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这是你的离职协议和N+1赔偿金,一共是28万。签个字,今天就可以走了。”
HR总监李静将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语气轻描淡写,像是在打发一个无关紧要的午后。她新做的美甲在灯光下闪着精致的光,与我那件因常年加班而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没有动。
我的目光越过她,看向她身后落地窗外的黄浦江景。这是2024年的上海,我35岁,为这家名为“启航科技”的公司,耗了整整十年。从一个踌躇满志的毕业生,到一个发际线堪忧的中年码农。
上辈子,我签了。我拿着这28万,像一条丧家之犬,离开了这栋我亲手敲下几百万行代码的大楼。我愤怒,不甘,甚至去劳动仲裁,但最后在冗长的流程和孙宏伟那句“公司有权优化组织结构”的冰冷回应中,耗尽了所有心力。
然后,我错过了接下来二十年里,一个又一个足以改变命运的风口。最终在十年后,听闻启航科技被一家名为“未来矩阵”的神秘新贵收购,而我,只是一个在出租屋里,为中年危机焦虑的普通人。
但现在,不一样了。
我重生了。就在刚刚,李静对我说出那句“你可以走了”的瞬间,未来二十年的记忆,像决堤的洪水,冲进了我的脑海。
“怎么?嫌少?”李静见我迟迟不签字,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轻蔑,“林舟,你要搞清楚,公司不是慈善机构。现在这个行情,肯给N+1的已经很厚道了。别想着去闹,没用的。”
我终于收回目光,看向她。
我的眼神,一定很奇怪。那是一种混杂着怜悯、嘲讽,以及……近乎于神的冷漠。
我看到了她的结局。三年后,她会因为嫁给公司的一个小领导而沾沾自喜,五年后,又会因为那个领导被新来的技术总监排挤而失势,最后在公司被收购时,成为第一批被“优化”掉的人。她引以为傲的办公室政治手腕,在绝对的技术和资本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不,我签。”
我拿起笔,没有丝毫犹豫,在协议上签下了我的名字。字迹平静,有力。
李静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干脆。这和我上辈子那个暴怒、质问的剧本,完全不同。
“算你识相。”她收回文件,像完成了一件麻烦事,语气轻松了不少。
我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然后,对她笑了笑。
“李总监,”我说,“谢谢。这可能是我这辈子,赚得最轻松的一笔钱。”
说完,我没再看她错愕的表情,转身走出了会议室。
路过技术部的工位,总监孙宏伟正站在那里,意气风发地给几个新来的毕业生画着大饼。他看到了我,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屑,随即转过头,仿佛我是一团空气。
我也看到了他的结局。
他现在引以为傲的“社交APP矩阵”项目,在两年后,会被一款忽然崛起的,基于新算法的短视频应用,冲击得溃不成军。他会固执地加大投入,试图挽回败局,最终却把公司拖入泥潭。他毕生积累的“人脉”和“经验”,在新时代的浪潮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我平静地和他擦肩而过。
没有愤怒,没有不甘。
我的大脑,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未来二十年的信息流,像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在我脑中分门别类,清晰无比。
比特币?以太坊?这些太慢了,而且已经过了最暴利的阶段。我需要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资本的指数级增长。
我的目光,锁定了一个点。一个上辈子,让无数人倾家荡产,也让极少数人一夜封神的地方。
房地产。
不,更准确地说,是做空房地产。
我记得很清楚,三个月后,因为某个国际政策的“黑天鹅”事件,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巨头“恒宇集团”,会爆出惊天债务危机,引发连锁反应,整个楼市将迎来长达五年的深度回调。
而现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房价永远上涨的狂热之中。
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银行的到账短信。28万,一分不少。
这就是我的第一颗子弹。
我走出启航科技的大门,回头看了一眼这栋高耸入云的大楼。阳光很刺眼,我却觉得,它像一座巨大的,正在缓缓沉没的坟墓。
而我,是第一个,从坟墓里爬出来的人。
他们以为我输了。
他们不知道,当他们把我踢出船舱的时候,我看到的,不是深渊,而是一片全新的,属于我的……无尽蓝海。
游戏,开始了。
我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找了一家安静的咖啡馆,点了一杯最便宜的美式,然后拿出纸笔。
重生不是万能爽文,记忆也不是。未来二十年的信息洪流庞大而驳杂,我必须进行梳理,制定出一条最高效、最精准的资本增值路径。
第一步,原始资本积累。
目标:三个月内,将28万变成至少5000万。
工具:做空“恒宇集团”。
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天方夜谭。恒宇集团,市值万亿的庞然大物,地产界的航母。做空它?无异于螳臂当车。
但我知道它的死穴。
上辈子的记忆中,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财经媒体,在三个月后,会发布一篇深度调查报告,揭露出恒宇集团利用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掩盖了高达数千亿的表外负债。而引爆这一切的导火索,是下个月,美联储一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超预期加息。
这个信息差,就是我的核武器。
28万的本金太少,直接进入期货市场,连开仓的保证金都不够。我需要杠杆。
我打开手机,拨通了一个上辈子只在过年时才会联系的电话。
“喂,表哥,是我,林舟。”
电话那头,是我那个在一家小型信托公司当经理的表哥,周毅。一个精明,但胆小的人。
“林舟?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我听说你……从启航离职了?”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同情。
“嗯,离了。”我平静地说,“哥,想不想赚笔快钱?”
