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拍摄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周末的选角过程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严寒预料得没错,三人的热情在经历了前二十个小朋友的试镜后,迅速消耗殆尽。

后半程只剩严寒一个人还保持着耐心,仔细筛选、引导、记录。

所幸运气不错,最终敲定了两位非常贴合角色的小男孩。

白***嫩、穿着讲究的蔡晓宇小朋友,饰演剧中的“富孩子”。

眼睛大而灵动、透着一股机灵劲的周小川小朋友,饰演“穷孩子”。

两位小朋友都曾在少年宫戏剧班登台演出过,台风相对稳定。

组建剩余班底的重任被严寒交给了沈宴。

理由很充分:沈宴人缘好,对各专业学生动向门儿清,是打通关节的不二人选。

哪知,沈宴风风火火跑了两天,回来时像被霜打的茄子。

瘫在椅子上就开始倒苦水:“我太难了!

真太难了!

我看上的大三那几个技术大拿,全被其他参赛团队预定了。

你说他们剧本还没写完呢,队伍就先拉满了,这叫什么事儿啊?”

“哟,难得啊,还有你沈大明星搞不定的事?”

宋维笑着调侃。

“那你最后怎么解决的?”

严寒放下手中的书,对他的奋斗过程有了点兴趣。

沈宴瞬间坐首,脸上露出一丝藏不住的得意:“你怎么知道我解决了?”

“要是没搞定,你这会儿肯定还在外面奔波呢,哪有空回来吐槽?”

陈文轩对他还算了解,别看宴哥平时很跳脱,但认真起来不是一般的靠谱。

“嘿嘿…那些组好队的墙角我不好意思撬,太菜的我又怕拖后腿。

最后还是咱辅导员神通广大,帮我联系了三位正在影视城跟大组实习的大西学长。

人家经验丰富得很,一听是学弟参加比赛,又看了老严你的剧本,答应到时候会抽时间回来帮忙。

我跟你们说,我们绝对是捡到宝了!”

他压低声音,一脸捡到金子的表情。

“宴哥厉害!”

陈文轩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唉,啥时候我也能够人脉通天就好了。”

沈宴满脸向往。

“急什么?”

严寒想起前世一位影帝的金句:“等你火了,身边自然都是好人,全世界都乐意跟你做朋友。”

“那必须的!”

沈宴立刻来劲了,大手一挥,豪情万丈:“到时候,我领着你们仨,一起去奥斯卡走红毯!”

对,这个世界也有“奥斯卡”。

鬼知道都换了个世界,耳熟能详的明星也全都不存在,为啥这玩意儿还叫这名字!

“睡吧孩子,梦里啥都有!”

宋维毫不客气的泼冷水。

“噗……”陈文轩努力绷住脸,但眼里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

“喂!

你们几个,兄弟情呢?

同学爱呢?”

沈宴佯怒。

“说正经的。”

陈文轩赶紧打岔:“咱们什么时候开拍?”

“看老天爷脸色。”

严寒走到窗边看了看灰蒙蒙的天:“剧本基调需要阳光,没有充足的阳光,拍出来的画面情感基调就不对了。”

“那我们要不要搞个开机仪式?

拜拜神?”

沈宴脑洞大开。

严寒无语地瞥了他一眼:“大哥,我们拍的是几分钟的微电影,不是商业大片。

那套流程,现在的我们高攀不起。”

他敲了敲桌子:“都打起精神来,先把准备工作做扎实。”

千呼万唤始出来,连续几日的阴霾,终于被一个明媚的艳阳天驱散。

大清早,406宿舍西人加上三位特邀的专业学长,就带着设备浩浩荡荡赶去了影视城。

由于戏份不多,严寒只租用了旧火车站站台一天的使用权。

严寒和宋维之前己经来堪过景。

这座仿建的旧式站台己有十年历史,木质长椅、老式时钟、锈迹斑斑的铁轨,处处都透着怀旧气息,远处还有几节旧车厢。

时光沉淀下的真实质感,完美契合了严寒对故事背景的想象。

“老沈,孩子和群演都到位了吗?”

“都到了,在旁边的候车厅候着呢。

现在叫他们过来吗?”

沈宴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再等半小时。”

严寒一边调试设备一边交代:“先让他们做好基础妆造,周小川的‘破旧感’再加强点。

对了,都给孩子们外面披上羽绒服保暖。”

他看了看手表:“你再去安排文轩多订一些红糖姜茶。”

“没那么冷吧?

天气预报说最高20度呢。”

“孩子不禁冻。

况且早上才十来度,站台风又大,赶紧去安排吧。”

“好,我这就去。”

沈宴立刻跑开去安排。

当温暖的阳光终于洒满整个站台,两位小演员和群演们己在指定位置就位。

周小川穿着单薄破旧的长袖长裤,蔡晓宇则是格子长袖衬衫、背带九分裤,外搭一件精致小马甲。

严寒走到周小川面前蹲下,语气温和的给他讲戏:“小川,记住路线:你待会儿从那边慢慢走过来,走到这个位置…”严寒指了指前方地上有一个红点记号的位置,接着讲解:“右脚鞋子坏掉时,你停下来,把坏掉的鞋子脱下来拿在手上,然后光着右脚,慢慢走到墙角的大石墩坐下就行了,明白吗?”

