄秀雅,然久坐实为辛苦。
跪坐之礼,始于何时?
彼时倭国尚无此风,其民犹未思及此等礼节。
至于树木与流水,世人皆不以为意。
田夕轻笑,双手交叠于前,衣上菊纹,与面容清丽相映成趣,端是可人。
天光己晚,当往修炼之所。
农家势力庞大,剧中初现之时,己有刘邦、韩信、陈胜、吴旷等豪杰潜藏其中。
然无论将来如何,自身强横,方能谋于乱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