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衣柜前的死亡
1992年5月7日凌晨4点17分。
“吱呀……”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音聒噪过后。
第三纺织厂女工宿舍308室的陈旧木门被推开。
方远站在门口,橡胶手套黏在汗湿的掌心里。
这是他警校毕业后第一次独立出现场,父亲昨晚的语重心长还在耳边回响:"别看死人的眼睛,小子,它们会跟着你回家。
"方远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潮湿的霉味混着一股子蜂花洗发精的香气扑面而来。
还夹杂着某种甜腻的、令人作呕的腥气。
一台老式吊扇正在头顶缓慢旋转。
扇叶上缠着几缕暗红色的毛线,仿佛被绞断的血丝摇曳颤抖着。
女工林小娟以近乎朝圣的姿势跪在略微敞开的衣柜前。
脖颈缠绕着一圈圈紧密暗红色的毛线。
那具年轻的身体只穿着被汗水浸透的白色背心,下摆卷到胸口,露出纤细的腰肢。
浅蓝色的劳动布裤子褪到膝盖处,像一朵凋零的喇叭花。
那毛线是第三纺织厂的招牌货——"红梅牌"纯棉毛线。
市百货大楼卖两块八一绞,据说,女工们常拿一些边角料来织毛衣、勾围巾,质量那也是杠杠的。
但此刻,它成了一道完美的绞索。
深深勒进林小娟苍白的皮肤里,打结的手法精巧得近乎艺术品。
方远蹲下身仔细勘察着。
注意到她右手中指戴着一枚银色顶针。
但指尖却有常年握笔者才容易留下的茧子。
方远不禁皱了皱眉,若有所思:这和厂里刚刚提供的她档案里"初中文化"的记载不符。
"方警官?
""嗯?
"身后传来一个清冷的女声。
方远转身回头回应道。
周雯,市局唯一的女刑警,齐耳短发,制服袖口沾着蓝墨水。
她递来现场记录本,手指关节处有细小的伤痕——那是她上个月在抓捕罪犯时留下的。
"死者林小娟,23岁,挡车工,连续两年厂先进工作者。
"周雯的声音很轻:"同宿舍女工反映,她最近总说有人翻过她东西。
""方警官,您看,这个。
"她又递过一本红色塑料封皮的日记本,内页有明显的撕毁痕迹。
"最后六页被撕了,但能看到纸根部的红毛线结。
"方远小心翻到最近的一篇——"1991年10月15日,夜班。
杜科长又在仓库堵我。
他说我爹的案子可以活动,但得先看看我的诚意。
我跑的时候,钢笔掉在印染车间了……"钢笔?
方远的目光扫向床头。
一本《简爱》摊开在枕头上,书页间夹着一张自制的书签。
用红毛线缠织成的蝴蝶结,他注意到。
蝴蝶结中间那个结扣,和死者颈间的结扣一模一样。
他翻开扉页,钢笔字迹力透纸背:"知识改变命运。
"最后一笔划破了纸张,像是写这句话的人用了极大的力气。
方远摸出证物袋,指尖碰到衣服内袋里那张泛黄的硬纸片——那是父亲年轻时破获连环杀人案的剪报,他收集的。
"以后,别学你爸。
"警校教官的话突然在耳边炸响:"查案不要命,最后连自己老婆怎么死的都查不清。
"想起母亲,他猛地攥紧拳头。
昨晚的电话里,父亲最后的声音沙哑而疲惫:"儿子啊,纺织厂的案子……别碰杜洪。
"可杜洪现在就站在门口。
他身着高档的确良短袖衬衫,胸前左上口袋里别着三支钢笔。
正目光阴鸷地扫过那本《简爱》。
"唉,那个,小方警官啊,我们厂的女工都单纯得很呐。
"他咧开嘴,露出一排被烟熏黄的牙似笑非笑:"总看这些外国小说,容易想入非非哎。
"方远注意到,他说"想入非非"时,喉结不自然地滚动了一下。
方远没接他话头,蹲下身,继续仔细查看着女工林小娟。
法医老陈正在检查尸体。
"勒痕有生活反应,是活着时绞死的,但奇怪的是。”
老陈指向死者太阳穴:"这里有个针眼,应该是先被注射了什么。
"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细小孔洞,周围泛着不自然的青紫色。
方远默默起身,转身轻轻拉开衣柜。
女工们的衣服整齐挂着,在最底层有抽屉半开着。
他拉开一看——有半张烧焦的照片躺在里面,边缘呈锯齿状,像是被人仓促间撕毁。
"这是?
"他小心翼翼用镊子夹起残片,焦痕下隐约可见另一个穿工装的身影。
照片背面残留着邮局钢印的痕迹:1991年10月3日。
这正是林小娟日记里第一次提到杜洪骚扰的日期前十二天。
暴雨突然倾盆而下,砸得铁皮屋顶隆隆作响。
杜洪不知何时走到了方远身后,呼吸带着浓重的烟味。
"小方警官,"他压低声音:"你爸没告诉你吗?
有些案子,知道得越少,活得越长。
"方远猛地转身,正对上杜洪浑浊的眼珠——那里面似乎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被冷笑掩盖。
"对了,"杜洪从裤兜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今早厂办整理遗物,找到这个。
"那是一张夜校报名表,审批栏里杜洪的钢笔字龙飞凤舞:"不予批准!
理由:不安分。
"方远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勘查接近尾声时,周雯突然轻呼一声。
她在床垫夹层里找到一支英雄牌钢笔,笔帽刻着一个小小的"L"。
"这可不是普通女工买得起的……"方远接过钢笔,拧开笔管——里面没有墨水,还卷着一张纸条。
展开后,是一行颤抖的字迹:"他们要用老方法对付我了。
"窗外闪电劈过,照亮方远骤然惨白的脸。
父亲昨晚的警告突然有了新的含义。
方远将钢笔和纸条小心装入证物袋,转身对周雯说:"查一下这支钢笔的购买记录,还有,林小娟的家庭背景可能有假。
"周雯点头,正要离开,杜洪突然挡在门口:"方警官,这案子明显是***嘛,女工压力大,想不开很正常。
"他伸手想拍方远肩膀,被方远侧身避开。
"杜科长,"方远首视对方眼睛:"您似乎对案件特别关心?
"杜洪脸色一僵,随即笑道:"我是领导,关心职工应该嘛,再说,厂里生产任务重,这种负面消息传出去影响不好。
"方远没再理会,走向法医老陈:"陈叔,那个针眼能考虑是什么药物吗?
"老陈摇头:"得回实验室化验。
不过……"他压低声音:"看淤青程度,可能是东莨菪碱类,能让人肌肉松弛。
"方远心头一震。
东莨菪碱——这正是父亲当年破获的连环杀人案中凶手使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