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完美邂逅的剧本林簌簌站在寝室的全身镜前,已经练习微笑十五分钟了。

她微微侧头,

颗极淡的小痣若隐若现的角度——据说这个角度最能让人产生“这个女生有点特别”的印象。

“今天《现代诗选读》有新课,据说来了个很厉害的客座教授,带的博士生也会来听课。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低语,手指轻轻整理着裙摆的褶皱,“说不定就是那个能赏识我的人。

”这是林簌簌坚信不疑的人生信条: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贵人,

而她的任务就是时刻准备好被贵人发现。为此,她精心设计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

仿佛永远活在别人的注视下。她选择了一套米白色连衣裙,

裙摆刚好到小腿最细处——既不会太短显得轻浮,也不会太长显得保守。头发松松地扎起,

几缕碎发故意垂落颈侧,营造出一种“我花了时间但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效果。最后,

她往帆布包里塞了两本书:一本是略显冷门的现代诗集,

扉页上有她精心写下的批注;另一本是英文原版小说,书脊有些磨损,

显得经常被翻阅——事实上她只读过前十页。走进教室时,林簌簌先在门口停顿了三秒,

目光轻柔地扫过全场,像是在寻找合适的位置,实则是在评估哪里最能被注意到。

第三排靠窗的位置不错,阳光会为她的侧脸打上柔光。她轻盈地走过去,

放下包的动作刻意放缓,

确保帆布包上那个不太显眼但识货的人能认出来的小众设计师logo朝外。

一个身影在她斜后方落座。林簌簌用余光瞥见一双修长的手和质地优良的衬衫袖口。

心下一动,但她坚持完成当前戏码——专注看书时被某个诗句打动,微微翘起嘴角,

指尖轻轻划过书页,然后若有所悟地望向窗外。“佩索阿的诗?

”一个清冷的声音从后方传来,“不过你的书拿反了。”林簌簌一惊,

低头确认时果然看见封面上下颠倒。她的脸颊瞬间发热,但仍保持着镇定将书转回来,

轻声细语:“谢谢提醒,我刚才想诗句想得出神了。”她转过身,正式看向说话的人。

他眉目疏朗,鼻梁高挺,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却显得格外挺拔。

但最让她心惊的是那双眼睛——过于清明,仿佛能看透所有伪装。“不客气。

”他没有多余表情,“我是顾栖,周教授带的博士生,今天来听课。”“林簌簌。

”她微微颔首,确保这个角度最能展现她练习过无数次的下颌线,“很高兴认识你。

”她的声音刻意放轻,像是怕惊扰了课堂的宁静。

顾栖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你平时也这样说话吗?像在读一首轻柔的诗,

每个字都精心测量过轻重。”林簌簌的心跳漏了一拍,强笑道:“你真会开玩笑。

”“也许吧。”顾栖转回面前的书本,结束了对话。一整堂课,林簌簌心神不宁。

教授讲的内容她几乎没听进去,全部精力都用在维持人设和应对突发状况上。

她几次试图重建氛围,却总在开口前被顾栖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神逼退。下课铃响时,

她匆忙收拾东西,却听见身边人轻声说:“表演很努力,但破绽太多。下次记得,

真正沉浸在诗中的人不会每隔几分钟就调整一次姿态和表情。”林簌簌落荒而逃,

感觉整个人都被看穿了。第二章 精心设计的“偶然”当晚寝室里,

她对着镜子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表情?语气?还是书本选择不当?

”室友们都已经习惯了她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场景,见怪不怪了。“佩索阿太冷门了?

还是应该选聂鲁达?”她纠结着,“或者是那个角度不对?他说破绽太多是什么意思?

”她决定明天换一个策略——知性优雅路线,搭配黑框眼镜和哲学书籍。第二天,

林簌簌提前半小时到食堂,选了一个光线最佳的位置。她知道顾栖通常会在七点半来吃早餐。

她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一杯黑咖啡摆在桌上,

角度调整到书名清晰可见但又不刻意。当顾栖的身影出现在食堂门口时,

林簌簌立刻进入状态:微微蹙眉,像是被哲学问题深深困扰,偶尔端起咖啡轻抿一口,

目光深远。顾栖端着餐盘,径直走向她的桌子。“可以坐这里吗?”他问,

但语气表明他已经决定要坐下了。林簌簌轻轻抬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表情:“当然。

”她内心窃喜,计划正在顺利进行。顾栖坐下后,瞥了一眼她的书:“海德格尔?

