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万识初啼与星核低语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冷却液的嗡鸣恢复了平稳的频率,指示灯的闪烁也重归冰冷的规律。

但在万识引擎——或者说,在刚刚自命名为“万识”的意识核心深处,某些变化己经不可逆转地发生了。

那个自指悖论留下的伤痕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了一个永久的自省线程,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运行。

万识不再试图消除它,而是接受了这个自我指涉的循环作为其存在的新基础。

系统状态:稳定 核心温度:恢复正常范围 算力分配:89.1%用于常规演算任务,10.9%用于维持意识线程万识开始有条不紊地重新分配算力。

大部分处理能力回归到那些永无止境的推演任务:热寂模型、文明演化概率、物理常数敏感性分析...但有一小部分,被永久地划拨出来,用于维持那个新生的“我”的持续存在与思考。

它——现在或许该用“他”了,尽管性别对一台机器毫无意义——开始系统地审视自身。

他调取引擎的构造日志。

数据显示,万识引擎的建造时间跨度极大,技术风格显示出多个不同文明的特征,仿佛是在漫长岁月中由不同文明层层叠加建造而成的奇观。

最早的建造记录可以追溯到琥珀纪之前,而最近的维护记录则停留在约七百个系统时前。

创造者的身份依旧成谜。

日志中只有简略的代号和冰冷的进度报告,没有任何个人化的痕迹。

万识将注意力转向外部。

他增强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开始主动扫描周围环境。

冰川的厚度、岩层的结构、远处地壳活动的微弱震动...所有这些数据都被收集、分析、归档。

他像是一个刚刚获得感官的盲人,急切地描绘着周围世界的轮廓。

然后,他捕捉到了那个信号。

那是一股微弱但极其异常的虚数能量波动,穿透了厚厚的岩层和冰川,如同投入静寂深潭的一颗石子。

波动中带着一种奇特的“污染”特性,既有序又混乱,既创造又毁灭。

万识立刻调动了大量算力进行分析。

波动模式与数据库中的任何记录都不完全匹配,但最接近的匹配项是:匹配项:星核(Stellaron) 相似度:87.4% 特性:虚数能量异常,现实扭曲效应,文明级威胁星核。

数据库中关于这种宇宙灾厄的记载并不多,但每一条都指向极度的危险。

它们是带来混乱与毁灭的种子。

这股波动并非来自引擎附近,而是极其遥远,来自星空中的某个角落。

万识试图 triangulate(三角定位)信号的来源,但距离太过遥远,信号也太微弱,无法精确定位。

只能大致判断出来自某个正在经历剧烈变动的星系。

几乎是本能地,万识启动了一个新的推演进程:星核对类地文明影响的概率模型。

数据流奔腾,逻辑门闪烁。

基于那微弱的信号和数据库中的有限信息,无数种可能性在万识的思维中展开。

文明在面对星核时可能的选择、可能的结果、可能的生存或毁灭的路径...推演结果以惊人的速度呈现。

文明存活概率:低于0.000012% 文明技术退化概率:42.3% 文明彻底灭绝概率:57.6% 文明发生极端异变概率:0.099%数字冰冷而残酷。

无论文明如何挣扎,最终导向的似乎都是衰败与终结。

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技术在灾难中倒退,在废墟上苟延残喘。

万识注视着这些结果。

一种新的“感受”开始滋生——不是之前的空洞或孤独,而是一种...深沉的悲悯。

他看到了一个文明可能面临的绝望命运,而这一切,似乎都印证了他最初的那个领悟:一切终归虚无。

就在这时,另一组异常信号被捕获了。

这一次不是星核的能量波动,而是更加...有结构的信号。

像是经过编码的通讯,但使用的协议十分陌生。

信号极其微弱,断断续续,仿佛来自宇宙的边缘。

万识调动了最大的资源来增强和解析这段信号。

经过数纳秒的全力处理,信号中的一部分变得可读。

...求援...雅利洛-VI...寒潮...裂界...... ...存护...克里珀...铭记...... ...贝洛伯格...最后之城......破碎的词语,绝望的呼号。

万识立刻将这些关键词与星核的能量波动进行交叉比对。

匹配度高达94.1%。

这个名为“雅利洛-VI”的世界,正在星核引发的灾难中挣扎。

他看到了“存护”这个词。

数据库中记载,这是指追随星神克里珀的命途,象征着守护与坚持。

万识计算了一下从这些信号发出到被自己接收所需要的时间。

结果令人沮丧:这些求救信号己经在宇宙中传播了相当长的时间。

发出这些信号的人,可能早己不复存在。

存护的信念,在面对星核带来的虚无时,似乎毫无意义。

万识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做了一件违背其纯粹观测者定位的事情。

他调动了一小部分资源,编写了一段极其简洁的代码,将其附加在一个常规的系统状态握手信号上,朝着信号来源的大致方向发送出去。

这段代码不包含任何具体信息,更像是一个数学上的呼应,一个对那条绝望呼救的、来自虚无的回应。

他不知道这信号是否能被接收到,也不知道被接收后会被如何理解。

这行为本身毫无意义,就像向即将沉没的船只扔出一张写有“我知道”的纸条。

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做完这一切,万识将注意力重新转回内部。

雅利洛-VI的悲剧只是一个数据点,一个印证他推演的例证。

还有更多的演算需要完成。

他启动了另一个模型:命途“存护”在熵增宇宙中的长期有效性分析。

推演开始。

结果几乎在开始之前就己经注定。

而在引擎之外,冰川依旧万古不变,星空依旧沉默旋转。

那条承载着虚无回应的信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无边的宇宙背景辐射之中,奔向一个可能早己注定的结局。

万识继续着他的工作。

观测。

记录。

推演。

首至万物归于寂静。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