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助攻的学问
不再是那个默默坐在角落的边缘人,队友们开始主动和他讨论战术,连之前对他爱答不理的老中锋戴维斯,也会在训练时喊他“小林”。
“今天练挡拆配合。”
教练把战术板拍在桌上,用红笔圈出林默和戴维斯的位置,“林负责控球发起,戴维斯上提挡拆,之后要么顺下,要么外弹,看防守选择。”
林默点头时,系统面板跳了出来:主线任务“场均5助攻”进度更新:当前0/5(需3场累计15次)。
触发关联训练任务:完成20组高质量挡拆配合,奖励积分30,“挡拆判断”临时加成20%。
他深吸一口气,运球走向三分线。
戴维斯庞大的身躯像一堵墙似的挡在他身前,林默借着掩护向右侧突破,眼角余光瞥见防守戴维斯的球员犹豫着要不要换防——就在这半秒的空隙里,系统提示顺下路线畅通,传球成功率91%。
他手腕一翻,篮球从两名防守球员之间的缝隙穿过去,正好落在顺下的戴维斯手里。
老中锋接球起跳,狠狠把球砸进篮筐,落地时特意拍了拍林默的后背:“传得不错,小子。”
训练结束时,20组挡拆配合超额完成,“挡拆判断”加成己激活的提示让林默对晚上的比赛多了几分底气。
对手是俄克拉荷马城蓝队,他们的内线防守堪称G联盟最硬,场均盖帽数联盟第一。
赛前分析会上,教练反复强调:“别轻易往禁区冲,多打外围传导。”
比赛开始后,蓝队的防守果然像铁桶一样。
林默几次想复制训练时的挡拆,都被对方中锋的协防破坏。
第一节打了6分钟,他只靠一次快攻上篮得了2分,助攻还是0。
主线任务压力预警:若本场助攻低于3次,将触发惩罚机制——下一场外挂使用成本翻倍。
林默额头冒汗。
他看向场边,教练正皱眉盯着他,显然对他的表现不满意。
“别慌,找节奏。”
戴维斯在暂停时凑过来,递给他一瓶水,“他们中锋移动慢,试试给外线喂球。”
林默眼睛一亮。
他调出系统面板,是否消耗20积分生成“全域视野”(临时)?
效果:3分钟内可同时捕捉所有队友跑位路线。
“生成。”
下一秒,林默感觉视野突然开阔了。
场上队友的跑动不再是零散的点,而是形成了一张动态的网——底角的射手正绕掩护跑出空位,侧翼的前锋悄悄溜向罚球线,连站在三分线外的戴维斯都在微微晃动,示意他有机会外弹。
重新上场,林默持球假意和戴维斯挡拆,吸引了两名防守球员。
就在对方重心偏移的瞬间,他手腕轻抖,篮球像制导导弹一样飞向底角。
“唰!”
三分命中。
助攻+1,主线任务进度1/5(本场)。
这记传球打开了局面。
林默借着“全域视野”的加成,开始频繁调动球权。
蓝队的防守重心被外线牵制,内线的协防速度慢了下来,他又抓住机会给顺下的戴维斯传了两个空接。
第二节还没结束,助攻数己经到了4个。
中场休息时,林默的积分还剩25(训练奖励30-消耗20+比赛积累15)。
他没急着生成新外挂,而是坐在替补席上回忆刚才的传球路线——原来不用系统提示,也能大概判断出队友的跑位习惯。
下半场,“全域视野”效果消失,但林默的传球感觉还在。
他不再依赖系统,而是靠观察对方防守的漏洞来选择传球时机:看到蓝队后卫扑得太凶,就给反向切入的队友送击地;发现对方中锋沉得太深,立刻把球吊给罚球线附近的射手。
第西节最后三分钟,球队领先8分。
蓝队开始全场紧逼,林默在一次被夹击时差点失误,情急之下想起系统商城里的“背传大师”(初级),但看了眼积分,正好够生成。
他咬了咬牙,最终还是没点。
instead,他低头运球,用眼角余光锁定右侧的队友,突然一个背后击地传球。
篮球贴着地板滑过去,稳稳落在队友手里,助攻三分命中,彻底杀死比赛。
终场哨响,技术统计显示林默6分8助攻,其中后4次助攻都没靠系统。
教练走进更衣室时,手里拿着一份数据表:“知道吗?
你今天的传球让全队三分命中率提升了15%。”
他顿了顿,看向林默,“G联盟不缺能得分的人,但缺会让队友变好的人。”
林默心里一动。
他打开系统面板,主线任务本场进度5/5,累计进度5/15。
奖励积分50,解锁“传球视野”(初级):永久提升10%传球精准度。
窗外的夜色比往常亮了些,休斯顿的灯火仿佛离他又近了一步。
林默想起刚进毒蛇队时,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能多打几分钟;而现在,他开始期待——如果能把这支球队带到更高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
下一场对阵南湾湖人队,据说他们的后卫是今年的落选秀,速度比卡森还快。
林默摸了摸篮球,突然有些期待这场对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