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诈死的光绪帝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光绪帝盯着眼前的这一桌子饭菜,和载沣递到他手里己经变黑的银针,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万万没想到,他的退步和容忍换来的却是慈禧太后对他的防备,居然还要杀人灭口!

都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是我这社稷江山还在,我这个君王差点死在自己人手里。

就在这时,慈禧的心腹太监李公公,带着宫女们,又回到了软禁光绪帝的涵元殿门口,悄悄地走到软禁光绪帝的房间门口,透过窗户,把窗户纸用手戳了一个洞,看到光绪帝正在大口吃着今晚送来的饭菜。

李公公看到这一幕,悬着的心也是终于放下了,立马吩咐随从的太监和宫女们,在门口盯着光绪帝的一举一动,然后立马回去跟慈禧太后禀报了。

慈禧太后住在中南海仪鸾殿,她晚年基本都住在这,平时处理政务也在这个地方。

只见慈禧太后就躺在仪鸾殿中间的巨大的躺椅上,旁边有太医在给她诊脉,慈禧太后此刻面部浮肿,慵懒无力的靠着躺椅,给人一种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的感觉。

整个仪鸾殿都围绕着一种死气沉沉压抑的氛围。

只见李莲英李公公匆忙的跑了进去,并说道:老佛爷,奴才有要事禀报。

只见慈禧太后瞟了一眼李公公,并说道,你们都退下吧。

只见大殿里的其他太监和宫女都退了出去,就只剩下李莲英和慈禧太后了。

老佛爷,你交代我的事办妥了,皇上他己经吃下今晚的饭了,我亲眼所见。

慈禧太后带着慵懒沙哑的声音说道,小李子,这事一定要做到保密。

李公公小声的说道:放心吧,老佛爷,我己经派人盯着皇上了,有任何情况,都会第一时间给我通报!

涵元殿这边,光绪皇帝正背对着窗户坐在饭桌前,给人一种正在吃饭的错觉,实际上都是做样子。

光绪帝用余光瞟了一眼窗户后面的影子,看样子,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了,演戏也得演全套。

假装把所有的菜都吃了一遍,把桌子上吃的一片狼藉,给人一种看不出来到底吃没吃的错觉,然后故意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床上侧躺着!

窗户门口,李公公安排的太监看着桌子上吃的一片狼藉,心里也是放松了不少,看来皇上今晚必死无疑!

光绪帝的床隔着一片薄纱,因为侧躺着,光绪帝趁机吞下载沣给他的闭气丹,这个闭气丹服用后,数秒后就会让人晕过去,并暂停心跳和脉搏,给人一种死亡的错觉。

服用者需要在两个时辰内服用通气丹唤醒,在清朝,两个时辰就是现代的4小时,不然光绪帝就真的死了。

只见光绪帝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并咬破了自己一点舌头,然后喷了一口血在薄纱上,然后从床上掉到了地上,挣扎了两下,就不动了!

窗外监视光绪帝的太监看着这一幕,心里顿时一惊,看来是药效起作用了。

立马跑进去,并没声张,只是抱着光绪帝摇了摇,并用手摸了一下鼻息,看没反应,便顺手擦掉了光绪帝吐出的血迹,并吩咐宫女们清理好现场,想以此掩盖光绪帝是中毒而亡的迹象。

然后急冲冲的就跑出去给李公公汇报了。

凤鸾殿中,李莲英李公公正在给慈禧太后按着肩膀,只见门口突然传来太监的呼喊声,不好了,皇帝驾崩了。

这句话一出,慈禧太后和李公公瞬间精神了。

慈禧太后沙哑的声音说道,混账奴才,胡说八道,光绪帝好好的怎么会驾崩?

只见太监立马跪在凤鸾殿中间,哭哭啼啼的说道,皇上真的驾崩了,奴才亲眼所见!

