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系统空间与新一团的家底
一口豁了边的铁锅架在三块石头上,里面煮着野菜糊糊,飘着点说不清是油花还是浮沫的东西,香气却很实在。
李西华坐在一棵老槐树下,看着战士们围着铁锅忙碌,心里踏实了不少。
刚才伏击战的奖励,他趁着没人注意,悄悄从“系统空间”里提取了。
三发粗粮饼硬得像砖头,他掰了半块泡在野菜糊糊里,勉强咽了下去;那管初级消炎软膏,他偷偷抹在了左臂的伤口上,清凉的感觉瞬间压下了灼痛感,系统面板上的“轻度感染”提示也变成了“伤口愈合中”。
“大哥,能吃惯不?”
马大山端着个缺角的粗瓷碗走过来,碗里是满满一碗糊糊,还卧了个鸡蛋——这是团里仅存的最后几个鸡蛋,李云龙特意让给伤员和他的。
“挺好。”
李西华接过碗,心里暖暖的。
这就是新一团,哪怕自己都吃不饱,也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人”。
不远处,李云龙正和张大彪、王承柱蹲在一块儿,围着一张用炭笔在布上画的简易地图。
“主力应该在赵家峪一带,”李云龙用树枝指着地图,“昨晚跟旅部的通信员碰过头,说让咱们往那边靠拢,汇合后有大动作。”
张大彪皱着眉:“团长,从这儿到赵家峪得穿三座山,中间还有鬼子的炮楼,咱们这几十号人,带着伤员和缴获的弹药,怕是不好走。”
王承柱也道:“俺的掷弹筒就剩一发炮弹了,真遇上鬼子大部队,怕是顶不住。”
李西华听着,心里盘算起来。
赵家峪……他记得这地方,后来李云龙独立团的团部就设在那儿,还出了杨秀芹的事。
不过现在是1937年,新一团刚在晋西北站稳脚跟,赵家峪应该还是个相对安全的根据地边缘村落。
叮!
检测到新一团行军需求,触发“路径规划”任务:规划一条避开日军炮楼的隐蔽路线,安全抵达赵家峪。
奖励:日军布防简图(局部)x1,“野外生存”手册x1,系统空间扩容至1立方米。
系统空间扩容了?
李西华眼睛一亮。
之前那点空间只能塞下奖励的小东西,扩容后说不定能存点急用的弹药或药品。
他凑过去,指着地图上一处不起眼的山沟:“从这儿走行不行?”
众人都看向他。
李西华解释道:“这是条干河床,平时没人走,两边是峭壁,能***。
顺着河床往东北,能绕开鬼子的炮楼,就是得多走二十里地。”
这是他结合原主记忆里的地形和系统刚给的“日军布防简图”(虽然还没拿到奖励,但任务提示里的信息己经足够)想的主意。
那条干河床原主小时候放羊时走过,确实隐蔽。
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猛地一拍大腿:“行!
就走这儿!
多走二十里怕啥?
总比撞进鬼子炮楼的火力网强!”
他对张大彪道,“大彪,你带两个人先去探路,确认河床能走,顺便看看有没有鬼子的暗哨。”
“是!”
张大彪应声起身,点了两个战士就往山沟方向去了。
趁着空隙,李西华悄悄打开系统面板,试着用意念“提取”奖励。
果然,一本巴掌大的小册子凭空出现在手里——正是“野外生存”手册,封皮是粗糙的牛皮纸,里面画着辨认野菜、寻找水源、搭建隐蔽棚子的简易图谱,对在山里行军太有用了。
他赶紧揣进怀里,打算回头给负责后勤的马大山看看。
王承柱正蹲在一旁擦他的掷弹筒,那宝贝疙瘩被他擦得油光锃亮,连炮筒里的膛线都用细铁丝通了几遍。
李西华走过去,想起系统奖励的“基础枪械保养”手册,蹲下身道:“柱子,这掷弹筒的撞针得常上油,不然受潮了容易卡壳。”
王承柱愣了一下:“俺上了啊。”
“得上专用的润滑油,”李西华道,“用菜籽油也行,但得煮开了晾透,不然招灰。”
他把手册里看到的知识点捡了几句说出来。
这些细节王承柱以前没太在意,听李西华说得头头是道,眼睛顿时亮了:“大哥,你懂这个?”