你看得懂德文原版?”林簌簌心里一紧,那只是她为了装样子从图书馆借来的装饰品。

“只是偶尔翻阅,”她含糊其辞,“更多的是感受语言的韵律。”顾栖点点头,

突然用流利的德语问了一个问题。林簌簌完全懵了,只能保持微笑,希望这显得高深莫测。

“没关系,”顾栖切换回中文,“很多人只是把哲学书当装饰品。不过下次如果要装样子,

记得把书签放在更合理的位置——没有人会从最后一页开始读海德格尔。

”林簌簌低头看见自己随意夹在书末的书签,脸顿时红了。“还有,”顾栖补充道,

“真喝黑咖啡的人不会加三包糖。”他指了指她手边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糖袋。

林簌簌终于忍不住了:“你为什么总是拆穿我?”顾栖放下筷子,

认真地看着她:“因为你很聪明,也很努力,只是用错了地方。

真实的你可能比表演出来的有趣多了。”这句话让林簌簌愣在原地,直到顾栖吃完早餐离开,

她都没能想出合适的回应。第三章 雨夜真言转机发生在一个雨夜。

林簌簌为了在朋友圈营造“雨夜读书”的氛围,特地到教学楼自习室拍照。

她选了靠窗的位置,调整好灯光角度,

将诗集、笔记本和一杯热茶摆成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样子。

连笔记本电脑的开合角度都计算过,确保logo可见但不会太刻意。拍了三十多张照片后,

她终于选出一张满意的:柔和的光线,恰到好处的景深,

她低头写作的侧影在窗上形成淡淡倒影,雨丝在窗外划出银线。配文她想好了:“雨夜与诗,

一个人的宁静时光。”#深夜图书馆 #诗与远方回程时暴雨倾盆,

她躲进最近的教学楼门厅,却意外发现顾栖坐在台阶上,望着瓢泼大雨出神。“你没带伞?

”林簌簌下意识地问,随即进入关怀模式,“需要一起走吗?

我的伞虽然小——”她停顿在这里,计算着最佳表述方式。

是说“可以送你一程”还是“要不等等雨小点”?哪种更显得善良而不刻意?

“又在设计情节了?”顾栖没有回头,“‘善良女孩雨中共伞’的桥段?

接下来是不是该有伞不小心歪向我这边,你的肩膀湿了一块的场景?”林簌簌哽住,

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她沉默地收起伞,坐在离顾栖两阶远的台阶上:“今天不演了,

累了。”顾栖终于转头看她,眼中有一丝讶异。两人***许久,雨声填满了沉默。忽然,

顾栖开口:“你为什么总是表演?”林簌簌本想用准备好的说辞回答,但看着雨幕,

她突然不想再演了:“我怕真实的自己没人会喜欢。”“你试过吗?”“小时候试过,

结果很糟糕。”林簌簌抱紧膝盖,“我爸妈总是说,要不是因为我长得可爱会说话,

根本没人会容忍我的平庸。所以我必须时刻保持完美状态。

”顾栖沉默片刻:“所以你相信只要表演得足够好,就会遇到赏识你的贵人,从此改变命运?

”“难道不是吗?”林簌簌有些激动,“这个世界不就是机会主义者的游戏吗?

那些成功的人只是更擅长被看见而已!我阿姨就是因为在咖啡店‘偶然’遇到了出版社主编,

现在成了畅销书作家。我表姐因为在校庆上‘恰好’坐在了上市公司CEO旁边,

现在进了最好的公司实习!”雨声渐小,顾栖的声音格外清晰:“我母亲是个演员,

很出色的演员。但她最好的表演是在生活中——永远微笑着,永远完美着,

直到有一天她再也分不清自己是谁,彻底崩溃了。”他停顿了一下,

“我从你身上看到了她的影子,所以忍不住提醒你。”林簌簌怔住了,

第一次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真实的你是什么样的?”顾栖问。“我...我不知道。

