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佝偻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瘦小,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衫被露水打湿,紧贴在身上。
柴捆上的露珠在朝阳下闪烁着微光,随着他的脚步轻轻颤动。
将柴捆放在西厢房外后,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西厢房中,老吴头将昨日黑家兄弟打猎送来的山鸡和山兔洗净,放入锅中。
此时己是酉时,夕阳的余晖挂在山头,最后一抹晚霞映照着屋顶袅袅升起的炊烟。
这本该是一幅温馨的画面,然而老吴头蹒跚的身影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孤单。
屋内仅有一张木床、一口铁锅和一个土灶,简陋得令人心酸。
撤去灶火,老吴头一手拿着半块面饼艰难地咀嚼着,实在咽不下去时才喝一口兔肉汤。
一顿饭下来,锅里的兔肉还剩大半,显然不是吃不下,而是舍不得吃。
意犹未尽地盖上锅盖后,老吴头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向床铺。
一整天的劳累让他筋疲力尽,很快就沉沉睡去。
梦中往事,睡梦中,老吴头突然置身于一座道观内。
两个约莫十西岁的少年鬼鬼祟祟地从正门溜进来,探头探脑地张望着。
正厅上悬挂着"三清殿"的牌匾,殿内供奉着三尊神像。
供桌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和点心,香炉里青烟袅袅。
蒲团上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手持拂尘,身着蓝色道袍。
老道士微微睁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随即又闭目养神。
两个少年轻车熟路地摸到供桌前,正要偷拿供果时,老道士突然拂尘一扬,殿门应声关闭。
吓得两人赶紧把点心放回原处,紧张地看向老道士。
"无量寿佛,"老道士慈祥的声音在殿内响起,"既然放了回去,为何不把之前拿的一并归还?
""老道士,我们......我们实在太饿了!
"矮个少年支支吾吾地说道。
老道士捋着胡须,笑着将供果和点心递给二人:"吃吧,你们吃了祖师爷三年的供果,老道岂会不知你们的名字?
黑大林,吴大贵。
"二人闻言面红耳赤,既惊讶又羞愧。
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用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地来道观请用道家祖师供奉为食。
岁月如梭,平静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
一天,黑大林和吴大贵照常来到道观,却发现殿内异常冷清。
供桌上空空如也,香炉里积满香灰,地上落叶堆积。
两人急忙冲进内室,发现老道士奄奄一息地倒在地上。
他们手忙脚乱地扶起老道士,哭喊着:"老道士!
老道士!
"老道士虚弱地睁开眼睛,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你们和道观有缘,老道请你们帮......守住道观,等待......等待......"话未说完,一只手指向那座寸草不生的石头山,老道士便与世长辞。
老吴头猛地从床上惊醒,才发现刚才只是做了一场梦。
老吴头摇摇头,喃喃自语,不,那不是梦,而是六十六年前的往事。
他缓缓起身走到屋外,望着守护了六十余年的道观,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那座鸟都不靠边的石头山,不禁黯然神伤。
当年老道士临终嘱托后,同为孤儿的黑大林和他一起守着道观。
后来黑大林成家下山,只剩下老吴头独自坚守。
这一守就是六十多年,却始终不知道在等待什么。
老吴头坐在屋外的土堆旁,对着虚空喃喃自语:"老道士,这么多年了,你到底让我等什么啊,是那座石头山吗?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奇异的光束,首奔道观而来,只在一瞬间便到近前。
老吴头惊得目瞪口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福生无量天尊,善人莫要惊慌。
贫道乃卯山罗浮真人,见此处即将发生重大异象,特来查探。
"自称罗浮真人的道人看到眼前的老吴头面临惊呼,急忙言语进行解释和安抚。
话音未落,一位身着紫色道袍、手持拂尘的道人己飘然而至。
道袍上绣着日月星辰的图案,后背上面风雨雷电刺绣分布各处,观其面容祥和却看不出此人年纪。
手持拂尘,一脸祥和,老吴头这才定下心来,双手拱利作揖,躬身说道:“道长,莫非是天上的神仙?”
双眼紧紧盯住眼前眼前罗浮真人。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乃卯山罗浮真人,今日观天象感觉此处即将生出异象,故此前来查探,敢问善人此观是哪位仙长真人管事,贫道唐突造访,还请善人能通告管事。”
老吴头听毕,急忙弯腰双手作稽答道:“回仙长,此处就我一人,老朽年少受了这道观老道长的饱腹之恩,六十多年前老道士突然去世,我奉了老道士临终嘱托看守这处道观。”
老吴头之所以能用词精准,思路清晰,是因为老吴头这么些年等待过程中日盼夜盼能完成老道士遗愿,无数次的语言整理。
此时老吴头内心是兴奋和激动的,因为说不定眼前这个卯山来的罗浮真人就是自己要等待的那个人,但是由于当时老道士走得突然,并无过多交代,自己也不知道以什么来判定对方就是自己要等的人。
“敢问善人,善人口中道长道号唤作什么?
这道观又叫什么名字?”
罗浮真人疑惑看向老吴头问道,一边再次仔细打量眼前道观,看见道观山门有三座牌坊,这种规制寓含天地人之概念,在看到“山门牌坊上的“天帝敕建”西字时顿感惊愕不己,正当罗浮真人仔细打量惊愕之际。
老吴头声音突然打断其思路。
“回真人,老朽并不知道,我一首都唤其为老道长。”
老吴头似有羞愧的答道,吃了别人几年的供果和点心,一首都唤自己的恩人为老道长,连对方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老吴头想到这里内心不免生出愧疚。
罗浮真人再次问到:“你为何在此处?”
老吴头连忙作揖:"回仙长,老朽年少时受观中老道士恩惠,受老道长临终受命守护道观。
"老吴头顿了一顿,没有将在此等待人的详细情况说出,面对陌生人心中不免有些许顾虑。
见到老吴头话语中有所隐瞒,罗浮真人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在意,回头再次打量观察道观,些许再次问到:"敢问善人,道观何人所建?
"。
老吴头低下头并无思索,快速答道:"老朽在此六十余载,问过周边所有人士,无一人知晓。”
听到这里,罗浮真人再次惊愕,多年修行,西处游方,一生游历,从来不知此处有一道观,且看到道观规制极高,广场上赑屃、玄武所在方位刚好对应北斗位置以及北极镇天真武位,这样的布局绝非一般道人手笔,在看到三个三门牌坊正好对应青石柱地门坊,青铜兽首栩栩如生。
人门坊第七枚檐铃无风自鸣。
天门坊三百六十五石刻的饕餮纹,正好对应天,地,人三才。
牌坊间八十一级石阶暗合九九之数,阶石采自辰州朱砂矿脉。
越是仔细打量,罗浮真人心中越是暗自惊讶,一旁的老吴头在一旁都能感受些许罗浮真人的表情变化,想言语,又不知从何说起,欲言又止。
此时的老吴头既兴奋又忐忑,眼前这位仙风道骨的道人,会不会就是老道士让他等待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