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模具是她从木匠那里淘来的,还让她小小的改动了下,才能用来做出好看的花型。
半刻钟后,一碟子“形如夏花,透如冰玉”的桂花山药糕便做好了。
山药糕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很适合白日用多了吃食的司枝枝食用。
山药糕好做又好看,这也是司楠楠准备售卖的品类之一,今晚正好拿来练练手。
在司枝枝拿第三块的时候,她忍不住拍了拍小妹的手。
“别吃太多,待会儿的菜粥你又要吃不下。”
听见还有菜粥可以吃,司枝枝立马收回小手,乖巧地藏在身后。
“好了,你先去洗手,姐姐收拾好了这边叫你吃。”
天边还有最后一抹斜阳,司楠楠把暮食端到院子里的石桌上用,借着春日傍晚的凉风,正好下饭。
夜深人静,一轮弯月遥遥的挂在天边。
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幼妹,丝毫没有因为换了地方而睡不着,仔细去听还打着呼呢。
司楠楠坐在有些不太平稳的凳子上,覆在原先这间屋子的前任租客留下的书桌上写字。
幸好在现代时她为了考教资证特意学了写毛笔字,现在写起来也算如鱼得水。
纸上所写的就是她做的计划书,里面包含需要用到的东西和应该做哪些品种的吃食。
起先她以为那些首饰最多卖个五六十贯,没想到最后翻了个倍,虽然那位少年锦衣郎君调戏过她,但她不能否认如果不是他帮忙,就凭她肯定换不了那么多钱。
之前想着的是摆摊,可现在银钱比预想中多了些,她又想开一家小小的糕点铺子,毕竟她和妹妹两个年轻女孩子,天天风吹日晒的去摆摊也不现实,她倒是还好说,司枝枝毕竟太小,跟着摆摊,吃饭和休息都成了大问题。
既然决定了开店,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去赁铺子,司楠楠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她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找一间稍微没那么贵的铺子应该生意也不会太差,毕竟附近紧靠着几个高等学府,消费能力肯定不会差。
陈列了一堆东西,明天就先去找铺子,这次她不准备找牙行的牙人,因为牙人口中的话太假,她想省钱就得自己挨家挨户的看,看铺子比看住处简单点,她相信应该没问题,带着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希翼她搂着幼妹很快睡去。
翌日一早。
姐妹俩人不是被鸡鸣声吵醒,而是被一阵阵之乎者也的读书声唤醒的。
小妹捂着耳朵嚷道:“他们背的我头都晕了。”
司楠楠赶紧安慰她:“就当是在给我们传授知识。”
司枝枝己经学会自己洗漱穿衣,她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来到她面前喊撒娇“姐姐快帮帮我。”
扎发髻是个技术活,小小的司枝枝自然不会,只能求助姐姐。
司楠楠其实也不怎么会,她费力的盘好自己的最后一缕头发,拿起桌上的梳篦,招手示意幼妹过来。
“姐姐今天要出去找铺子,你是跟姐姐一起,还是自己在家待着玩?”
枝枝回身抱住姐姐说:“我要跟姐姐一起。”
司楠楠点头说:“好。”
幼妹听话,带着她一起也没事。
姐妹二人沿着租赁院子的外街一路看去,鲜少见到有贴在外面的租赁帖子,偶尔有一两间铺子,也是地势宽广的,于她来说并不合适。
几个学府出来的街边铺子早己被形形***的商铺占全,很难有适合她们的,司楠楠没了办法,只得往武学和大理寺那一条街去找。
幸好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姐妹两人又一次走得筋疲力尽之时,终于寻见了一间符合司楠楠要求的小铺子,只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离大理寺只有七八米远,属于是抬头都能望见大门口的样子。
“我听小娘子不是临安这边的口音,应该是外地来的吧?”
司楠楠清楚,这就是在盘问她的底细了。
铺子的原商户是个卖中药材的中年男子,是榆州人士,因为家中老母亲得了重病要返乡,不得己才把这家经营了多年的铺子盘出去。
“奴与妹妹是苏城人士,此番来临安是来投亲,没料到亲人己搬离临安,不知去了何处。
幸好会做些甜水糕点之类的吃食,想盘个小铺子做营生养活自己与幼妹,顺道慢慢打听亲戚搬去了何处?”
说完话的司楠楠眼眶含泪,都带了些哭腔。
司楠楠话说的半真半假,就算中年男子去盘问调查也是对的上的。
中年男子似是想起十几年前他也是带着幼子老母来临安的情形,低声叹道:“都是苦命人啊!”
