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跨学科论坛的荧光灯管在头顶嗡嗡作响,我攥着笔的手心沁出薄汗。作为台下唯一的女博士生,当周明宇在提问环节念出我的名字时,整个报告厅的目光都像聚光灯般打过来。

“林晚同学对认知科学与金融决策的交叉分析很有见地,” 他站在讲台上,定制西装的肩线挺括如刀刻,“尤其提到的‘损失厌恶偏差在风险投资中的量化模型’,恰好是我们团队正在攻克的课题。”

我感觉耳尖在发烫。周明宇 —— 这个财经杂志封面上的常客,竟然读过我发表在冷门期刊上的论文。散场时他特意等在出口,雪松香水混着雨后的湿气漫过来,他递来的名片边缘烫着暗金花纹。

“明天下午有空吗?想请你喝杯咖啡,聊聊你的研究。” 他笑起来时眼角有浅纹,不像财经新闻里那样锋芒毕露。

实验室的师妹在微信里疯狂刷屏:“晚姐!那可是周明宇啊!传说中靠私募发家的资本新贵!” 我对着屏幕抿嘴笑,指尖摩挲着名片上凸起的名字,没注意到窗外的月亮正被乌云啃噬成残缺的形状。

第一次咖啡约会定在学校附近的独立书店。他穿着米色羊绒衫,随意地靠在书架旁翻我的论文打印稿,红笔标注的批注比我导师还认真。“这里的变量设定可以更严谨,” 他指着其中一页,“我认识央行金融研究所的张教授,下周带你去见他?”

我愣住时,他忽然轻笑:“别紧张,我不是来挖人的。纯粹觉得你的才华不该被埋没在实验室的离心机里。”

接下来的两周,他像精准的时钟般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我熬夜改论文时,保温桶里永远是温度刚好的海鲜粥;组会被导师批评思路混乱,手机会弹出他的消息:“刚和你导师聊过,他说你是他见过最有潜力的学生”;甚至我随口提过想看的冷门艺术展,他第二天就递来两张 VIP 票。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画家?” 我捏着票根问他。

“你的微博关注列表里有他的工作室啊。” 他自然地帮我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围巾,“连喜好都这么特别,林晚,你真是个宝藏。”

师妹酸溜溜地说:“晚姐,这哪是追你,简直是把你当科研项目在攻坚。” 我笑着捶她的背,心里却像被温水泡过的海绵,一点点膨胀起从未有过的柔软。

童年时父亲摔碎我奥数奖杯的声音突然钻进脑海 ——“女孩子学这些有什么用?不如早点嫁人。” 我猛地晃了晃头,把那些陈旧的碎片晃出去。面前的周明宇正专注地帮我剥小龙虾,油汁溅到他昂贵的袖口上也不在意,这样的温柔,是我从未拥有过的。

确定关系那天,他带我去了城市最高的旋转餐厅。落地窗外的霓虹在他瞳孔里流淌成星河,他举杯时忽然说:“其实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你和那些围着我的女人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你眼里有光。” 他倾身靠近,雪松香气瞬间将我包裹,“不是对名利的渴望,是对知识的虔诚。这种纯粹,太珍贵了。”

我望着他深邃的眼睛,像望着一片没有暗礁的深海,毫不犹豫地纵身跃了进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