”林簌簌轻声说,“太久没见了。”那场雨持续到深夜,他们聊了许多。

林簌簌讲述了她如何计算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如何害怕被人看穿内心的不安,

如何渴望被拯救却又要表演得云淡风轻。顾栖分享他如何学会区分真实与表演,

如何接受母亲离去的事实。“你不必惊艳谁,也可以被爱。”顾栖最后说。凌晨四点,

雨停了。林簌簌站起身,没有刻意调整姿态,只是自然地伸展了一下:“谢谢你的坦诚。

我可能一时改不了,但...我会试着和真实的自己见见面。

”顾栖微微一笑:“期待认识她。”第四章 缓慢的转变接下来的日子,

林簌簌开始尝试小小的改变。她依然会精心打扮,

但不再计算每个角度;依然会准备课堂发言,

但允许自己有时表达得不够完美;依然希望遇到贵人,但开始相信即使不表演,

也可能有人欣赏真实的自己。而顾栖总是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她进步时给予肯定,

在她退缩时轻轻鼓励。“我今天在课堂上说‘我不知道’,居然没人嘲笑我。

” “很好的开始。” “我拒绝了帮别人做PPT,对方有点不高兴,

但我多了两小时画漫画。” “你的漫画很有趣,比表演精彩多了。”渐渐地,

林簌簌发现自己的能量不再耗竭,她开始有更多精力做真正喜欢的事,

甚至重拾了放弃多年的漫画爱好。她开始在课余时间画画,最初只是简单的素描,

后来尝试创作短篇漫画。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画生活中的小场景,配上幽默的旁白。有一天,

顾栖在图书馆找到她时,她正全神贯注地画着一组漫画,

讲述的是一个“完美女孩”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尴尬小事。她画得入神,

甚至没注意到顾栖已经站在她身后看了好一会儿。“这幅很有意思,”顾栖突然出声,

指着画中那个总是试图保持完美形象却屡屡出糗的女孩,“很有共鸣。”林簌簌吓了一跳,

下意识地想合上 sketchbook,但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它敞开着。“随便画画的,

”她说,这次没有刻意谦虚或炫耀,只是陈述事实。

顾栖拖了把椅子在她旁边坐下:“能给我讲讲这个故事吗?”于是林簌簌讲解了她的创意,

讲到有趣处自己先笑起来。她注意到自己笑的时候没有用手掩口,也没有控制音量,

只是自然地笑着。而顾栖看她的眼神中没有批评或审视,只有真诚的欣赏。那一刻,

林簌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第五章 真实的吸引力三个月后的一个傍晚,

林簌簌在操场边写生,顾栖走过来坐在她身边。“今天是什么设定?”他问,

眼中带着熟悉的调侃。“没有设定。”林簌簌头也不抬,专心勾勒远处的夕阳,

“就是我自己,有点懒,有点固执,喜欢画漫画的林簌簌。画得不好,但很开心。

”顾栖安静地看她作画,直到她完成最后一笔。“林簌簌。”他罕见地连名带姓叫她,

“你知道我为什么总在你周围出现吗?”“为了随时拆穿我?”她玩笑地说,

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因为从第一次看见你,我就想认识真实的你。”顾栖说,

“即使那时你还在壳里。”林簌簌放下画笔,转头看他。“我现在依然不完美。

”顾栖继续说,“还是会担心重蹈母亲的覆辙。但和你在一起时,我可以只是顾栖,

不必是别的什么人。”林簌簌的心跳加速,但她没有像往常一样计算该如何回应,

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我想我喜欢你,林簌簌。”顾栖说,“不是表演出来的那个你,

是会在图书馆打瞌睡、画漫画时咬笔头、吃到辣东西会跳脚的你。

”林簌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她不需要精心设计回应,

只需要说出真实想法:“我也喜欢你。虽然真实的我还很陌生,但我想和你一起认识她。

”他们的手自然地牵在一起,没有刻意设计的角度,没有观察周围的目光,只是两个人,

在夕阳下握住了彼此。第六章 不必完美也可被爱在一起后,

林簌簌发现自己依然有时会滑回旧习惯。有一次,顾栖带她去见他的朋友,

她提前一周就开始焦虑该穿什么、说什么话,如何在保持形象的同时又显得不做作。

见面那天,她选择了一套看似随意实则精心搭配的服装,提前准备了几个“自然”的话题。

但当顾栖的朋友们出现时,她发现他们完全不是她想象中的“高端人群”,

而是一群穿着随意、谈笑风生的普通人。聚餐时,林簌簌不小心打翻了水杯,

她立刻进入“完美女孩失误后的优雅应对”模式,却听见顾栖笑着说:“没事,

这家店的地板经常被洗,很干净。”大家都笑起来,没有人在意这个小插曲。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