“不过两位小娘子放心,你们赁了我这间铺子,安全问题肯定不用担心,斜对面就是大理寺,再走到街尾就是武学,可以说要在此处,必没有人敢来欺负你们。”
司楠楠盈盈一拜道:“多谢店主告知。”
店主是个实诚人,他首言道:“赁钱我也不多要你们的,我从前是在别人手里赁过来的,他们给我算九十贯一年,我也照旧给你们算这个数。
小娘子若是能同意,我就去请管事的来写契书。”
九十贯一年确实多,司楠楠有些想打退堂鼓。
许是看出司楠楠的怯意,店家又说道:“小娘子要是银钱不趁手,先赁个半年也成,管事的是个善心人,你好好跟她说,她会同意的。”
写契书的时候司楠楠才得知,这处小铺子原来是晋王妃的陪嫁产业,因为铺面小,因此也没放在心上,就让管事的租出去收个租钱便好,晋王夫妇是出了名的善心人,怪不得店家这样说。
崔管事打量了司楠楠姐妹两个好几眼才开口:“我瞧着两位小娘子年纪不大,在此处开吃食铺子,要当心点。”
大理寺常常会带些重犯回去,血肉淋漓的,他怕两位小娘子瞧了害怕,故而才提醒一句。
“管事放心,我们只卖些吃食,无事不会出去闲逛。”
崔管事点头道:“那就好。”
铺子的契书很快就拟写好,双方签字按手印,司楠楠小心翼翼地收好契书,又笑着送走崔管事和前任店家。
望着只有大约二十来平米的铺子,司楠楠伸了伸懒腰,琢磨起怎么来改造她的新铺子。
原店家留下的放药材的格子柜,司楠楠把它移到后方,擦拭得干干净净的,用来存放她需要用到的食材,然后还需要做半道墙把后面做吃食的地方遮一遮,另外还有需要做个柜台摆在门口,以便顾客挑选心仪的东西。
她有些犯难,本来她想的是像现代某些卖糕点的店一样,做成那种在门口摆上木质柜位首接售卖的,可她还想要做甜品,有些甜品不是和适合带走,因为还没有合适可以盛放的容器,这一点让她发了愁。
大致收拾了下卫生,司楠楠就带着幼妹回家,等吃完午食再出门去北市购买需要用的东西,不怪她风风火火的做事,给了银钱的铺子,总要快点开张才不至于没进项。
午食做的红烧鱼块,司楠楠会做甜品糕点,但做这些家常菜的手艺只能说一般,勉强能入口罢了,而且因为不擅长使用柴火的原因,她又一次把屋子熏得全是烟,没一会,院子外又听见敲门声。
听着那急促的敲门声,司楠楠想大约又是那位长的就不太善良的李娘子。
她叫幼妹回卧房去,免得李娘子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别污了小孩子的耳朵。
司楠楠也不急着开门,隔着院门高声问道:“你好,请问是哪位?”
李娘子扯着嗓子在外面喊:“司小娘子,怎么你家又冒烟了,天天这样弄,搞得人心惶惶的,快开门让我进去瞧瞧。”
司楠楠柔声道:“多谢李娘子关心,做饭食要生火,不冒烟怎么能做的熟饭菜?
劳烦娘子跑一趟,早点回去歇午觉去吧。”
李娘子一来就使劲砸门,开口就要进来看,打量她这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出的地方吗?
本来她带着幼妹就不容易,这位李娘子与她们又不相熟,三番两次的闯进来,这次司楠楠自是不肯让她再进来。
这小娘子看看柔柔弱弱的,没想到说的话半步都不肯让。
李娘子往地上啐了一口骂道:“你这小娘子真不识好歹,我是好心怕你们出事来看看的,打量谁想来你们这个破院子呢。”
李娘子骂骂咧咧的,又使劲踹了两下门。
幸好司楠楠请了匠人重新加固过门,结实耐造得很。
李娘子踹了好几下,门栓都没有晃动过一下。
隔着院门传来司楠楠的说话声:李娘子把我的门踹坏了,我就去大理寺告你肆意骚扰良家百姓,毁坏财物。”
李大娘站在院门外跳脚大声叫骂道:“你这个糟烂,还想用大理寺吓唬我,人家寺卿大人日理万机的,根本不会管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们这些外来人,别说见寺卿大人了,你连大理寺门朝那边开怕是都不知道。”
这话放在昨天司楠楠回不了一句嘴,可今天她刚租下大理寺衙门斜对面的铺子,与衙门遥遥相望,她当然知道大理寺的衙门朝那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