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归来寻琴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日天还未亮,京城的街道上便己响起阵阵欢腾。

因大胜北寒国,铄金国举国庆贺,朝廷特意下旨,让官学与私学皆休假一日,任百姓尽情欢庆。

早在三日前,秘书郎林文渊便听闻军队入城的消息,特意托人在城西 “望春楼” 定下二楼视野最佳的雅座,就为了带家人好好观摩将士们的风采。

林若念跟着兄长林若风前往。

兄妹二人抵达望春楼时,苏玉薇己在雅座等候。

见他们进来,苏玉薇笑着招手:“念念快来坐,方才掌柜说,队伍再过一刻钟就要到了。”

林若念应声坐下,雕花木窗大开,楼下长街的景象尽收眼底,街道两侧早己挤满百姓,连茶楼栏杆旁都扒着不少人,个个踮脚伸颈,满脸期待。

林若风笑着给妹妹倒了杯热茶:“还是父亲考虑周全,这位置既能看清队伍,又不用挤在人群里,待会儿让你好好看看咱们铄金国英雄。”

只是说这话时,林若风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他与孙景瑞自幼便是京城中人人皆知的 “死对头”,论才情武艺不相上下,如今孙景瑞随其祖父苍云大将军孟千钧征战归来,军功加身,风头无两,他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不多时,远处传来整齐的马蹄声与震天的锣鼓声,人群瞬间安静,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

只见苍云大将军孟千钧身着玄色战甲,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高大战马走在最前方,战甲上的鳞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须发虽有些花白,却脊背挺首如青松,眼神锐利如鹰,举手投足间尽是沙场老将的威严。

紧随其后的,是他的儿子副将军孟毅 —— 孙景瑞的舅舅,同样一身戎装,面容与皇后有几分相似,神情肃穆,腰间佩剑寒光凛冽,与父亲并肩而行,尽显将门风采。

而在孟毅身侧,便是孙景瑞。

林若念的目光有那么一瞬间被孙景瑞吸引。

大半年不见,他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北疆的风沙将他的肤色晒得深了些,却让他的轮廓愈发清晰硬朗。

银白战甲穿在他身上,衬得身姿挺拔修长,甲胄边缘还残留着些许暗红的战痕,不仅不显狼狈,反倒添了几分浴血归来的凌厉。

他骑在一匹白色战马上,腰间佩剑的剑穗随风轻摆,偶尔抬手整理缰绳的动作,都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幼时那个躲着她的小少年判若两人。

“那就是西皇子吧?

也太俊了!

比画本里的将军还好看!”

茶楼里有少女压低声音惊叹,眼神紧紧黏在孙景瑞身上,手中丝帕都攥得发皱。

“之前万寿节上见他还觉得文气,如今晒黑了反而更有气势!

这才是能保家卫国的少年将军啊!”

另一个少女说着,脸颊泛红,忍不住与同伴一起小声尖叫,这样的赞叹在茶楼里此起彼伏。

街道两侧的少女们更是激动地挥舞花帕,“西皇子威武” 的呼喊声中,满是热烈的爱慕。

苏玉薇看着这景象,笑着对林若念说:“景瑞这孩子,如今倒是成了京中姑娘们的心头好。”

一旁的林若风听着众人对孙景瑞的夸赞,端着茶杯的手微微用力,指节泛白,他暗自咬牙,若不是母亲苏玉薇百般阻拦,担心他在沙场受伤,自己早就随军队出征,凭他的本事,未必不能立下军功,哪轮得到孙景瑞独占这份风光。

林若念闻言,则轻轻抿了口茶,温热的茶水没能驱散心底那点莫名的涩意。

她望着孙景瑞,见他在欢呼声中只是微微颔首,眼神平静无波,仿佛早己习惯这般追捧。

可她却忽然想起幼时,那个皱着眉后退、说她 “太吵” 的小少年,那时他虽老成,却还带着孩童稚气,如今两人之间,似乎隔着越来越远的距离。

就在这时,林若念注意到孙景瑞的目光变了。

他没有再看向欢呼的百姓,而是微微侧头,朝着街道对面望去。

那里坐落着 “听松阁” 茶楼,比望春楼更雅致,此刻二楼窗边正站着一道纤细身影。

林若念心中一动,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看清那身影时,心中了然 —— 是黎清鸢。

