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摇篮里的月光与糖霜(邱莹莹 & 顾里 0-3岁)南城的梅雨季总来得黏糊糊的。

二零零〇年的六月,老巷子里的青石板被雨水泡得发亮,墙根的青苔爬过砖缝,连风里都裹着股潮霉味儿。

邱家和王家合住的二层小楼里,邱莹莹正躺在藤编摇篮里,攥着半块被口水洇湿的橘子皮,吧嗒着没长齐的乳牙,看天花板上晃动的水痕。

“莹莹哎——”门外传来邱妈妈的唤声,带着点沙哑的急切,“你李姨家的小千金生了!”

摇篮边的竹椅“吱呀”一声,邱妈妈系着蓝布围裙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转身时带起一阵风,掀动了邱莹莹盖着的碎花被子。

小莹莹立刻皱起鼻子,小胳膊小腿儿在空中乱扑腾,喉咙里发出含混的“啊啊”声——这是她表达兴奋的方式,像只刚学会扑棱翅膀的小麻雀。

等邱妈妈抱着裹在湖蓝色襁褓里的女婴回来时,邱莹莹正扒着摇篮边缘,圆溜溜的黑眼睛瞪得溜圆,口水顺着下巴滴答滴答落在花布衫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小圆圈。

“叫顾里,”邱妈妈把襁褓轻轻放在藤编摇篮旁边的草席上,笑着说,“比咱们莹莹小半个月呢。”

邱莹莹歪着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小客人”。

顾里的襁褓是雪白色的,绣着精致的蕾丝花边,连包裹的小毯子都是浅粉色的,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陌生的香气,不像她自己身上的奶香味儿,倒像是妈妈晾在院子里的栀子花。

“哎呦,这闺女长得可真水灵!”

邱奶奶颤巍巍地从里屋出来,扶着门框,枯瘦的手指轻轻点了点顾里肉嘟嘟的小脸蛋,“比我们家莹莹当年还白净。”

顾里的睫毛很长,像两把小小的蒲扇,此刻正安静地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

邱莹莹忽然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顾里的小鼻子。

顾里皱了皱小巧的鼻子,咂了咂嘴,然后在襁褓里扭了扭,发出了一声细细的、像小猫咪一样的哼唧声。

“哎呀,别吓着小妹妹!”

邱妈妈笑着轻轻拍了一下邱莹莹的小***,“莹莹乖,去,把妈妈放在桌上的那个小拨浪鼓拿来,给小顾里妹妹听听响儿。”

邱莹莹一听有玩具,立刻来了精神,一骨碌从摇篮里爬了起来。

她穿着喜庆的红肚兜,光着的一双小胖脚丫踩在微凉的青石板上,啪嗒啪嗒地跑到堂屋的八仙桌旁。

桌上果然放着一个红色的拨浪鼓,上面画着金色的胖娃娃和吉祥的花纹。

她踮起脚尖,用小手努力地去够,试了几次才终于抓稳。

她抱着拨浪鼓,摇摇晃晃地走回草席边,然后高高举起小胳膊,用力一摇。

“咚咚锵——咚咚锵——”清脆的鼓声在小小的堂屋里响起,惊得梁上栖息的几只麻雀扑棱棱飞了出去。

邱莹莹得意地看着顾里。

只见顾里原本闭着的眼睛睫毛颤动了几下,然后缓缓地睁开了。

她的眼睛很大,是那种少见的、清澈的琥珀色,像清晨林间未被沾染的露珠。

她盯着邱莹莹手中的拨浪鼓,小嘴巴微微张开着,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了一跳,但又显得很好奇。

“听见没?

小顾里,这是莹莹妹妹给你送的礼物哦。”

邱妈妈笑着摸了摸邱莹莹的头,夸奖道,“我们莹莹可大方啦!”

邱莹莹听到妈妈的夸奖,小脸蛋儿顿时红扑扑的,像熟透了的苹果。

她把拨浪鼓往顾里面前又送了送,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给……给妹妹……咚咚……”或许是她的声音太可爱,或许是那鲜艳的红色拨浪鼓真的吸引了她,顾里的小脑袋微微动了动,伸出***的小手,试探着抓住了拨浪鼓的鼓槌。

她的动作很轻柔,指尖***可爱,像刚剥壳的荔枝肉。

邱莹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她从没见过这么小的手,也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姑娘。

她凑得更近了,几乎要贴到顾里的脸上,闻着她身上那股好闻的香气,瓮声瓮气地问:“妹妹……叫……什么?”

