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复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开弓没有回头箭,锦城正式开始复读了。

复读班刚开班的时候,锦城跟一群要好的同学,每天放学后都去一家固定的饭店吃蒸面,因为那家店,每天电视上都放两集《小鱼儿与花无缺》,这个电视大家都看的上瘾,首到全部放完,才换其他饭店去吃。

18岁生日这天,几个留下来一起复读的老同学,瞒着锦城定了个蛋糕,还提前准备好了啤酒和卤菜,给了锦城一个大大的惊喜,着实让锦城感动了好几天。

生日宴上,大家碰着杯,畅想着未来。

锦城的理想是考上省城的一所大学,一本最好,二本也行,学法律专业,将来做个律师。

涛子说他想考英语专业,将来做翻译或者外贸,第二年他真的过了二本线,但是填的志愿没有录取,服从调剂给他分配到了一个二本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误打误撞也算跟老外有点关系。

但是毕业之后,没能干成翻译和外贸,去了一家超市上班,后来在老家自己开了几家超市。

东子没有目标,或者有目标他不敢说,怕实现不了,就跟大家说,只要能上二本就行,学校和专业都不挑。

结果他第二年也过了二本线,但是没能上成二本,他比涛子就低了一分,却没收到任何一家二本院校的录取通知,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三本。

三本学校学费又都太贵,于是他翻遍报考指南,选了全国学费最便宜的一个三本院校,在宁夏。

这个选择本来己经够搞笑了,更搞笑的是他选的专业是对外贸易,2006年那个年代,去宁夏学对外贸易,确实没几个学生能干得出。

他说他们学校的英语老师都只是本科毕业,连硕士都不是,全校正教授都没几个,一个个的都只是副教授。

毕业后他真的干了涛子没干成的外贸,但是好景不长,在外贸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回了老家,做了一名传统行业销售。

蒙蒙,是个男同学,却起了个这么萌的名字,他的目标可就高了,北京,外交学院、青年政治学院、甚至人民大学他都脱口而出了,首选国际政治专业。

谁知第二年,他依然考了个大专,三本线都没过。

毕业后去了北京,北京是去成了,但是没能从政,也是做了一名传统行业销售,至今未婚,是锦城所有同学中唯一一个还在单身的。

王俊,是锦城舅妈的侄子,关于理想的大学这个话题,他没怎么说话。

他第二年依旧只考了个大专,第三年继续复读,勉强过了二本线,后来又上了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制造类企业,再后来自己开了工厂,混的也挺好。

复读班的日子,紧张又充实。

这个班,除了锦城原来高三的同班同学,还有其他班和其他学校转过来复读的。

有一个叫西西的女孩子,长得很漂亮,活泼又可爱,锦城很喜欢,虽说己经成年了,毕竟现在高考为重,这份喜欢也只能先埋在心底。

第二年,锦城过了三本线,离二本线差6分,被省城的民办三本江南商学院录取了,专业是工商管理。

西西也报了这个学校,对于学什么专业有点拿不准,后来看锦城报了工商管理,也跟着选了这个专业。

想不到两个人,在大学也能继续成为同学,锦城决定不再复读了,冥冥之中这或许也是最好的结果。

其他同学看他们上的同一个学校,还以为是他俩偷偷约定好的,西西极力否认,说是巧合,事先真没商议过,锦城倒是懒得解释了,毕竟专业是他先选、西西跟着选的,至于学校,是不谋而合,还是天作之合,谁知道呢?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