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献策安营,初露锋芒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宣府卫总兵营帐内,气氛肃穆。

总兵周遇吉端坐于上首,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帐内的将领。

他年约五十,须发微白,脸上带着一道长长的刀疤,那是当年抗击后金时留下的印记。

帐下两侧,站着十几位千户、百户,个个神色凝重,显然还在为昨夜的偷袭失利而忧心。

林岚跟着士兵走进营帐,立刻感受到了所有人的目光。

有好奇,有质疑,也有几分不屑——毕竟原主赵青岚虽然是将门之后,但之前从未有过像样的战绩,昨夜击退鞑靼人的事情,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末将赵青岚,参见总兵大人!”

林岚按照军中礼仪,单膝跪地,声音沉稳有力。

周遇吉抬了抬眼皮,打量了林岚片刻,缓缓开口:“赵百户,昨夜你带领残兵击退鞑靼人,保住了左翼防线,可有此事?”

“回大人,确有此事。”

林岚回答道,“只是鞑靼人来势汹汹,我部伤亡惨重,能击退敌人,全靠兄弟们奋勇杀敌,末将不敢居功。”

“哼,不敢居功?

我看你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一个身材魁梧的千户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嘲讽,“不过是侥幸击退了几十名鞑靼散兵,就敢在总兵大人面前逞能?

若不是李将军及时赶到,你以为你还能站在这里?”

林岚眉头一皱,抬头看向那个千户,认出他是宣府卫的千户王虎,向来与原主的父亲不和。

她没有生气,反而平静地说道:“王千户此言差矣。

昨夜鞑靼人虽然只有几十人,但都是精锐骑兵,若不是我们及时调整战术,结阵防御,恐怕不等李将军赶到,左翼防线就己经被攻破了。

到时候,鞑靼人大军压境,后果不堪设想。”

“你放肆!”

王虎勃然大怒,上前一步就要发作,却被周遇吉抬手制止了。

周遇吉摆了摆手,示意王虎退下,然后看向林岚,语气缓和了一些:“赵百户,本将听闻你昨夜采用了新的战术,不知可否详细说说?”

林岚心中一喜,知道这是自己展现能力的机会。

她站起身,走到营帐中央的沙盘前,指着沙盘上的地形说道:“回大人,昨夜末将发现鞑靼人擅长骑兵冲锋,而我军以步兵为主,正面硬拼吃亏太大。

所以末将让长枪兵在前组成枪阵,阻挡骑兵冲锋;刀盾兵在两侧保护侧翼;弓箭手则利用地形优势,攻击敌人的战马,打乱其阵型。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克制鞑靼人的骑兵优势,为我军争取反击的机会。”

说着,她拿起沙盘上的小旗子,模拟出昨夜的战术部署:“大人您看,这是长枪阵的位置,呈两列排布,长枪斜指,形成密集的防御网;这是刀盾兵的位置,紧贴长枪阵两侧,防止敌人从侧翼突袭;弓箭手则在后方的高地上,既能攻击敌人,又能观察战场局势,及时调整射击目标。”

帐内的将领们都围了过来,看着沙盘上的部署,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李定国若有所思地说道:“赵百户这个战术确实精妙,以往我们对付鞑靼骑兵,总是被动防御,损失惨重。

若是能按照这个战术部署,说不定能扭转战局。”

“哼,说得倒好听,能不能行还不一定呢!”

王虎不服气地说道,“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真到了战场上,哪有那么容易?”

林岚没有理会王虎的质疑,继续说道:“大人,除了战术调整,末将认为我们的军营部署也需要改进。

目前我们的军营扎在平原上,西周无险可守,很容易遭到鞑靼人的偷袭。

末将建议,将军营迁到前方的卧虎岭下。

卧虎岭地势险要,两侧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通行,我们只需在通道口设置防御工事,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且卧虎岭下有一处山泉,水源充足,适合大军驻扎。”

周遇吉眼睛一亮,站起身走到沙盘前,仔细看着卧虎岭的位置,点了点头:“卧虎岭确实是个好地方,易守难攻,还有水源。

只是迁营之事非同小可,需要调动大量兵力,若是鞑靼人在迁营途中发动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大人放心,末将有一计。”

林岚说道,“我们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派一支精锐骑兵作为先锋,提前赶到卧虎岭,清理附近的鞑靼探子,搭建临时防御工事;第二步,让主力部队分批迁移,每批部队都配备足够的长枪兵和弓箭手,做好防御准备;第三步,留下一支后卫部队,在原营地上设置疑兵,点燃篝火,插上旗帜,迷惑鞑靼人,让他们以为我们还在原地驻扎。

等到主力部队全部迁移完毕,后卫部队再悄悄撤离。”

周遇吉沉思片刻,觉得林岚的计划周密可行,忍不住对她刮目相看:“赵百户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胆识和谋略,真是难得!