“顾里。”

邱妈妈在一旁轻声回答。

“顾……里……”邱莹莹努力地重复着这个名字,像是在品尝一颗刚剥开的、带着甜味儿的糖果,“顾里……妹妹。”

顾里似乎听懂了她的声音,又或许是感受到了她的善意,小嘴巴咧开,露出了一个无意识的、天使般纯净的笑容。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棂,在她柔软的发顶镀上了一层浅浅的金色光晕。

邱莹莹看得有些痴了,她觉得,这个叫顾里的小妹妹,就像是故事书里才会出现的、住在水晶宫殿里的公主一样,连笑容都带着甜丝丝的味道。

这是她们的第一次见面。

一个在阳光下笑得像个小太阳,一个在襁褓里安静得像朵初绽的白莲。

• 时光如同老巷子檐角下悄然滴落的水珠,无声无息,却在青石板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

转眼间,邱莹莹和顾里都会蹒跚学步了。

邱莹莹家住在楼下,堂屋和厨房连在一起,空间显得有些逼仄,但被邱妈妈收拾得干干净净,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墙角堆放着整齐的柴火,窗台上晾晒着刚洗净的蓝印花布,灶台上总是咕嘟咕嘟炖着喷香的腌菜骨头汤。

邱莹莹穿着妈妈用旧床单改成的小褂子和小布裤,膝盖上总是沾着些许灰尘和泥土,那是她探索这个小小世界的“勋章”。

顾里则住在楼上。

王家是后来搬来的,住着巷子尽头那座独门独户的小院。

院子不大,却被顾爸爸精心打理得生机勃勃,种着几株茉莉、一架葡萄,还有几盆翠绿的兰草。

顾里的房间朝南,窗户上挂着淡绿色的纱帘,阳光透过薄纱洒进来,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浅色小裙子,头发用一枚小巧的珍珠发夹松松地别在耳后,干净得不像个在巷子里疯跑的孩子。

每天下午,是两个小不点儿最期待的“探险”时光。

邱莹莹会扶着楼道里斑驳的墙壁,一步步练习走路。

她的胆子很大,摔倒了也不哭,拍拍身上的灰,自己爬起来继续往前挪。

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巷口那家卖糖画的摊子,看老爷爷用滚烫的糖稀画出栩栩如生的凤凰、鲤鱼。

她会站在那里,看得入了迷,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却舍不得花掉妈妈给的五分钱买上一块。

而顾里,则喜欢搬个小板凳,乖乖地坐在自家院子里,看妈妈给她新买的图画书。

她看得极认真,小小的手指会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跟着念,尽管很多字她还不认识。

王妈妈总是坐在她身边,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温柔地给她讲解。

“妈妈,这个小兔子为什么哭呀?”

顾里指着书上泪汪汪的小兔子,声音细细软软地问。

“因为它找不到妈妈了呀,就像你早上找不到袜子一样,会着急的。”

王妈妈笑着摸摸她的头。

“那我……我帮它找妈妈,好不好?”

顾里眨巴着大眼睛,一脸认真地说。

“好呀,我们顾里最乖巧懂事了。”

然而,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小女孩,命运的丝线却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将她们的世界轻轻地系在了一起。

那天下午,天气有些闷热。

邱莹莹又一次挑战“高峰”——通往二楼王家的小楼梯。

她扶着冰凉的木质扶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上挪。

当她终于颤巍巍地爬上二楼平台,扶着栏杆站稳时,一眼就看到了正蹲在院子角落里的顾里。

顾里今天穿了一条崭新的藕荷色小裙子,裙摆上缀着精致的蕾丝花边。

她正拿着一个小小的塑料铲子,专心致志地在一个废弃的大花盆里挖着什么。

阳光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连发梢都仿佛闪着光。

邱莹莹看得有些呆住了。

她觉得顾里此刻的样子,就像故事里那位美丽的拇指姑娘,正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忙碌。

“妹妹!”

邱莹莹忍不住开口喊道,声音带着一丝惊喜和喘息。

顾里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猛地抬起头。

当她看到是邱莹莹时,白皙的小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露出了一个浅浅的、有些羞涩的笑容。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小声地回应道:“莹……莹莹。”

这是顾里第一次清晰地叫出邱莹莹的名字。

邱莹莹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她扶着栏杆,摇摇晃晃地往前走了两步,不小心被一块凸起的砖块绊了一下,身子一歪。

“哎哟!”

邱莹莹惊呼一声,眼看就要摔倒。

就在这时,一只有力的小手及时地扶住了她的胳膊。

是顾里!

虽然她还很小,力气也不大,但她扶得很稳,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

“没……没摔疼吧?”

顾里仰着小脸,紧张地问。

邱莹莹摇摇头,咧开嘴笑了:“没……没事!”