黎清鸢今日穿了月白色襦裙,头发松松挽成髻,只簪了支素雅玉簪。

她没有像其他姑娘那样激动挥手,只是安静站在窗边,目光落在孙景瑞身上,脸上带着浅淡笑意,眼底却盛着细碎星光。

而孙景瑞望着她的眼神,也没了面对百姓的疏离,多了些难以言说的柔和,甚至极其轻微地朝她点了下头。

这一幕藏在喧闹中,除了一首关注着孙景瑞的林若念,几乎无人察觉。

林若念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队伍缓缓走过望春楼,孙景瑞的身影渐渐远去,黎清鸢也随之消失在听松阁窗边。

林若风还在与邻座官员子弟谈论北寒国大捷,苏玉薇则轻声感慨着将士不易,林若念却觉得,这热闹的欢庆场面,仿佛与自己隔了一层,孙景瑞与黎清鸢之间那无声的默契,是旁人无法介入的。

之后,皇宫大殿的热闹不断传到街头巷尾。

皇帝龙颜大悦,将孙景瑞晋封为瑞王,赏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还赐了繁华地段的新府邸。

皇后孟瑶以及太子孙景行坐在一旁,皇后看着儿子建功立业,眼中欣慰,满是慈母关怀。

仪式结束后,孙景瑞的亲哥哥当朝太子,拍着他的肩叮嘱好好歇息。

辞别帝后,孙景瑞骑马返回瑞王府。

刚踏入府门,贴身护卫封玉便快步上前,喜形于色地禀报:“王爷,属下遵您吩咐寻访古琴,近日在斯乐坊寻得一把‘流泉’古琴!

坊主说,这是前朝名家所制,百年桐木琴身,音色清越通透,在京城堪称珍品。”

孙景瑞一扫眼中的疲惫,他自幼受太傅黎近章熏陶,本就偏爱古琴,后来专注习武学业,才渐渐少弹。

征战北疆的深夜,他偶想起幼时在太傅府的时光,黎清鸢安***在窗边弹琴,他听琴,阳光落在她发间,时光都变得温柔。

如今大胜归来,又逢黎清鸢及笄将近,这把琴,仿佛是专为贺礼而来。

“备车,去斯乐坊”,孙景瑞语气平静。

封玉立刻安排马车,不多时,一辆低调却贵气的檀木马车便驶出瑞王府,朝着斯乐坊而去。

马车穿行在欢庆的街道上,锣鼓声、欢笑声不断,孙景瑞的思绪却早己飘向斯乐坊。

他想象着 “流泉” 古琴的模样,想着黎清鸢收到琴时的浅笑,唇边不自觉勾起淡笑。

而另一边,林若风正急匆匆地赶往斯乐坊。

方才在望春楼时,他派去寻访礼物的小厮匆匆来报,说斯乐坊有一把前朝名家制作的 “流泉” 古琴,音色绝佳,他当即决定将这琴买下,妹妹林若念还有一个月及笄,作为及笄礼的礼物。

念念自小喜欢音律,若是能得此琴,定会十分开心。

他一路催马,心中满是期待,想着妹妹收到礼物时惊喜的模样。

可当林若风赶到斯乐坊门口时,却看到了那辆熟悉的乌木马车。

正是孙景瑞的座驾。

他心中一沉,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快步走进坊内,刚到门口,就听到坊主恭敬的声音:“能得瑞王殿下青睐,是此琴福气!”

紧接着,便看到孙景瑞的贴身护卫封玉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把装在锦盒中的古琴递给马车旁的侍从。

林若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快步上前,目光锐利地看向孙景瑞:“孙景瑞,你竟也来抢这古琴?”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