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渊龙帝伟岸的身躯屹立在伏魔江水晶宫上空。
曾是这片无尽水域主宰的他,此刻帝冠歪斜,玄黑龙袍被凌厉仙罡割裂,流淌的龙血如熔金,灼烧着冰冷的江岸,蒸腾起大片猩红的雾霭。
在他身下,伏魔水晶宫的残骸无力地沉浮。
断壁残垣间,无数龙尸在浊流中漂浮,鳞片黯淡,龙睛死不瞑目。
他对面,无数护卫拱卫着的中心。
那位玄甲金盔、周身缭绕着土黄色仙光的巍峨身影,正是大魏仙朝之主,魏武仙帝!
大魏天兵列阵如黑云覆海,神威如狱,兵戈寒芒刺穿了万顷波涛的幽暗。
魏武的声音冷漠,如同神谕碾过废墟:“天命轮转,水德己衰。
苍渊,献上你仙躯,本帝可留敖溟性命,伏魔江可存火种。”
没有咆哮,没有咒骂。
苍渊龙帝的目光掠过化为废墟的家园,扫过那些悲愤欲绝却又被恐怖威压压制得无法动弹的幸存族人,最后落在那被禁制锁链困缚、满面泪痕与狰狞、拼命挣扎的太子敖溟身上。
滔天的恨意,瞬间化作了刻骨的悲凉,凝成眸中一丝绝望的清明。
“魏武小儿…”苍渊的声音嘶哑,越过江水悲鸣,清晰地撞入每一个生灵的耳中:“以我帝血换吾儿一线生机……你若有违此誓……天道轮转不息,他日你土德崩塌之日,必遭万倍之劫!”
话音落,龙吟断!
没有半分犹豫。
在敖溟撕心裂肺的悲吼“父帝——!”
响彻渊海时,在无数龙族哭嚎声撕裂水幕时,苍渊龙帝并指成剑,决绝地抹过自己的逆鳞!
……“啪”说书先生醒木一响,突然跺脚学起龙吟。
“嗷——!”
这声学得九分像,惊得门外槐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
“且说那龙太子敖溟,眼睁睁看着龙帝倒下,一声嘶吼,那叫一个泪如泉涌啊。
那魏武仙帝也是守信之人,也没有心思去收拾龙太子,只冷冷说道:‘小龙崽子,本帝自是守信之人。
日后,你若就在这伏魔江里当个闲散龙王,本仙帝保证留你一命,若是心怀鬼胎,哼哼,定叫你魂飞魄散。
’这魏武仙帝,也不再理会龙太子,将龙帝尸首,拉入虚空。
转身就对着其余修士道:‘班师,回朝!
’啪!”
说书先生醒木又是一敲,折扇唰啦展开。
“诸位看官,您猜这怎么着?
这龙尸被魏武仙帝带回大魏仙宫后,叫人连夜炼制了三件法宝,就今日还在那大魏仙宫里珍藏着呢!”
堂下穿短衫的汉子听得手中茶碗倾斜,褐黄茶汤泼在青石板上也浑然不觉,开口问道:“是哪三件啊?”
说书先生偏不说明,醒木一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堂下顿时炸开了锅,穿短衫的汉子掏铜钱拍在桌上:“再来段!
我把明日酒钱也押这儿!”
茶楼内,最边上的两男一女看的发笑。
一少年开口道:“这些凡人倒也有趣,居然能为了这仙帝们的故事,听得激动不己。”
少女笑道:“倒是李真仙师兄你才有趣的很,次次来这凡间,都要来听这说书。”
“步师弟,你觉得这说书怎么样?”
座位旁另一个少年开口道:“李师兄,我倒是第一次听这段说书,还挺有意思的。”
这叫李真仙的少年,看向两人开口道:“宁儿,步师弟,你俩是大魏人士,这《龙帝自刎》的故事是真是假呀?”
少女听到此话立刻说:“当然是真的啦!
我崔氏祖先就是讨龙之战的校尉,而且这说书先生是个凡人,哪里晓得仙帝故事,我看这讲述的还算保守了呢!”
步姓少年也开口道:“这人所说大致都是真的,而且就我所知,这龙帝尸身确实炼了三件法宝,一件”渊龙鞭“,一件”帝龙骨剑“,一件”镇岳宝玺“,不过如今只有那一方”镇岳宝玺“尚在昭仙帝手中,那骨剑和灵鞭,却是流落天南,这些在大魏也算不得什么秘密。”
李真仙闻言:“这苍渊龙帝真是个英雄人物,宁愿拔剑自刎,死后被炼成法器,永无宁日,也要为儿子博得一线生机。”
“真是可惜了一身通天彻地的仙帝修为,一个时代修士无数,可又有几人能做到?”
“若我是这苍渊龙帝,定要斗个鱼死网破,让这所谓五德轮转的天命,不再束缚我!”
步姓少年回答道:“李师兄说笑了,这五德轮转乃是天定,哪里能变动的,今时今日是大利”土德“,就算魏武仙帝,早己仙逝,那伏魔江龙属也不可能再翻起波涛。”
“好了,听了故事,饮了茶水,我们三人该回去准备准备了,可不能让真人等久了!”
李真仙说罢起身,两人也紧跟他身后出了茶馆。
茶楼喧嚣渐远,李真仙三人步履匆匆,穿行于吴国国都熙攘的街巷。
此地乃问玄江南岸明珠,沃野千里,虽受制于北方魏帝,却因玄阳山与问玄江天险,自成一方水土。
国君上源真君,乃”壬水“金丹修士,效法仙帝建制,城中禁制森严,炼气、筑基修士皆不得御风。
三人赶回客栈天字一号房,李真仙叩门:“真人,弟子求见。”
“进。”
潮云大真人李真明的声音自内传来。
他端坐堂中,双目微阖,周身灵力流转不息。
三人入内,潮云缓缓睁眼:“时辰将至,戌时三刻,随我入宫祝寿。”
李真仙躬身应道:“弟子等谨遵真人安排。”
他略一迟疑,问道:“真人,不知此次贺礼为何?”
潮云真人嘴角微扬,翻手间,一只墨色玉镯浮现掌心。
镯身螭龙首尾相衔,幽光流转,水纹盘绕,磅礴的”壬水“灵气扑面而来——正是百阳真君所炼金丹灵宝”螭龙镯“!
“此乃百阳大人为吴主所炼。”
潮云展示片刻,收起灵宝,目光转向李真仙,考校道:“真仙,我玄阳”丁火“道与吴主”壬水“道,有何关联?”
李真仙略作思索,朗声道:“回真人,”丁火“为阴火,柔中藏刚,如灯烛需水润泽;”壬水“为阳水,奔涌浩荡,似江河需火温养。
二者看似相克,实则相济。
火得水而气韵绵长,水得火而生机流转,最是阴阳调和之道。”
他继续道:“我玄阳山乃天下”丁火“祖庭,问玄江长流龙君与吴主,皆借此地利,于”壬水“一道造诣非凡。”
潮云真人眼中露出赞许:“不错不错,不愧真君血脉。”
他目光扫过崔宁与步天歌:“大魏以”土德“立朝,诸土道途昌盛。
你二人修”戊土“,火土相生,阴阳制衡。
此番借”玄阳仙会“入我祖地修行,亦是机缘,当珍惜。”
“晚辈谨记真人教诲。”
崔宁、步天歌齐声应道。
“若无他事,且去准备吧。”
潮云真人复又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