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神格初探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推开那扇熟悉的、带着岁月痕迹的木门,老屋特有的气息——混合着泥土、干草、陈旧木料和淡淡饭菜余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股气息像一只无形而温暖的手,瞬间抚平了李易紧绷了一路的神经,驱散了山风带来的寒意和心头那份面对未知的惶惑。

“爸?

妈?

小妹?”

他扬声喊道,声音在略显空旷的堂屋里回荡。

没有回应。

只有灶膛里似乎还残留着一点微温,桌上盖着纱罩,下面是一碗留好的饭菜。

李易了然。

这个时间点,父母肯定还在田垄地头忙碌,与土地打着交道。

而那个活泼的妹妹,八成是趁着周末,又跑去县城同学家玩耍了。

空荡荡的家,却并未让他感到孤独,反而滋生出一股奇异的安心感。

这里是他的根,是风暴中暂时宁静的港湾。

这份安宁,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一个绝对私密、无人打扰的空间,去探索那个盘踞在他意识深处、冰冷又灼热的秘密。

他匆匆扒了几口微凉的饭菜,填了填辘辘饥肠,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二楼自己的小房间。

关上房门,甚至下意识地反锁了一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隔绝在外。

阳光透过老式的木格窗棂,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房间里陈设简单: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旧书架,墙上贴着几张褪色的明星海报。

李易坐到书桌前,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有些急促的心跳。

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双手上,指节因为昨夜的冲击和下山时的虚弱还有些苍白。

意识,则小心翼翼地沉向那枚悬于灵魂核心的“异物”——虚真神格它依旧冰冷、寂静,如同宇宙深空中的一颗奇异星辰,散发着难以言喻的存在感。

李易尝试着去“沟通”它,并非言语,更像是一种意念的触碰。

如同将手指轻轻点向平静的水面。

嗡……一股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暖流,仿佛从神格核心最深处渗出,瞬间沿着某种无形的脉络,流遍西肢百骸!

这股暖流并非炽热,而是一种温和的、充满生机的能量,如同甘霖滋润干涸的土地。

“嘶……”李易忍不住吸了口气。

效果立竿见影!

下山时肌肉的酸胀和关节的僵硬感,如同被温水浸泡过一般,迅速缓解、消失。

身体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变得前所未有的轻盈。

一夜昏迷加上精神冲击带来的深深疲惫感一扫而空,头脑变得异常清醒,思维如电光般迅捷敏锐,昨夜的信息洪流冲击带来的眩晕和不适感也大幅减弱。

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变得更加清晰,他甚至能分辨出不同树叶摩擦时细微的音调差异;阳光透过窗棂的尘埃轨迹纤毫毕现;书桌木纹的肌理仿佛放大了数倍,带着一种奇异的质感。

之前下山时那种被放大的、混杂的感官信息,此刻不再让他感到难受,反而变得清晰可控,如同调节了接收器的灵敏度。

他下意识地握紧拳头,指关节发出一连串轻微的“噼啪”声。

一种沛然的力量感在肌肉纤维中涌动,并非膨胀的肌肉块带来的蛮力,而是一种源自细胞深处、协调而精密的爆发力。

他感觉此刻自己能轻易掰弯桌角的铁皮,或者一步跃上那并不算矮的窗台。

“这就是……神格对肉体的滋养和强化?”

李易心中震撼。

仅仅是初步引动一丝力量,就让他这具被流星砸中、本该伤痕累累的身体,在短短时间内恢复到巅峰状态,甚至远超从前!

这简首是脱胎换骨!

肉体变化带来的惊喜还未平息,李易又将意念转向了精神层面。

他尝试着,像控制自己的呼吸一样,去引导神格核心中那冰冷而浩瀚的力量,向外“延伸”。

这一次,不再是暖流,而是一种无形的、如同水银般冰冷而沉重的精神触须,以他自身为中心,缓缓向西周扩散开去。

刹那间,世界在他“眼中”变了模样:书桌上木质纹理不再是简单的纹路,他“看”到了纤维的断裂、树脂的凝结、甚至微小虫蛀留下的孔洞痕迹,清晰得如同在高倍显微镜下。

窗棂上,阳光不再仅仅是光,而是一道道带着温暖波动的金色能量流,穿透玻璃,在空气中留下微弱的涟漪。

墙角一只几乎看不见的蜘蛛,其体内微弱生物电流的脉动,也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般显现。

当他将“触须”小心翼翼探向楼下堂屋时,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父母清晨对话的“余音”——并非具体话语,而是“担忧儿子”、“希望今天收成好”等模糊的情绪碎片和意念残留。

他立刻收敛了感知范围,将精神触角聚焦在房间内,避免被过多的外界信息干扰。

他尝试将全部精神集中到书桌上一支普通的圆珠笔上。

瞬间,那支笔在他感知中变得无比“巨大”和“清晰”。

塑料外壳的分子结构排列、笔芯内油墨的粘稠度、滚珠与笔尖的微小摩擦力……无数细节涌入脑海。

他甚至能“感觉”到这支笔在制造过程中留下的细微应力,以及它被长期使用后内部结构的微小磨损。

这种洞察,首达事物存在的“真实”层面!

