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春兰的童年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这个时候,农村小学突然改变了政策,规定六岁才能首接上学前班,而不再设有幼儿班。
就这样,我只能无奈地在家多等待了一年。
终于熬到了六岁,而就在这一年,我的弟弟也降生到了这个世界。
当时,爸爸不在家,他远赴广东打工谋生,只留下妈妈独自一人照顾新生儿和坐月子。
于是乎,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儿都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我稚嫩的肩膀上。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啊!
每天清晨,当太阳还在云端慵懒地伸着懒腰时,我便早早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
先是洗衣服、做饭,然后还要喂养家里养的那头肥猪,并去采摘新鲜的猪草回来。
日复一日,这些琐碎繁重的家务让我感到疲惫不堪,但我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说实在的,有时候我不禁会想,爷爷奶奶是否真的有些狠心呢?
他们明明看到我如此年幼就要承担这么多的责任与压力,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或许他们也是迫于生活的无奈吧,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种心灵上的孤独和无助感至今依然难以忘怀。
六岁半的时候,新学期开始了,我满心欢喜地背上书包去上学。
那时候,天真无邪的我以为只要上学了,就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每天都有爸爸妈妈接送上下学,回家还有各种好吃的等着我。
可是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我并没有那么幸运。
每天早上,我只能早早起床,自己动手做早饭,吃完还要喂好家里养的猪,然后才跟着院子里的叔叔们一起去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叔叔会带着我们)。
而我的妈妈,则背着年幼的弟弟去田里干农活,根本无暇顾及我的学习和生活。
放学后,我也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尽情玩耍,而是要先去割猪草,然后回家煮猪食。
在煮猪食的间隙,我才能抓紧时间完成作业。
这种艰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一首持续到我小学毕业,那一年,我己经十二岁了。
在那漫长而又懵懂的小学时光里,我从未感受到来自母亲的丝毫爱意。
仿佛我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一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孩子。
记得有一次,我实在厌倦了每天喂猪的任务,渴望能够早点去学校。
于是,年幼无知的我竟然拿起菜刀,向着自己的手砍了下去。
鲜血瞬间涌出,但令人心寒的是,母亲连看都没有看我一眼,只是冷漠地命令我先完成喂猪的工作才能去上学。
那时的我,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在整个小学阶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频繁地迟到。
每一次,等待我的都是母亲无情的毒打。
那些痛苦的记忆至今仍历历在目,成为了我心头无法磨灭的阴影。
可以说,我的童年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美好的回忆。
无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稍有差错,都会遭到母亲惨无人道的殴打。
考试成绩不理想,要挨打;饭菜煮不熟,也要挨打;放学回家稍微晚了一些,更是难逃一劫;甚至去亲戚家多玩一会儿,也会招来一顿毒打。
而当母亲干活累了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同样成了她发泄情绪的对象。
这些年来所承受的毒打,不仅给我的身体带来了伤痛,更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性格。
如今回想起来,我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一些难以忽视的性格缺陷,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那种讨好他人的倾向。
或许正是因为长期生活在恐惧与压抑之中,我逐渐学会了察言观色,试图通过取悦别人来避免遭受更多的伤害。
每次当父亲结束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家中时,便是我最为开心愉悦的时刻。
因为父亲每次回家都会带回大量钱财,而这会让母亲高兴上好一阵子,如此一来,我便能享受数日不挨打的美好时光。
然而这种轻松愉快的日子往往难以持续超过一周。
起初,父亲刚刚归家之际,母亲会精心烹制美味佳肴,但随着时间推移,不过短短几日,母亲便会与父亲发生争执吵闹。
她整日操劳固然辛苦不易,但她那暴躁易怒的脾性却似乎从未改变。
犹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同父亲一同前往田地种植土豆。
父亲向来是一个做事极为认真细腻之人,所挖掘用于种植土豆的沟渠排列得格外整齐有序。
然而母亲前来查看后,仅仅因为一下午种下的土豆数量过少,便与父亲激烈地争吵起来。
父亲见状,无奈之下只得带着我转身离去。
这一举动愈发激怒了母亲,她甚至拾起石块向我们投掷而来,险些击中我的头部,造成可怕的后果。
父亲深知我在家中常成为母亲宣泄情绪的对象,也清楚我遭受了诸多委屈,因此他每次返家都会尽力保护我、呵护我。
可偏偏这样又不能顺遂母亲心意,于是争吵不可避免地上演着。
回首往昔,我的童年岁月充斥着挨打受苦以及父母无尽的争吵,真正的欢乐实在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