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整合资源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闵贡救驾有功,加郎中,封都亭侯。”

闵贡听完大喜,都亭侯,这可是食邑五百户的侯位!

汉朝人对封侯的执念,达到了一定程度,比如说吕布在诛杀董卓后,任职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

在这种情况下,跟别人介绍自己,依然说是温侯吕布。

关羽打了一辈子的仗,甚至官至荆州太守,前将军,旁人问起时,依然说自己是汉寿亭侯,可见多大的官都不如有个侯位。

“臣,闵贡,叩谢天恩。”

听着太监在宣读旨意,刘辩脑子里的思绪飘到了天边,脑海里一会是康熙怒斥群臣,一会是金陵副将马国成。

例行封赏结束后,刘辩回到寝宫,秘密召来袁绍鲍信几人开了个小会。

同时还让小黄门带着密旨将身处洛阳的丁原曹操一同宣了进宫。

宫室之中,大门紧闭,曹操与丁原连秧而至,丁原身后还跟了一位英武不凡的侍卫。

“诸位爱卿,今朝廷初定,招尔等入京,本意辅佐与朕,安定庶民,可朕观那董卓,不像是轻易与之辈,更遑论此人麾下还有二十万大军,诸位爱卿看当如何呀?”

袁绍率先站了出来,他思索了片刻,抬头对刘便说道。

“陛下,那董卓是一纸诏书而来,不妨让他一纸诏书而去,如何?”

“办法是个好办法,可就怕这董卓,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二十万大军在手,不顾朝廷的调令,又当如何啊?”

一旁的丁原突然插话,袁绍抬眼看去。

“当初郑泰,卢植等人有言在先,说董卓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

………首位上的刘辩静静的听着台下群臣的讨论,他知道,这些人还没有发现事情的严重性。

受时代思维的局限性,他们不知道,董卓竟有胆子妄议废立。

不过董卓也是吸纳了何进的旧部,才有足够的实力,把朝廷当做一言堂。

眼下最要紧的事,便是派人先行吸纳何进的旧部,这样一来,董卓也能收敛一点。

“本初啊,袁家世食汉禄,当是忠君爱国之人,又是国舅的老部下,朕交予你一个艰巨的任务。

你一定要把国舅的部队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这是我们对抗董卓最重要的凭障。”

“丁公背后何人?

此人为何看上去如此英武?”

看着丁原身后,那位英武的将军,刘辩知道,此人乃是温侯吕布,现在还不是温侯只是丁原的主薄不过刘辩认识,可少年天子不认识啊,该问还是要问一问的。

“回禀陛下,此人乃是臣帐下主簿,也是臣的义子,同时兼任臣的亲兵统领。”

“丁公,今朝廷初定,朕身边还没有保驾之人,不知丁公能否忍痛割爱?

朕这里正缺一个羽林军的统领”“陛下言重了,陛下若是能看上,那是他吕布的造化,奉先啊,还不快来拜见陛下。”

此时的吕布是懵逼的,跟义父开个会,怎么突然之间就换老板了?

而且这个老板身份还不得了,是当今天子。

他感觉祖坟都冒青烟了,能一跃从地方诸侯亲卫,一跃成了天子近卫,还是统领。

换以前他做梦都不敢梦,太魔幻了。

刘辩这边就高兴多了,吕布这个人虽然说反复无常,忘恩负义,可在少年天子的视角里,这可一首都是大汉的忠臣。

吕布这一生,可从来没有做过背叛汉室的事情,就连挖掘皇陵,那也是董卓逼着他干的。

在三国演义里,少帝刘辩更是依赖吕布,在那个刘变眼中,董卓就是逆贼,而吕布诛杀了董卓,这不是大汉忠臣是什么?

他也没有妄议废立,他也没有夜宿龙床,他也没有秽乱后宫,他也没有剑履上殿,入朝不拜。

妥妥的大汉忠臣啊,所以对于收下吕布这一举动,刘辩是有过深思熟虑的,作为汉末时期的武力天花板,有这样一个人在宫中保护他的安全,他安心多了。

至于丁原那边,自己的义子成了天子的近卫,是不是就代表天子认可我了?

丁原兴奋无比,以为自己能更进一步,吕布也兴奋无比,以为自己从此以后飞黄腾达,刘辩也兴奋无比,因为此后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这一波三赢。

眼看着群臣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东西了,刘辩就让他们退下,带着吕布来到了羽林军大营中。

“奉先啊,朕给你一道旨意,你去西园,挑选三千人马作为天子的羽林军,谨记一定要优中选优,朕特批给你这个权利。”

天道易兮我何艰!

弃万乘兮退守蕃。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刘辩嘴里嘟喃着这首少帝刘辩的唯一的诗,躺在寝宫的床上,搂着唐姬。

这一夜发生太多事了,自己母后那边,没功夫去管,自己一旦过去,说不定手中的权利就要转移给何太后了。

到时候太后垂帘听政,自己这个小皇帝就名不副实了。

不想重蹈少帝刘辩的覆辙,刘辩打定了主意要自己发育,召人拿来传国玉玺放在床底,又派人召来唐姬。

安慰着怀中的少女,沉沉睡去。

天微亮,就有宫人伺候刘辩起床洗漱上朝,董卓因为昨日在朝堂上没有出彩,今天领着军队入京,自己带着手下首接剑履上殿。

群臣怒视董卓,这个西凉的蛮人怎能如此无礼,天子近前,剑履上殿不说,入朝不拜还敢首视天颜!

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董卓此时己被千刀万剐,不过董卓没有在意群臣的眼神,他在朝堂之上厉声喝问。

“吾等救驾有功,若不封赏,岂不寒了忠臣之心?”

他今天是带着自己底气来的,20万的大军,他坚信昨日,陛下是受奸人蒙蔽,不给自己封赏,是害怕遭到迫害,所以今天他把底气带来了。

董卓心里想着,若是今日封赏我也就罢了,若是不封,那就要换一个皇帝了,他要效仿伊尹霍光故事,行废立之事。

刘辩坐在龙椅上,一头黑线,要官可以,动这么大干戈是为何呀,不知道,以为你要篡位呢。

刚想要厉声呵斥,没想到边上闪出一人来。

“大胆!

董卓,你不过是一边军统领,怎敢在大殿之上如此无礼?!

莫非视朝廷法度于无物吗?”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