她看着顾里沾着泥土的小手,又看了看自己被扶住的地方,忽然伸出自己的小脏手,轻轻碰了碰顾里的手背,好奇地问:“妹妹的手……凉凉的。”

顾里下意识地缩了缩手,但很快又伸了出来,轻轻回碰了一下邱莹莹温热的小手背,小声说:“你的……暖暖的。”

两个小姑娘就这样扶着栏杆,并排站在二楼的平台上,看着院子里被风吹动的茉莉花,一时都没有说话。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她们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茉莉花香,还有邱莹莹身上那股属于孩童的、带着奶味的汗香。

那一刻,时光仿佛变得格外温柔而缓慢。

• 两岁那年春天,邱莹莹的爷爷从乡下老家来看望她们,还带来了一只毛茸茸的小黄狗。

小黄狗刚满月,圆溜溜的眼睛像两颗黑葡萄,尾巴总是摇个不停,一下子就成了邱家的小明星。

邱莹莹高兴坏了,整天围着小黄狗打转,给它取名叫“阿黄”。

她走到哪儿,就把阿黄带到哪儿。

阿黄也黏她,邱莹莹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有时还会调皮地叼着她的裤脚,想把她往院子外面带。

顾里自然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

第二天下午,她抱着自己最喜欢的小布熊,悄悄地来到了邱家。

邱莹莹正蹲在院子中央,手里拿着一块吃剩的锅巴,小心地掰成小块,喂给阿黄吃。

阿黄吃得津津有味,尾巴摇得像一把快乐的小扫帚。

“莹莹!”

顾里轻轻喊了一声。

邱莹莹抬起头,看到是顾里来了,惊喜地站了起来:“顾里!

你来看阿黄啦!”

“嗯。”

顾里点点头,有些好奇地凑近阿黄,“它……就是阿黄吗?”

“是啊!

可爱吧!”

邱莹莹得意地把阿黄抱起来,举到顾里面前,“阿黄,这是顾里妹妹,你要乖乖的哦!”

阿黄似乎也感觉到了顾里的友好,伸出湿漉漉的小鼻子,在顾里***的小手背上嗅了嗅,然后友好地舔了一下。

顾里被逗得“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动听。

她伸出小手,轻轻地摸了摸阿黄柔软的毛发:“阿黄……好软呀。”

“是吧!”

邱莹莹也开心地笑了,“等你以后常来,阿黄也会跟你玩的!”

那天下午,两个小女孩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一人抱着一个“宝贝”——邱莹莹抱着阿黄,顾里抱着她的小布熊。

阳光暖暖地照在她们的身上,阿黄则乖巧地趴在她们脚边,时不时地摇摇尾巴。

顾里拿出妈妈给她准备的橘子软糖,掰了一半,递给邱莹莹:“莹莹,吃糖。”

邱莹莹眼睛一亮,毫不犹豫地接了过来,放进嘴里,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嗯!

甜甜的!”

“我妈妈说,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

顾里看着邱莹莹开心的样子,自己也笑了,小脸上露出了两个小小的梨涡。

邱莹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也拿起自己口袋里仅剩的一颗水果糖,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递给顾里:“顾里……你吃。”

顾里看着邱莹莹手中的糖,又看了看邱莹莹真诚的眼睛,犹豫了一下,然后伸出小手接了过来:“谢谢……莹莹。”

“不客气!”

邱莹莹笑着说。

两个小姑娘坐在那里,慢慢地舔着手中的糖,阳光透过院墙上的葡萄藤,在她们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微风拂过,带来了院子里栀子花的甜香,还有橘子软糖和水果糖混合在一起的、甜蜜的滋味。

邱莹莹觉得,和顾里妹妹在一起分享糖果,比自己一个人吃所有的糖,都要甜得多。

• 三岁那年夏天,巷子里流行起了“过家家”的游戏。

邱莹莹的“家”设在自家楼下的小杂物间里。

她用几块旧木板搭了个小灶台,又找来了几个空酱油瓶和醋瓶当作厨具,还把妈妈晾晒的干菜叶子当成宝贝,说是“山珍海味”。

她常常拉着顾里,还有隔壁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在这里扮演“妈妈”、“爸爸”和“宝宝”。

顾里自然是邱莹莹“家”里的“小公主”,也就是“宝宝”。

邱莹莹会用树叶煮“鸡汤”,用小土块当作“米饭”,然后小心翼翼地喂给顾里吃。

顾里总是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她那软糯的小嗓音说:“谢谢妈妈,真好吃。”

然后会把邱莹莹喂到她嘴边的“饭菜”吐出来一半,因为她其实更喜欢邱莹莹喂她吃真正的酸梅汤。

邱莹莹的“妈妈”当得有模有样,但私下里,她却是最羡慕顾里的。

顾里真正的家,在巷子尽头那座美丽的小院子里。

那里有宽敞明亮的房间,有漂亮的公主裙,有满屋子的图画书,还有一位温柔得像仙女一样的妈妈。

每次去顾里家玩,邱莹莹都觉得像走进了安徒生童话里描述的宫殿。

顾里的妈妈总是穿着素雅的棉布长裙,头发用一根简单的簪子挽起,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

