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朝堂议事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次日,早朝,勤政殿。

文东武西依次排班肃立,小皇帝依然坐在前面,张太后垂帘在后。

帝师刘宣得,刘阁老上前奏道:如今,陛下冠礼己成,该是亲政了,太后理应退回后宫了吧。

太后一听,就要发作。

曹梦得赶紧出班奏道:刘阁老,刚才你也说过了陛下刚刚冠礼,朝政之事,尚且不熟,需待慢慢熟悉,还得太后劳心劳神,在旁帮衬不是?

顿时,下面大臣是各执一词,有支持曹梦得的,有支持刘宣得的,吵的不可开交。

小皇帝坐在龙椅上看到眼前这个情景,他心想此刻他不能再装下去了,便用浑厚的声音说道:众卿,这是朝堂不是坊间街市,如此吵嚷成何体统。

底下文武百官,全部都愣神了,纷纷透来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个如此熟悉又陌生的小皇帝,停止了吵嚷声,仿佛空气凝固了一样,暂停了一切。

诸葛勤继续说道:朕所言,众卿,都没听见吗?

说完,众大臣赶紧站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双手握好护板,低头不语。

太后把这一切看在了眼里,内心也是一阵吃惊,心想吾儿真的长大了,刚想说话,便听到诸葛勤的声音了。

诸葛勤:刚才二位阁老所言,都有道理,不过以朕看来,朝政之事关乎国家安危,政尚需要多多熟练,有太后帮衬,必是不会出错,不知太后以为如何呢?

诸葛勤说完,转头向后看着张太后,文武百官也是翘首以待,太后心想,吾儿确实长大了,把这皮球踢给我了。

此时,太后也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不管自己说什么,好像都不大适宜,说行,那就有把持朝政的嫌疑,说不行,当时诸葛勤可能就顺水推舟,要回亲政之权,面对满朝文武百官,即使她是太后,也不好驳回。

就在这个档口,曹梦得出班奏道:陛下,此事稍后再议,下官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奏报。

诸葛勤:何事?

曹阁老请说。

曹梦得:陛下己然冠礼,按照惯例,这中宫之位不可或缺啊。

顿时,下面又谈论起来了,诸葛勤咳嗽了一声,下面才安静下来,问道:曹阁老,所说倒是正事,难道你有人选?

曹梦得:此乃国事,下官只是举荐,最终还要众位大人共同商议才是,下官举荐太府寺少卿——张献忠的女儿,张宜珠。

刘宣得一听,这不是太后堂兄家女儿吗,看来曹梦得和太后己然串通好了的。

和曹梦得沆瀣一气的官员,赶紧出班奏道:臣等以为甚好。

刘宣得出班奏道:皇后乃一朝***,母仪天下,必要选拔优秀者,岂能如此随意。

另一位大臣终于站出来了,只见他紫袍加身,冠帽稳戴,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目若朗星,一双黑眉首插鬓角,三缕墨髯首贴嘴边,风度翩翩,他就是三位阁老的最后一位,也是年纪最轻的一位——孙重牟,此人心有城府,高瞻远瞩,胸有乾坤,满腹经纶,当年他跟随诸葛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只要是他所出计谋,必定大获全胜,所以很受诸葛尚器重,开国后没几年,便入了内阁。

孙重牟:众位大人,众位大人,这是朝堂,而且还有陛下和太后在此,岂能吵闹,难道诸位大臣忘了我朝开国之初,还是由刘阁老亲自编修的大兴国制吗?

孙重牟出班来到大厅中间,继续说道:国制上复,皇后人选者,需从我朝三品官员以上家眷中,遴选年满十西周岁者,会同京师,按照家世、样貌、才学、德行、健康与否等,参与选拔,优胜者可得,其余由陛下验看,如果合眼,可封为妃,或者才人等等。

刘阁老,你不会忘了吧?

刘宣得哈哈一笑道:孙阁老所言甚是啊,刘某怎可忘记,那可是我与几十位大臣,日夜不眠不休,费劲心血,借鉴前朝各个朝代的惯例,加以改进和修订完成的。

孙重牟:即是如此,曹阁老,那我们还是按照国制来吧,你说呢?

曹梦得:这……这……诸葛勤:好,好,朕以为孙阁老所言极是,这件事就按照国制来吧,太后看可行否?

说完,诸葛勤又回头看着张太后,太后此时也无法反驳了,只得顺坡下驴,说道:那就这样办吧。

诸葛勤:礼部尚书——袁贲出,何在?

袁贲出:臣在。

诸葛勤:此事,朕就交由礼部来承办,其他各部赞相辅助,务必事事妥帖。

众大臣:臣等遵旨。

内侍总管大喊一声:退朝!

众大臣:恭送陛下,太后。

说完,太后由刘尚宫搀扶着,回寿康宫了。

内侍总管扶着诸葛勤向后走去,准备回崇政殿,诸葛勤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了下来,对内侍说道:杨逸啊,想必老师还没走远,马上把老师请来崇政殿。

杨逸:奴才遵旨。

说完转身就向前殿跑去。

诸葛勤回到崇政殿,在里面焦急的踱着步子,向门口张望,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杨逸跑了进来,后面跟着刘宣得。

杨逸进门就说道:陛下,刘阁老请来了。

诸葛勤赶紧上前迎接,刘宣得来到近前躬身施礼道:叩见……话还没说完,诸葛勤一把把老师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老师与我,不必如此。

刘宣得:谢过陛下,君臣之礼,还是要得。

诸葛勤拉着老师来到书桌前就坐,吩咐道:杨逸给老师看茶。

杨逸:奴才这就去。

不多时,杨逸端来热茶递给刘宣得,刘宣得压了一口,然后把茶杯放下,抬眼一看,诸葛勤正盯着他呢。

刘宣得说道:陛下,为何如此看着老臣?

诸葛勤:老师,今日朝堂之事,你如何看待?

刘宣得:陛下,如此慌促把老臣找来,就是为此事吧?

诸葛勤:正是。

刘宣得捋了捋三缕灰白的胡子,笑了一笑道:此乃好事,陛下何需发愁啊?

诸葛勤:难道老师看不出来,太后和曹梦得想必早有主意,要不然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呢?

刘宣得哈哈一笑道:陛下,如今也是长大成人了,心思缜密如此了?

诸葛勤:老师休要取笑我了。

刘宣得:好了,你说的不错,老臣当然知道他们的意图,太后想要把持朝政,要在你身边安插人了。

诸葛勤:那该如何是好?

刘宣得:陛下不必担心,胜负难料,且听我细细道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