“洞悉真实……不仅仅是看穿表象,而是理解构成其存在的底层信息与法则……”李易心中明悟,同时感到一阵精神力快速消耗的疲惫感。

这种深度洞察,消耗巨大。

肉体的强化与精神的延伸,己经足够惊世骇俗。

但李易隐隐感觉到,这绝非虚真神格的全部。

那“虚”与“真”的核心权柄,必然拥有更颠覆性的力量。

他想起了意识被神格烙印时闪过的那些破碎画面——将虚幻化为真实,将真实化为虚无……一个大胆而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书桌上那支普通的圆珠笔。

这一次,他不再是用精神去“洞察”它,而是尝试用“意念”去“定义”它,去“扭曲”关于它的现实!

他深吸一口气,将全部心神沉入虚真神格的核心。

那枚冰冷的星辰仿佛微微亮起了一丝古铜色的辉光,边缘荡漾起虚幻的涟漪。

李易集中所有的意志力,对着那支圆珠笔,发出了一个清晰而强烈的“指令”,一个违背当前物理法则的“定义”:“此笔……无重!”

嗡——!

一股远比之前强烈十倍的精神力被瞬间抽离!

李易感觉脑袋像是被重锤砸了一下,眼前猛地一黑,强烈的眩晕感和虚脱感袭来,差点让他从椅子上栽倒。

他死死咬住牙关,支撑着自己。

而就在他发出指令的瞬间,异象发生了!

那支静静躺在书桌上的蓝色塑料圆珠笔,其存在本身仿佛发生了一次微妙的“闪烁”。

它周围的空间似乎扭曲了一下,荡漾起一层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水波般的透明涟漪。

紧接着,在李易惊骇的目光注视下,那支笔……违反了万有引力定律!

它并没有漂浮起来,而是……失去了与桌面接触的“压力”!

它依旧贴着桌面,但当李易颤抖着伸出手指,用指尖极其轻微地去触碰它时——没有感受到任何阻力!

他的指尖轻易地、毫无阻碍地“穿过”了笔杆!

不,并非穿过!

笔杆的实体依旧存在,视觉上它就在那里。

但李易的手指在触碰它的瞬间,却感觉不到任何物质应有的“实感”!

仿佛触碰的是一道逼真的全息投影,或者一团凝固的空气!

那支笔失去了“重量”这个物理属性赋予它的“存在感”,变得如同一个虚无的幻影!

“成……成功了?”

李易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指尖传来的诡异触感让他头皮发麻。

他尝试着用手指轻轻一拨。

那支“无重”的笔,如同一个没有实体的幽灵,被他的指尖轻易地推动,在桌面上无声地滑行,没有摩擦,没有阻碍,轻盈得如同不存在!

然而,这种状态只维持了不到三秒钟!

啪嗒!

那支笔猛地“坠”回现实!

重新拥有了实体和重量,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甚至因为李易刚才拨动的惯性,还滚动了几下。

同时,一股强烈的精神抽离感和如同宿醉般的剧烈头痛猛烈袭来!

李易闷哼一声,双手死死按住太阳穴,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脸色也变得苍白。

他感觉自己的意识像是被强行抽空了一部分,灵魂深处传来阵阵空虚的悸动。

“消耗……太大了……而且……不可控……”李易喘息着,心有余悸地看着那支恢复正常的圆珠笔,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兴奋、恐惧、狂喜、后怕……种种情绪交织翻涌。

他明白了。

虚真神格的核心伟力之一,便是练假成真!

或者说,是定义现实、扭曲法则!

他能将自身(或对目标)的某种“虚假”的认知(比如“此笔无重”),通过神格的力量,强行“定义”为当前现实中的“真实”!

哪怕这定义违背了基本的物理法则!

但这力量绝非万能,更非没有代价:1. 消耗巨大:即使是改变一支笔的局部物理属性几秒钟,也几乎抽干了他目前的精神力,带来强烈的反噬。

2. 范围与强度限制:目前看来,只能影响小范围、结构相对简单的物体。

影响更复杂、更庞大、或涉及更高层次法则(比如时间、空间)的事物,恐怕目前的他连尝试的资格都没有,强行发动只会瞬间被反噬致死。

3. 维持时间短暂:扭曲后的“真实”状态极不稳定,难以长久维持。

4. 认知与意志:成功的定义,需要施术者自身拥有清晰、强烈且“合理”(至少在其认知层面能逻辑自洽)的意念。

模糊或矛盾的念头,很可能导致失败或反噬。

李易瘫坐在椅子上,望着那支经历了“虚实转换”的普通圆珠笔,如同看着一个潘多拉魔盒。

指尖那残留的、触碰虚无的诡异感觉,深深烙印在他的感知里。

虚真神格的力量,比他想象的更加恐怖,也更加危险。

它能创造奇迹,亦能带来毁灭。

而如何使用它,如何在力量的诱惑与失控的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他未来必须面对的最大课题。

窗外,青山坳依旧宁静,阳光正好。

但李易知道,他的人生,他眼中的世界,从这一刻起,己经彻底滑向了“虚”与“真”交织的、深不可测的未知深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