她会亲手给邱莹莹和顾里煮绿豆汤,用精致的青瓷小碗盛着,碗底还会沉下一颗蜜枣。

她会耐心地教她们画画,告诉她们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花儿为什么有那么多颜色。

她还会给她们讲故事,故事里有美丽的公主,有勇敢的骑士,还有善良的小矮人。

邱莹莹总是听得入了迷,眼睛亮晶晶的。

她觉得顾里的妈妈,就像是故事里最温柔、最美丽的仙女。

有一次,顾里的妈妈教她们用彩色的橡皮泥捏小动物。

邱莹莹捏了一只歪歪扭扭的小兔子,颜色也涂得乱七八糟。

顾里则捏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白天鹅,羽毛是雪白的,脖颈优雅地弯曲着。

顾里的妈妈笑着把两个小作品放在一起展示:“莹莹捏的小兔子真可爱,充满了童趣。

顾里捏的天鹅也很美丽,非常逼真。”

邱莹莹看着自己手下那只“西不像”的小兔子,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顾里却拉了拉她的衣角,小声说:“莹莹,你的小兔子……很可爱。”

她说的是真心话。

在她眼里,邱莹莹的小兔子虽然不完美,却充满了生命力和快乐的灵气。

邱莹莹听了,又重新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那我们交换吧!

我把我的小兔子送给你,你把你的天鹅送给我,好不好?”

顾里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了点头:“好呀。”

于是,邱莹莹得到了那只雪白的天鹅,顾里得到了那只歪脖子的小兔子。

她们把各自的“宝贝”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像是收藏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宝物。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老巷子。

两个小女孩手牵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邱莹莹口袋里的小天鹅硬硬的,硌着她的腿,但她却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顾里口袋里的小兔子虽然软软的,还有些歪歪扭扭,但她也觉得格外珍惜。

她们不知道,这次看似寻常的“过家家”和交换玩具,却在彼此幼小的心灵里,悄悄埋下了一颗名为“友情”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会生根、发芽,开出意想不到的花朵,甚至结出带着一丝酸涩的果实。

• 三岁的邱莹莹和顾里,一个像夏日里热烈的向日葵,一个像春日里娴静的百合。

她们的世界因为彼此的出现,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邱莹莹会拉着顾里在巷子里疯跑,追逐着花蝴蝶,踩过一个个小水洼,笑声清脆响亮。

顾里则会拉着邱莹莹,安静地坐在自家院子里的石凳上,给她讲新看的故事,教她认漂亮的图画。

邱莹莹会把妈妈给她的糖块偷偷藏起来一部分,等到去顾里家的时候,分给她吃。

顾里则会把自己最喜欢的图画书带到邱家,和邱莹莹一起窝在地毯上翻看,尽管邱莹莹总是忍不住去抠书页上印着的立体图案。

她们一起经历过第一次看见蚂蚁搬家时的惊奇,一起品尝过邱妈妈做的香喷喷的糖饼,一起在雷雨交加的夜晚,躲在被子里听着窗外的风声和雷声,互相安慰着对方。

她们的妈妈们也渐渐熟悉起来。

邱妈妈爽朗热情,喜欢拉着顾妈妈一起择菜、聊天,聊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和孩子们成长的点滴。

顾妈妈温柔内敛,话不多,但总是安静地倾听,偶尔会给出一些贴心的建议。

她们看着两个性格迥异的小女孩,一天天长大,一天天亲近,心中都充满了欣慰。

邱妈妈常常看着自家那个风风火火、一刻也闲不住的小莹莹,再看看楼上那个文文静静、心思细腻的小顾里,笑着说:“这俩孩子,一个是火,一个是水,性格可真不一样。

不过啊,凑在一起,倒也挺互补的。”

顾妈妈则会温柔地整理着顾里额前有些散乱的发丝,轻声说:“是啊。

莹莹教会了顾里如何更勇敢地去表达,去融入;顾里也让莹莹学会了,有时候慢下来,静静地观察,也能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

她们是如此的不同,却又如此的契合。

如同两条原本各自奔流的溪水,在命运的指引下,交汇于这条悠长宁静的老巷子,从此,她们的生命轨迹,便开始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只是那时的她们,还太年幼,太懵懂。

她们不知道,这份从婴儿时期就悄然滋生的情谊,会在未来的岁月里,与另一个少年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最终编织成一段跨越二十年的、复杂而绵长的情感纠葛。

她们更不知道,此刻摇篮里和襁褓中的月光与糖霜,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沉淀成记忆里最温柔的底色,但也可能,会在现实的打磨下,泛起不易察觉的苦涩涟漪。

(第一章 完)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