“什么快钱?”他立刻警惕起来。
“我有一个内幕消息,”我压低声音,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关于恒宇集团的。我需要一笔资金,大概200万,用你的渠道,帮我加十倍杠杆,买入恒宇的看跌期权。期限,三个月。”
电话那头沉默了。我能想象到他震惊的表情。
“林舟,你疯了!做空恒宇?还加十倍杠杆?这是堵伯!”
“不是堵伯,是信息。”我斩钉截铁地说,“哥,你信我一次。这笔生意,你什么都不用做,成了,我给你三成利润。亏了,算我的。”
为了让他安心,我把我刚到手的28万,直接转给了他。
“这是我的本金。你只需要帮我走个流程。我知道你们公司有这种私募产品,专门给大客户做对冲的。”
28万,对于200万的盘子来说,微不足道。但这代表了我的态度。
周毅还在犹豫。他知道这不合规矩,风险巨大。
“哥,”我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你还记得嫂子一直想换的那套学区房吗?首付,应该差不多够了。”
这句话,精准地击中了他的软肋。
最终,他咬着牙,答应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过得异常平静。我租了一个最便宜的单间,每天除了研究未来的科技趋势,就是在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
周毅每天都给我打好几个电话,恒宇的股价稳如泰山,甚至还微涨了几个点。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焦虑和后悔。
我只是让他等着。
暴风雨来临前,大海总是格外平静。
终于,那个日子到了。
美联储议息会议。全球的目光都聚焦于此。市场普遍预测,会加息25个基点。
而我知道,答案是50个。
消息公布的瞬间,全球市场巨震。美元指数飙升,非美货币暴跌。
连锁反应,开始了。
第二天,国内A股开盘。恒宇集团的股价,像断了线的风筝,开盘即跌停。
紧接着,那家名不见经传的财经媒体,准时发布了那篇致命的深度调查报告。
《万亿航母的冰山之下:恒宇集团的千亿表外负-债迷局》。
文章像一颗引爆市场的原子弹。恐慌情绪瞬间蔓延。
恒宇的股价,连续七个跌停板。债券价格暴跌,触发交叉违约。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短短一周内,轰然倒塌。
周毅的电话,快被打爆了。
他最后一次给我打电话时,声音是颤抖的,带着哭腔。
“林舟……我们……我们平仓了……”
“多少?”我平静地问。
“扣……扣掉所有费用和利息,我们的账户里,现在有……有……”
他似乎不敢相信那个数字。
“有……六千八百多万……”
我挂掉电话,看着窗外。天色很好。
我给周毅转去了约定的三成利润,两千多万。我相信,这笔钱,足以让他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我的账户里,躺着近五千万的现金。
一个月,从28万到近5000万。
这不是神话,这只是……对信息的精准利用。
我删掉了手机里所有的股票软件。我知道,这种纯粹靠信息差赚快钱的机会,一生只有一次。接下来,我要做的,不是投机,而是投资。
投资未来。
我订了一张去深圳的机票。
那里,有一家刚刚成立,还在为天使轮融资发愁的小公司。它的创始人,是一个叫徐念的女人。
上辈子,这家名为“晨星资本”的风***司,在五年后,因为精准投资了数家AI和生物科技领域的独角兽,而一战封神。
而现在,它还无人问津。
我要去见的,不是这家公司。
而是那个,能发现未来独角兽的女人。
因为我知道,单靠我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我需要一个盟友。一个,能帮我把未来的信息,变成真正的商业帝国的……合作伙伴。
而我手里的五千万,就是敲开她大门的……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