“略懂一点。”
李西华含糊道,“以前在那边队伍里,见过军械员弄。”
正说着,李云龙凑了过来,手里拎着挺歪把子机枪,枪管上还沾着血渍:“哥,你也给瞅瞅这玩意儿,昨晚缴获的,咋总卡壳?”
李西华接过机枪,按照手册里的步骤,先卸弹匣,再拆枪机,果然发现枪机槽里卡着不少泥沙。
他用布蘸着锅里的热水(马大山刚烧的)慢慢擦干净,又教李云龙怎么调整供弹口的弹簧:“这机枪娇贵,打完了得及时清理,不然下次用准掉链子。”
李云龙看得首点头,等李西华把机枪装好,他端起来比划了两下,咧嘴道:“行啊你!
不光会出主意,还懂修枪!
以后团里的军械员,你得兼着!”
“别,”李西华赶紧摆手,“我就懂点皮毛,真要修复杂的,还得靠专业的。”
他心里却清楚,有系统在,多学点这些本事总没错。
果然,眼前弹出提示:“基础枪械保养”技能熟练度+5,当前5/100。
没多会儿,张大彪回来了,脸上带着喜色:“团长,那干河床能走!
就是有几处石头多,得慢点挪,没见着鬼子暗哨!”
“好!”
李云龙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老马,把剩下的粮食和缴获的弹药打包,轻伤员能走的自己走,重伤员俺们轮流抬!
目标赵家峪,出发!”
队伍很快出发了。
李西华帮着抬一个腿部受伤的小战士,虽然左臂还隐隐作痛,但系统奖励的10点体力让他比早上利索了不少。
干河床果然隐蔽,两侧的峭壁挡住了风,阳光也只能从头顶的缝隙里漏下几点光斑。
战士们踩着鹅卵石前进,脚步声被河床吸收,显得格外安静。
王承柱扛着他的掷弹筒走在前面,时不时用炮筒敲敲两侧的石壁,像是在跟老伙计打招呼;张大彪则像头猎豹,时不时窜到前面探路,确保安全;李云龙走在队伍中间,眼睛不停地扫视西周,那股子警惕劲儿,仿佛随时能扑出去的狼。
李西华看着这一切,心里忽然生出一股强烈的归属感。
这就是新一团,装备差,补给少,却有着最坚韧的意志和最默契的配合。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却知道为什么而战——为了身后的土地,为了不再受欺负。
叮!
宿主与新一团成员默契度提升,解锁“团队协作”被动技能:与友军协同作战时,射击精度+5%,移动速度+5%。
系统的提示让李西华精神一振。
看来,融入这个集体,不仅能获得情感上的认同,还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傍晚时分,队伍走出了干河床,前方隐约出现了村落的轮廓。
“是赵家峪!”
张大彪指着远处的炊烟,兴奋地喊道。
战士们都松了口气,连伤员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李云龙掏出望远镜看了看,咧嘴一笑:“好小子们,加把劲!
到了赵家峪,让伙夫给你们炖肉吃!”
虽然谁都知道,所谓的“炖肉”大概率还是野菜糊糊,但这声承诺,却像火把一样点燃了所有人的疲惫。
李西华跟着队伍往赵家峪走去,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知道,到了赵家峪,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新一团即将面对的,是更残酷的扫荡,是更艰难的敌后斗争。
但他不怕。
有系统的辅助,有李云龙这样的领头狼,有新一团这群敢打敢拼的弟兄,哪怕前路布满荆棘,他们也能趟出一条血路来。
赵家峪的村口,己经有人影在张望,那是新一团的主力派来接应的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