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回70年代
房间里面,阳光从窗边照到床上,有个少女缓缓睁开了双眼。
王知许一睁眼,便看见了屋顶的实木横梁。
她猛地坐起身来,看见了墙上斑驳的年代痕迹。
转过头看向窗边的书桌,书桌上面的墙壁处,有颗钉子挂着一本日历。
日历上写着,1972年6月13日。
这是?
她上一世的房间。
又或者说是上上世了,也是她的第一世。
王知许不可置信,自己真的重新回来了吗?
穿上鞋迫不及待的打开房间门,跑到院子里面。
看着记忆中的院子,房间布局还是跟记忆里面一模一样,还有院子里面这棵熟悉的大枣树,王知许喃喃道:“真的不是在做梦吗?”
院子门猛然间从外面被打开,一个小炮弹般的身影一下从外面冲了进来,看见了站在院子里面的王知许,一下刹住了脚。
王知舟对着王知许说道:“姐,妈说她给你煮了个鸡蛋,还熬了一碗白米粥,一起温在了厨房的锅里面。
我刚刚出去跟小胖他们玩,还摸了一下,是热的,你记得吃哦”然后王知舟跑到王知许旁边的房间,打开房间门,飞快的进去拿了个陀螺和绳子出来,头也不回的往院子外面跑。
王知舟边跑边喊道:“姐,我出去玩了。”
王知许还站在院子里面,她伸手在自己胳膊上掐了一下。
痛,好痛。
这一切是真的,她真的回来了。
眼泪从眼眶里面流出,顺着脸颊滴在了院子里的泥土里。
王知许捂住脸啜泣。
“真好呀,我真的回来了。
爸爸、妈妈、知舟、我真的好想你们。”
王知许转身跑回屋内,快步走到窗边,再看了一眼书桌墙上的日历。
时间6月13日,回来的时间正好,一切还没有发生,还来得及。
她想到她的第一世,家庭和和美美,幸福美满。
却因为从爸爸的一场意外导致了家破人亡。
王知许的爷爷名叫王有河,本是王河坝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户,在家里面排行老二。
五个指头也有长短,王有河就不是被父母偏爱的那个,成年之后。
经煤人介绍,娶了隔壁鱼桥村的冯翠芳,婚后没多久就分家分了出去,在村里另起一个位置盖了房。
两个人都是勤劳能干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两人好好的生活着倒是还能过得下去。
婚后头年就生下了王知许的爸爸,也就是王建军。
在王建军五岁那年,冯翠芳又生下了王知许的小叔,王强国。
两个人琢磨着,一人少吃两口还是能养活这个儿子。
又过了一年,国家边界还在打仗,战火连绵。
村里面也经过战火有多久,大家都勒紧了裤腰带,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大人和孩子都承受不住。
看着瘦弱像竹竿一样的妻子,两个面黄肌瘦的儿子,为了给家里面妻儿补补身子。
王有河在冬日,跑去村边的大河边上捞鱼,结果踩上薄冰,失足掉进河里给淹死了。
留下孤儿寡母独自生活。
王有河没了之后,也有人给冯翠芳说媒,但是冯翠芳死活不答应。
她怕有了后爹之后,别人不见得对自己的儿子好,就这样她独自拉扯着两个儿子在村里面生活。
王建军因为父亲的死,早早的就成熟懂事。
为了母亲和弟弟能生活过得好一些,十三岁那年他进城寻摸着给人干活。
许东来是县城里面有名的老木匠,打的一手好家具。
一番机缘巧合下,王建军被王知许的外公许东来看上了,他就跟着许东来学起了木匠的活。
那年头徒弟就相当于半个儿子,是要给师傅养老送终的。
王建军成年后,许东来觉得王建军这个人,人品没有问题,人踏实能干不说,还勤奋上进,而且又是自己的徒弟,各方面考察下来都不错。
在了解过王建军家里面情况后,发现,王建军的母亲虽然把两个孩子拉扯大,有些泼辣不好惹的名声,但是性格还是通情达理的。
王建军的弟弟,王强国。
也是个明辨是非之人,不是那种村里游手好闲的混子,在村里也是有名的对母亲孝顺的人。
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许红嫁给了王建军。
次年,许红怀孕,王建军就在老丈人的帮扶下,在县城拿了块地,建了房子。
院子青砖瓦房,西室一厨一厕。
可以说,在县城里面也是很有排面的了。
房子建好没多久,王知许出生了。
王建军对这女儿是喜欢的不行,这是除了母亲和弟弟以外,跟他血脉相连的人。
还是他爱人许红为他生下的。
对王知许他的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
王建军是慈父,怕他把女儿娇宠的无法无天,那么许红就只能来做严母了。
王知许一岁多的时候,县城里面私营企业开始转变成公私合营。
建起了好几个厂,其中就有家具厂。
家具厂聘请了许东来进厂,做了厂里面生产主任。
许东来又把王建军安排进厂里面做起了木工师傅。
就这样王建军户口正式落后在了县城里。
王知许就这样长到了16岁,也就是如今的72年。
一家人的转折也正是发生在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