慈禧太后和李公公其实心里都知道,但是不得不故意装作不知情,毕竟弑君被人知道了,必将遗臭万年。

然后慈禧太后在众人的搀扶下,坐着轿子急匆匆的赶到了软禁光绪帝的涵元殿而去。

这个消息一传出,整个皇宫上上下下立马炸锅了,宫里的所有宗室亲贵军机大臣和佣人把涵元殿围得水泄不通。

当然这其中也有醇亲王载沣,他还需要在药效的时辰内,给光绪帝服用通气丹。

涵元殿内,光绪帝平静的躺在床上,床前跪了一片皇室宗亲,隆裕皇后和瑾妃搀扶着慈禧太后。

一名太医正在给光绪皇帝把脉,看光绪帝是否真的死亡,只见太医用手按压着光绪帝的脉搏,并翻了一下光绪帝的眼睛,只见瞳孔放大,看着也是死的透透的了。

醇清王载沣看着这一幕,不免心中泛起一丝紧张,也不知道这个闭气丹靠不靠谱,万一光绪帝真的死了,那所有计划都泡汤了。

只见太医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摇头,并收回了把脉的手。

要说这皇宫中到底谁真心爱着光绪帝,那还得属隆裕皇后,虽然她和光绪帝成亲是慈禧太后一手包办的,光绪帝对她并没有多少情感,但是隆裕皇后是真的爱着光绪帝,历史上记录,光绪帝意外死于1908年,当时他的皇陵还没修建好,由于清政府并不富裕,光绪帝差点死无葬身之地,全靠隆裕皇后不顾旧臣反对,坚持修建光绪帝的皇陵,花了5年时间,于1913年光绪帝的遗体才搬进皇陵。

对于光绪帝的死,整个皇宫里有人高兴有人悲,高兴的人就是以慈禧太后为主的老思想旧臣。

由于光绪帝想推进戊戌变法,其中很多条款触碰到了这些老臣的利益,巴不得这位皇帝早点死,这些老臣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管清朝国家的繁荣兴衰。

对于真正悲伤的人,除了光绪帝的皇后和亲信,就是爱国人士了,对于大清目前的局势,各方势力对清朝国土虎视眈眈,巴不得一起上,瓜分了清朝的国土。

对于光绪帝的死讯,整个紫禁城立马进入肃穆、悲戚且秩序严谨的“国丧”状态,整个宫廷的氛围、礼仪、日常运作都发生剧烈变化。

光绪帝被换好寿衣,清代皇帝的寿衣(也称“殓服”)以“明黄”为尊,材质是华贵的绸缎,且符合“天子十二章纹”的礼制——即衣上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象征帝王权威的纹样,装进了由金丝楠木做成的巨大棺椁中,奢华程度难以想象。

由于光绪帝死的时候,皇陵还没修好,只能暂时把遗体放在乾清宫,并加快修建皇陵的进度。

整个紫禁城到处挂满了白绫,隆裕皇后在棺椁前哭的梨花带雨,对于光绪帝的死,她是真正的感到无比悲伤,虽然光绪帝生前一首对她冷言冷语,但是并不妨碍隆裕皇后对他的爱。

等宗室至亲都陆续看了光绪帝最后一眼后,马上就要封棺盖了,由于慈禧太后身体也不好,经不起劳累,在李公公的搀扶下早早地回到了凤鸾殿休息。

把主持光绪帝国丧之事,全权交给载沣负责了,这对于载沣来说,也是好事,这样他就能更好的保护好光绪帝了。

载沣眼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遣散了涵元殿里的人,独自走到棺椁面前,把通气丹喂进了光绪帝的嘴里。

没过一会,光绪帝突然有了反应,本来分散的瞳孔突然收缩,立马从棺椁里坐起来了,并大口大口的呼着新鲜空气。

但是此刻光绪帝并不能表现出还没死,毕竟整个紫禁城里,大部分老臣并不希望光绪帝活着。

光绪帝要想夺回政权,就必须得等慈禧太后去世才有一丝胜算。

光绪帝看着载沣,心里充满了无限感激。

但是此刻并不是谈感激的时候,光绪帝立马从棺椁里爬了出来,换上了一身太监的衣服,迅速在载沣安排的人的掩护下,离开了乾清宫。

然后换上了一个提前准备的一个死囚犯的尸体,这具尸体也是载沣按照光绪帝的体型找的,高矮胖瘦都差不多,并换上了光绪帝换下来的寿衣入殓服。

帝王入殓封棺盖的时候,会用一张上等的布料,裹住帝王的脸,这张布上缝制着一条金龙,这个死囚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死了以后,会躺进帝王的棺椁里。

就在载沣准备封住棺盖的时候,只见门口突然走进来一个太监,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李莲英李公公,刚刚慈禧身体不适,他送慈禧太后回凤鸾殿了。

想必是慈禧太后不放心,派他专门过来守着载沣亲自封棺盖。

只见李公公大喊一声,醇王爷且慢,并带着假惺惺的哭腔感道,奴才还想看皇帝最后一眼。

要说历史上的太监,敢这么明目张胆说要看皇上最后一眼的也只有他了,毕竟一个奴才宦官,根本不够格看皇帝的遗容,但是他背后有慈禧太后撑腰,载沣也不好说什么。

只见李公公走到棺椁面前,看了一眼躺在里面的光绪帝,脸部己经用布盖住了,正安静的躺在棺椁里。

好了醇王爷,你封棺盖吧,然后这个李公公一首等到载沣彻底钉完最后一颗棺钉,才离去!

在醇亲王府,溥仪也就是我,也听说了光绪帝驾崩的消息。

也不知道阿玛载沣事情办得怎么样。

欲知后事如何,请期待下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