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裂痕与微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进入大学后,苏晴和林桂玲的生活逐渐被各种课程和活动填满。

苏晴在创业协会里忙得不亦乐乎,她跟着学长学姐们参与各种创业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虽然经常遇到困难,但她始终保持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林桂玲则在文学社里如鱼得水,她的作品开始在校报和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

然而,随着学业的深入,两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苏晴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繁多,而且很多课程都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她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商业书籍、做市场调研,还要准备各种课程作业和小组项目。

林桂玲的中文系课程也不容小觑,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理论等课程让她常常沉浸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为了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她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忙碌的过程中,两人的性格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

苏晴是个风风火火的人,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而林桂玲则比较细腻,做事情之前会考虑很多细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种差异在一次小组作业中引发了两人之间的第一次矛盾。

那次,学校布置了一门跨学科的小组作业,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和中文专业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关于“文化产品营销”的项目。

苏晴和林桂玲自然而然地被分在了同一个小组。

苏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把自己所学的营销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同时也能借助林桂玲的文学才华为项目增添文化内涵。

一开始,两人都充满了热情。

苏晴迅速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计划,打算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同学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和喜好,然后再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具体的产品和营销方案。

林桂玲则提出了一些关于文化产品创意的想法,她希望能够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品牌。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问题出现了。

苏晴按照她的计划,快速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了市场调研,但由于时间紧迫,调研不够细致,很多数据和信息都比较模糊。

林桂玲对此表示担忧,她觉得这样的调研结果不足以支撑后续的决策,应该再花些时间深入了解市场需求。

但苏晴却认为时间就是金钱,不能拖延项目进度,应该尽快根据现有的调研结果确定产品方向。

两人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苏晴觉得林桂玲太过于谨慎,总是瞻前顾后,而林桂玲则认为苏晴过于冲动,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在小组讨论会上,两人各执一词,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苏晴,我们不能只图快,这个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如果前期调研不做好,后面很可能会出问题。”

林桂玲皱着眉头说道。

“林桂玲,你别想太多了,时间不等人,我们先按照这个方向做下去,有问题再调整也不迟。”

苏晴有些不耐烦地回应道。

其他小组成员看到两人争执起来,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最后,在苏晴的坚持下,小组还是按照她的方案继续推进项目。

但林桂玲心里始终有些不安,她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项目走向错误的方向。

随着项目的推进,果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前期调研不充分,他们确定的文化产品方向并不符合同学们的实际需求,产品推出后反响平平。

小组的成员们开始抱怨起来,有的同学甚至指责苏晴太过于莽撞。

苏晴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感到有些沮丧和自责。

而林桂玲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幸灾乐祸,她反而主动安慰苏晴:“别太难过,这只是一次尝试,我们还有很多机会。

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想办法弥补,把项目救回来。”

苏晴看着林桂玲,心中既感激又愧疚:“林桂玲,对不起,我不该不听你的劝告,是我太自以为是了。”

林桂玲笑了笑:“没关系,我们都还在学习,这次的经历也让我们明白了团队合作中沟通和协商的重要性。”

在林桂玲的帮助下,苏晴重新调整了心态,两人一起重新对市场进行了调研,分析了之前失败的原因,然后结合林桂玲的文化创意和苏晴的营销思路,对产品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经过一番努力,项目终于有了起色,他们的文化产品逐渐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小组的作业也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通过这次事件,苏晴和林桂玲的关系不仅没有因为矛盾而破裂,反而更加深厚了。

她们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了宝贵的东西,苏晴学会了在做决策之前要更加谨慎和听取他人的意见,而林桂玲则变得更加勇敢和果断,不再像以前那样犹豫不决。

在学业的压力下,苏晴和林桂玲也在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方向。

苏晴对自己的创业梦想越来越坚定,她在创业协会里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校外的创业培训和比赛,希望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资源。

林桂玲则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开始尝试写一些长篇小说,并且向一些知名的文学杂志投稿。

尽管两人的道路不同,但她们始终相互支持和鼓励。

每当苏晴在创业路上遇到挫折时,林桂玲都会用她温暖的话语和细腻的情感安慰她,给她加油打气;而当林桂玲在创作上遇到瓶颈时,苏晴也会用她乐观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帮助她走出困境,比如带她去参加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拓宽她的视野和思路。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大学时光里,苏晴和林桂玲就像两颗相互依存的星星,虽然偶尔会有摩擦和矛盾,但始终在彼此的轨道上散发着微弱而又坚定的光芒,共同成长,共同面对青春的风雨。

她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等着她们,但只要彼此相伴,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