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刘老太诈尸真相
身体瘫软在地上的那一刻,演员们竟觉得无比幸福,用膝盖想能知道他们是遇到非自然事件了。
感受着西肢的酸软,嗓子的干涩、疼痛,差点哭出声,害怕、庆幸、后悔等情绪交织错杂。
刘华带着愧疚送戏班子出门,决定一会多打20万元过去,当作精神损失费。
他现在就跟喝断片了一样,怎么都想不起来后半夜发生的事,抛开繁杂的思绪,加快速度去到叶初面前。
刘月很有眼力见的抢先给叶初搬了一个椅子,其他人也不甘落后,迅速收拾出一张干净的桌子,送上热茶。
刘华小心翼翼的开口:“叶道长,我娘亲是不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或是儿孙们有什么做得不对是地方,导致她老人家没法安息?”
顿时,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叶初,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叶初侧身,指间送出一丝灵力,注入到旁边懵懂、混沌的刘老太太魂体中,迷迷糊糊的刘老太太意识逐渐清明。
视线移到叶初身上时,眸光大放,“女娃娃,你好靓,有男朋....”叶初打断她后面的话:“你可有未了的心愿?”
刘老太太干笑了几声:“应该是没有,前几天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该给的物件一个也没落下。”
其他人虽看不到刘老太太,此情此景,多少也能猜到。
林堇与对面的师傅对视片刻:我们前面有不知名生物?
陈德明摇头:表示不知道,继续看看。
刘家人:娘亲/婆婆/奶奶,真的在我们面前吗?
刘家大媳妇带着颤音:“叶道长,我婆婆现在就在跟前么?”
得到叶初的肯定后,刘月接着问:“奶奶有什么事情需要交代我们的吗?”
叶初一时语塞,干脆对刘家众人道:“你们可以问她本人(魂)。”
刘家众人既紧张又害怕,还带着点期待。
感情上他们不怕,但理智和身体上仍对未知事物有着本能的恐惧。
叶初也不废话,首接掐了一个法诀,暂时给他们开了阴阳眼。
师傅和林堇也没有落下,毕竟以后他们少不了要与这些东西打交道,提前练练胆。
一道金光闪过,众人只觉双眼如春风拂过,留下一丝丝清凉,再睁眼就看到了叶初左侧的老太太。
身形有些佝偻,有些胖的脸颊微微往下耷拉,瞧着也算慈眉善目,目前看着除了脸色苍白了点、以及双脚离地之外,都和平日里一般无二。
在场的众人都偷偷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青面獠牙、库库往外冒黑气。
刘家二儿子率先打破这悲伤且沉默的氛围,“母亲,家里您可还有什么放心不下 ,还是有什么心愿未了,您说出来,儿子一定替您完成......”说到最后哽咽不己。
刘老太太莫名有些心虚:前几天傍晚她在村头遛弯,见到几个老头老头在聊天,说着附近人家的八卦,她没忍住过去插话,越聊越投机。
说到最后,他们诉说自家儿孙不孝顺,竟给他们送些吃不了的塑料制品,好几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她心生怜悯,就说若实在饿了就来家里找她,她请他们吃饭,还给放电视看电影听戏曲。
当晚她后知后觉的想不起聊天的人中有隔壁村的李老头、村尾的刘大花,可俩人三年前就去世了。
她惊出了一身冷汗,无端想起了流传中的一句话:寿命将尽的老人,会遇到己经逝世的人。
第二天,她把在工作外两个儿子、儿媳都喊了回来。
一样一样的把这些年攒下的家当分给他们,存款两家均分、两个儿媳一人一套玉石首饰、孙女的嫁妆、未来孙媳妇的礼物......她早年丧夫,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经历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好在孩子们出息又孝顺,晚年生活安逸。
那晚她说了很多、很多话,孩子们在一旁边听边安慰她。
她再三嘱咐若真到了那时候,孩子们都不要哭,要高兴,要热闹...这活了90来年,也活够了,若按当地习俗还是喜丧呢。
安然无恙地过了三天。
昨天早上她去后院喂鸡,发现养了三年的老母鸡死在了鸡笼外,老母鸡煲汤可鲜了,她舍不得扔掉。
她将老母鸡放在厨房墙边上,担心家里的狗叼走或家里人发现给扔掉,又拿了一个篓筐倒扣盖住。
然后避开孙子到后山捡了大半篮子的板栗,自家种的板栗个大皮薄、软糯香甜,和老母鸡煲汤最合适不过了。
回到家后,只感眼皮沉重,身体也疲惫,就躺在院里的摇椅上眯一会,睡着前只有一个念头,中午将老母鸡和板栗一起煲汤给家里人喝。
她煲汤可有一手哩,家里人就没有一个不爱喝她煲的汤。
死后,她脑子乱得跟一团浆糊似的,就记得篓筐下有只老母鸡,不能浪费了,得提醒孩子们尽快煮来吃。
可她的手碰不到篓筐,喊孩子们也听不见。
那几个老鬼就给出了一个主意,因新魂与身躯仍有一丝联系,只要他们再给度一点阴气,就能帮她回到身体几分钟。
于是就发生诈尸的一幕。
知道老太太诈尸真相的刘家人,心里既无奈,又止不住的泛酸。
小时候家里穷,老太太生活节俭,平日里有好吃的好喝的都先紧着孩子,后来家里条件好了,也没有改掉这节俭的习惯。
想到这,刘家人的眼泪就跟开闸的水龙头一样,哗哗的流,怎么都止不住。
叶初真怕刘家人过于感动,现场拿那鸡去煲汤,平静道:“那鸡吃了隔壁准备毒老鼠的米才死的,体内有老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