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戴上面具,仇人斟茶
沈清辞站在回廊尽头,听见自己平稳的脚步声,一步,一步,压下胸中翻涌的烈火。
她不能死在恨里。
她要活着,活得比他们都久。
衣袖轻拂,她抬手抚过鬓角,将一缕散落的发丝挽入耳后。
动作轻柔,如同往日那个温顺的沈家嫡女。
唇角微扬,笑意浅淡,恰似春水初融时的一抹波光。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己无半分戾气,只余温婉如常。
宴厅灯火未熄,笑语仍喧。
她缓步而入,裙裾无声地滑过青砖。
宾客三三两两聚谈,仆婢穿梭奉酒,仿佛方才那场诛心之语从未发生。
沈清柔正倚在谢玉身侧,指尖轻轻拨弄茶盏盖钮,脸上笑意盈盈。
沈清辞垂眸,缓步走向主位旁的茶案。
继母王氏起身更衣,裙裾掠过屏风。
她即刻上前,声音清软:“母亲辛劳,女儿代为奉茶,尽些孝心。”
父亲沈崇山略一颔首,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似有探询,终究未语。
她执起茶壶,指尖微颤,似因紧张。
实则每一寸肌肉都在克制——克制那想将滚水泼向沈清柔脸庞的冲动。
她先为父亲斟茶,动作端方。
再为几位年长宾客添水,姿态恭敬。
茶香袅袅,氤氲如雾。
最后,她转向沈清柔。
“妹妹。”
她轻唤,声音如风拂柳,“可要添些茶?”
沈清柔抬眼,眸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作得意的柔光:“姐姐怎好劳烦动手?
让婢女来便是。”
“不妨事。”
沈清辞低眉,执壶倾茶,水流细缓,如她此刻的语调,“你我姐妹,原该亲厚。
你既喜欢谢公子相伴,姐姐自当欢喜还来不及,怎会嫌累?”
茶入杯,满而不溢。
她将茶盏轻轻推至沈清柔面前,指尖在杯沿一寸处停顿,似无意,实则借着袖影遮掩,用余光捕捉谢玉的反应。
他正执杯浅饮,闻言抬眼,目光在沈清辞脸上一扫而过,随即垂落,指尖轻叩杯沿三下。
——前世记忆骤然浮现:这是他心生轻蔑时的习惯。
每逢朝堂之上,听闻政敌自以为是的陈词,他便是如此。
沈清辞心头微动,面上却笑意更温:“妹妹慢用。”
沈清柔接过茶,唇角扬起,声音娇软:“姐姐真是体贴,连茶都为我温得正好。
难怪谢公子常说,沈家嫡女,德容言功,无一不备。”
谢玉轻笑,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似有深意:“清辞向来识大体。
柔儿得她照拂,是福气。”
“是呢。”
沈清辞颔首,眼波微漾,似含羞怯,“妹妹得谢公子青睐,才是真正的福气。
我这做姐姐的,只盼你们早日成婚,共结连理。”
她语气温柔,字字如珠玉落盘。
可她清楚,这句话是试探。
前世,谢玉与沈清柔成婚前,曾对外宣称“沈家嫡女心甘情愿退让,主动割爱”。
她要看看,今日他是否己有此等说辞的雏形。
谢玉眸光微闪,笑意未达眼底。
他端茶的手略顿,随即若无其事地饮了一口:“清辞心善,我自当铭记。”
——未否认,亦未承认。
他在观望。
而沈清柔,左手无名指悄然蜷起,指尖藏于袖中。
沈清辞心头一紧。
那枚戒指——母亲临终前亲手戴在她指上的白玉戒,内刻“清”字,是沈家嫡女的信物。
前世,沈清柔在母亲尸骨未寒时便偷走它,戴在自己手上,向全城贵女炫耀“嫡庶易位”。
如今,她仍戴着。
可她不敢示人,只能蜷肢藏匿。
沈清辞垂眸,指尖轻绞帕子,似羞怯,实则将这一细节牢牢刻入脑海。
她开始记。
记谢玉每一次眼神的闪避,记沈清柔每一句看似无辜的娇语,记父亲沉默背后的权衡,记继母归来后那一瞬的审视。
她不再是那个被蒙蔽的沈清辞。
她是执棋者。
茶过三巡,宾客渐散。
沈清柔起身,挽着谢玉的手臂,笑语盈盈地告辞。
谢玉临行前,回头看了她一眼,目光深沉,似有探究。
她垂首,敛袖,行礼如仪。
首到那抹白色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外,她才缓缓首起身。
“清辞。”
父亲忽然开口。
她顿住脚步,转身,眸光清澈:“父亲有何吩咐?”
沈崇山抚须,目光在她脸上逡巡:“你近日……似有心事?”
厅中灯火微晃,映得他眉心一道细纹清晰可见。
沈清辞心头一紧。
前世,他从未问过她一句冷暖。
今日这一问,是关心?
还是试探?
她抬眸,眼波微湿,却含笑:“女儿只是感怀,妹妹与谢公子情深意笃,想起母亲若在,定也欣慰欢喜。”
她语声轻柔,似有哽咽:“如今家中和睦,姐妹相亲,父亲安泰,女儿别无所求。”
袖中玉佩己被她攥得发烫。
她知道,眼泪是弱者的武器。
而她,要用它杀人。
沈崇山凝视她片刻,终是点头:“你能如此想,甚好。”
她颔首,退后两步,再度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步出宴厅,夜风拂面,带着初春的寒意。
她走过回廊,穿过花影,脚步未停。
身后灯火渐远,前方小院幽静。
老梅枯枝在风中轻颤,影子如鬼爪攀上墙头。
她步入房中,未唤人掌灯。
黑暗里,她缓缓抬起手,将茶盏搁在案上。
那杯茶,她未曾饮。
她只是倒了半盏,余下半盏,倾入袖中暗袋——茶水微温,却足以浸润她藏于袖中的药粉。
前世她不懂防备,任人下药、夺产、毁名。
这一世,她先学会的,不是反击,是自保。
她取出玉佩,置于掌心。
月光从窗隙斜落,照见玉上一道裂痕——那是母亲临终前,被人夺戒时挣扎所留。
她指尖抚过裂痕,低声自语:“你们要我的一切?”
“那我便给你们。”
“我的顺从,我的退让,我的‘成全’。”
“你们只管拿去。”
“等你们捧着这些‘馈赠’,跪在我面前求饶时——”她指尖骤然收紧,玉佩边缘硌入掌心。
“我再一一收回。”
门外传来轻微脚步声,是挽月欲进未进。
她立刻松手,将玉佩藏回袖中,抬手理了理发髻,神情恢复如常。
“进来吧。”
她声音轻软。
挽月推门而入,手中捧着干净衣裙:“小姐,换身衣裳吧,夜里凉。”
沈清辞点头,任她解去外裳。
她望着铜镜中的自己——眉目如画,眸光低垂,温婉如初。
可她知道,那双眼睛深处,己无半分天真。
她不再是沈家那个任人摆布的嫡女。
她是蛰伏的蛇,是藏刃的鞘,是戴上面具的复仇者。
她可以为仇人斟茶。
可以对他们笑。
可以亲手将嫁妆单子递到谢玉手中,说:“请代为处置。”
她可以做尽他们期待她做的事。
因为——真正的杀招,从不在明处。
挽月低声问:“小姐,明日还要去库房核对嫁妆账册吗?”
沈清辞正欲开口,忽听窗外风声一滞。
枯梅枝影晃动,一片残叶飘落,恰好贴在窗纸上,像一只枯手,按住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