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县医院的 “冷板凳”
30 平米的房间里,两台旧电脑摆在靠窗的位置,屏幕边缘还留着咖啡渍,墙角堆着几个装设备的纸箱,上面印着 “康医科技二代 AI 系统” 的字样,纸皮都发脆了。
“你就是林晓?”
一个叼着烟的中年男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烟蒂在烟灰缸里摁了摁,留下一圈黑印。
他就是张建国主任,白大褂袖口卷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磨得发亮的手表,眼神扫过林晓的简历,眉头皱得更紧:“这项目是上面硬压的,康医那二代系统,连我看诊都能出错,你一个二本生,还能把它摆弄明白?”
林晓攥着简历的手紧了紧,刚想开口,旁边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年轻医生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角。
等张建国去接电话,他压低声音说:“我叫周涛,项目组就咱俩人。
别跟主任较真,他去年被系统坑惨了 —— 有个老人来查血压,系统没识别出‘长期吃降压药导致的心率异常’,漏诊了高血压,后来老人在家晕倒,主任到现在还自责呢,见了 AI 就烦。”
林晓心里松了口气,原来张主任的抵触不是针对她,是被不靠谱的系统伤了心。
她看着周涛打开的系统界面,突然明白基层医疗的难 —— 连最基础的设备都跟不上,再想帮患者,也像隔着层雾。
没等林晓多问,张建国挂了电话回来,扔给她一把钥匙:“今天就入职吧,周涛教你标数据。
要是干不了,趁早说,别耽误事。”
说完就夹着包往外走,白大褂下摆扫过纸箱,发出哗啦的声响。
周涛赶紧拉着林晓坐到电脑前,点开一个标着 “病历标注” 的文件夹:“咱的活就是把门诊病历里的症状、病史输进系统,帮 AI 优化识别。
你看,这里有模板,照着填就行。”
他边说边点开后台数据,林晓凑过去看,屏幕上显示 “己标注病历 1200 份,其中农村患者 320 份”,农村患者占比还不到三成。
“怎么农村患者这么少?”
林晓忍不住问。
周涛叹了口气,点开一份病历:“县医院门诊一半是农村人,但之前标数据的医生嫌麻烦,没细分‘农民’‘工人’,全归成‘普通患者’。
你试试这个。”
他调出一份 “农村老人风湿性关节炎” 的病历,林晓照着输入 “关节疼痛、遇冷加重、长期干农活”,点击识别后,系统弹出的结果却是 “普通骨关节炎”。
“这不对啊。”
林晓愣了,“老人关节变形是长期弯腰种玉米导致的,怎么会认成普通骨关节炎?”
“正常。”
周涛无奈地耸耸肩,指着系统说明,“二代系统的训练数据里,农村患者样本少得可怜,根本没收录‘长期干农活导致的关节变形’这种特征。
三代系统就有‘患者职业 / 生活习惯’标注项,可惜要两百多万,县医院拿不出,只能凑合用这个。”
林晓心里沉了沉,她想起母亲误诊时的病历,要是当时系统能多考虑 “长期做家务导致的胃部劳损”,是不是就不会拖成胃溃疡?
她盯着屏幕上的 “农民” 选项,突然有个想法 —— 要是在 “农民” 后面补充具体的劳动习惯,比如 “种玉米的农民,长期弯腰种水稻的农民,长期涉水”,AI 是不是就能更准些?
接下来的一下午,林晓都在试着补充标注。
她从门诊病历里找出农村患者的记录,逐份在 “职业” 栏里加备注:“王秀兰,65 岁,种棉花的农民,长期弯腰摘棉李建国,72 岁,养牛的农民,长期扛饲料”。
周涛路过时看到,吓了一跳:“你这是干啥?
主任不让瞎改模板的!”
“周哥,你想啊,农村患者的劳动习惯会影响病情,AI 知道这些,才能少误诊啊。”
林晓指着一份病历,“你看这个老人,关节疼是因为长期扛玉米,要是系统知道他的活计,就不会认成普通骨关节炎了。”
周涛张了张嘴,没反驳,只是提醒她:“你小心点,别让主任看见。”
可怕什么来什么。
下班前半小时,张建国突然推门进来,径首走到林晓电脑前。
看到屏幕上 “种玉米的农民,长期弯腰” 的标注,他当场把鼠标往桌上一拍,发出 “啪” 的一声脆响:“标数据就按模板来,你瞎改什么?
机器能懂‘种玉米’?
能懂‘长期弯腰’?”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周涛想劝,被张建国一个眼神顶了回去。
林晓攥着鼠标没松手,指尖因为用力泛白,却还是抬头看着张建国:“主任,我见过农村患者因为误诊遭罪。
他们的劳动习惯不是没用的信息,是能帮 AI 更准判断病情的关键。
您当年漏诊的那位老人,要是系统能多考虑他的生活习惯,说不定就不会出意外了。”
“你还敢提这事?”
张建国瞪圆了眼睛,手指着门,“明天再敢乱改,你就去门诊打杂,别在这瞎折腾!”
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门被甩得砰砰响。
林晓坐在椅子上,心里又委屈又不服气。
周涛递过来一瓶水:“别往心里去,主任就是嘴硬。
其实你说的对,只是他被系统伤怕了,不敢再试新法子。”
林晓接过水,看着屏幕上的标注,没说话。
她知道张主任的顾虑,也知道自己的做法冒险,但一想到那些因为系统不懂农村生活习惯而误诊的患者,她就没法甘心按模板机械地填数据。
收拾东西准备走时,林晓瞥见墙角的纸箱,突然想起昨天在大巴上查的信息 —— 康医科技的二代系统,识别农村患者准确率不足 70%。
她蹲下来,轻轻摸了摸纸箱上的字样,心里突然有个疑问:康医科技当年修系统后,为什么故障反而变多了?
是真的技术问题,还是故意让系统不好用,逼县医院买三代系统?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林晓自己都吓了一跳。
她赶紧站起身,关掉电脑,快步走出地下室。
外面的天己经黑了,县医院的路灯亮着昏黄的光,她抬头看着门诊楼的窗户,心里默默想:不管是系统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我都要试试,不能让这 “冷板凳” 白坐,更不能让基层患者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