好,就按照你的计划行事。

李定国,你带领五百骑兵作为先锋,即刻出发前往卧虎岭;王虎,你带领一千步兵作为后卫,负责设置疑兵;其余人随本将和赵百户一起,带领主力部队分批迁移。”

“末将领命!”

众人齐声应道,王虎虽然心中不服,但也不敢违抗总兵的命令,只能悻悻地退到一边。

接下来的两天,明军按照林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迁营。

李定国带领的先锋部队顺利抵达卧虎岭,清理了附近的鞑靼探子,搭建起了临时的防御工事;主力部队分批迁移,每批部队都按照林岚设计的战术阵型行进,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袭击;王虎带领的后卫部队也成功地设置了疑兵,迷惑了鞑靼人的眼线。

当最后一批明军部队抵达卧虎岭下的新营地时,周遇吉看着整齐有序的营帐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忍不住对林岚赞道:“赵百户,你真是帮了本将大忙了!

若是此次能顺利抵御鞑靼人的入侵,你当记首功!”

林岚谦虚地说道:“大人过奖了,末将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眼下鞑靼人还在附近游荡,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加强防御,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进攻。”

周遇吉点了点头,正准备说话,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个骑兵疾驰而来,翻身下马,神色慌张地说道:“启禀总兵大人,鞑靼人大军来了!

大约有五千人,正在向卧虎岭方向进发,预计半个时辰后到达!”

帐内的将领们顿时脸色一变,五千鞑靼骑兵,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周遇吉也皱起了眉头,看向林岚:“赵百户,如今鞑靼人大军压境,你可有应对之策?”

林岚深吸一口气,走到沙盘前,指着卧虎岭的通道口说道:“大人,鞑靼人虽然人多势众,但卧虎岭通道狭窄,他们的骑兵无法展开阵型,只能分批进攻。

我们只需在通道口设置三层防御工事,第一层用拒马桩阻挡敌人冲锋,第二层用长枪兵组成枪阵,第三层用弓箭手远程攻击,就能有效阻挡鞑靼人的进攻。

另外,我们还可以派一支骑兵绕到鞑靼人的后方,伺机偷袭他们的粮草营,打乱他们的军心。”

周遇吉眼前一亮,立刻下令:“好!

就按照赵百户的计策行事!

李定国,你带领三百骑兵,绕到鞑靼人后方,偷袭他们的粮草营;王虎,你带领五百步兵,在通道口设置拒马桩和防御工事;其余人随本将和赵百户一起,在通道内布防,准备迎敌!”

半个时辰后,鞑靼人大军果然抵达了卧虎岭。

为首的鞑靼首领看着通道口的防御工事,不屑地笑了笑:“明军果然胆小如鼠,躲在这种地方不敢出来!

兄弟们,冲进去,踏平明军的营地,抢夺他们的粮草!”

随着首领的一声令下,数百名鞑靼骑兵挥舞着弯刀,朝着通道口冲了过来。

然而,他们刚靠近通道口,就被拒马桩挡住了去路。

就在他们混乱之际,明军的弓箭手射出了密集的箭矢,鞑靼骑兵纷纷中箭***。

“冲过去!

拔掉拒马桩!”

鞑靼首领怒吼道,又派出了数百名骑兵。

这一次,鞑靼人吸取了教训,他们下马步兵,手持斧头,试图砍掉拒马桩。

但明军的长枪兵早己严阵以待,长枪如同毒蛇吐信,不断刺向靠近的鞑靼人。

战斗一触即发,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林岚站在通道内的高台上,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局势,不断调整着防御部署:“左侧的弓箭手,瞄准鞑靼人的后排士兵!

长枪兵,注意保持阵型,不要给敌人可乘之机!”

在林岚的指挥下,明军将士士气高昂,奋勇杀敌。

鞑靼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在狭窄的通道内无法发挥骑兵的优势,只能一次次地发起冲锋,又一次次地被明军击退,伤亡惨重。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李定国带领的三百骑兵成功绕到了鞑靼人的后方,偷袭了他们的粮草营。

熊熊大火燃起,鞑靼人的粮草付之一炬。

鞑靼首领看到后方起火,顿时慌了神。

没有了粮草,大军根本无法长久支撑。

他知道,再打下去只会得不偿失,只能咬牙下令:“撤!

快撤!”

鞑靼人如同丧家之犬,仓皇逃窜。

明军将士见状,纷纷欢呼起来。

周遇吉看着溃逃的鞑靼人,又看了看身边镇定自若的林岚,心中充满了敬佩。

他知道,这场胜利,林岚功不可没。

“赵百户,你真是我宣府卫的栋梁之才!”

周遇吉拍了拍林岚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赞赏,“本将一定会将你的功绩上报朝廷,让陛下也知道你的才干!”

林岚笑了笑,心中却明白,这只是她在明朝的第一场大胜,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

她抬头望向远方,眼神坚定而充满力量,她知道,自己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