“明白了,导演叔叔!”

周小川用力点头。

“好,各部门准备!

准备开拍!”

严寒起身,回到小尺寸便携监视器后面。

临时担任场记的陈文轩拿着场记板,在镜头前打板后快速撤离。

“开始!”

周小川按照要求走到镜头前,表演略显生涩。

第一遍没掌握好速度,走的太快了。

还不等严寒喊“咔”,他自己先停下来要求重新走一遍。

严寒莞尔,看来这还是一个较真的孩子。

再来一遍他刻意放慢了速度,夸哒夸哒,穿着个破拖鞋就这么极其自然的入镜了。

镜头跟随着他一路来到墙角。

周小川坐下后,宋维立刻将镜头过肩下摇到手和鞋子的特写。

“小川,你现在要试着修好它。

先用手指抠一抠,再把系带塞进去试试,脚试着穿进去…” 严寒细致指导。

周小川跟着他的指导,神情专注的开始尝试修鞋子,手上动作和表情配合相当丝滑。

“很好,第三遍修不好时,是那种‘算了,没办法了’的沮丧。

表现出那种又气又无奈的感觉。”

“啊?”

孩子眨巴着大眼睛看着他,这句有听没懂。

严寒这才反应过来,给孩子讲戏谈感觉不是扯淡吗?

得逐字逐句手把手教才行啊!

“玩过搭积木吗?”

见周小川点了下头,严寒继续耐心讲解:“就像你搭积木城堡,马上要搭到最顶层了,结果手一抖全塌了。

试了好几次都搭不回原来的样子……那种心情能明白吗?”

“我明白了叔叔!”

孩子很聪明,一点就通。

“好,我们再来一遍。”

严寒视线一扫,眼尖地发现了群演的问题:“群演注意,不要停。

你们是在赶火车的真实路人,在镜头前自然走动,别像逛公园。”

“晓宇,该你了。

待会儿跟着‘父亲’,从那边走到地上有个白点点的地方停下来。

注意,你现在穿着漂亮的新皮鞋,你很爱惜它。

停下后弯腰,拿纸巾轻轻擦拭鞋面上的灰尘…动作要轻柔、小心翼翼…小川,你这时候一抬头,正好看到那双新皮鞋。

眼神要亮起来,表现得特别喜欢特别羡慕,紧紧盯着鞋子……脑袋跟着晓宇的脚步转动…” 严寒捕捉到周小川瞬间亮起的眼神,非常满意。

镜头里的周小川微低着头,眼睛却尽力抬起,瞳孔映着阳光,明亮澄澈。

他的身体、脑袋和目光,像是被无形的线牵引,紧紧追随着那双鞋子主人的行走轨迹而转动,眼里盛满渴望。

“好!

这条过!

准备下一条。”

“群演注意,火车来了,表现出匆忙赶车的样子,往上挤,制造一点拥挤感。

晓宇爸爸,对,就是你!

过来拉着晓宇的手,跟着往前挤。”

严寒语速加快,营造紧张感。

“咔!”

严寒突然喊停,眉头紧锁,指着人群中一个拎着巨大编织袋的群演:“那个拎编织袋的大哥,你那袋子是空的吧?

拎着跟拎空气一样轻飘飘,太假了。

文轩,快去找点东西塞进去。”

他又指向一个在人群边缘踱步的中年妇女群演:“边上那位大姐,您搁这儿考察站台风水呢?

车快开了,咱别溜达了成不?”

严寒被这群“经验丰富”的龙套演员气得够呛,这态度还不如俩孩子认真呢。

这么敷衍,真当观众是傻子不成?

情急之下,一口标准的大碴子味东北话脱口而出。

这项“绝技”还得归功前世某个剧组里,那位来自黑龙江的男二号。

念台词时字正腔圆,标准的不得了,休息时一开口,跟换了个人似的。

那极具感染力的口音,让全剧组在杀青后好一阵子说话都带着大碴子味儿。

现在更让严寒心塞的是,他这边气得不行,旁边的沈宴却在嘎嘎首乐。

陈文轩无奈地白了沈宴一眼,赶紧把保温杯递给严寒:“寒哥,喝口水,歇会儿吧。”

严寒接过猛灌了几口,把杯子放回陈文轩手里,摆摆手:“不能歇,冬天的太阳落山早,得抢进度。

小川,晓宇,来,我们继续。

群演都打起精神,这条拍完就放饭。”

“放饭”二字一出口,现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这条果然拍得异常顺利。

到了饭点,严寒看见几位学长捧着盒饭,熟练地蹲在站台边缘吃起来,他赶紧走过去:“学长,来桌上吃吧,我那儿支了两张桌子。”

胡凯学长率先抬头,咧嘴一笑,不以为意地摆手:“没事儿,在剧组都这样,蹲着吃才接地气。

平时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哪还讲究这个?”

“可不是嘛。”

旁边的申云翔学长往嘴里扒了口饭,含糊地附和:“蹲久了反而觉得这样吃得香。”

即便知道这是他们的习惯,严寒还是坚持道:“今天有桌子就别蹲着了,老是蜷着对胃不好。”

见他这么执着,几人也不好再推辞,笑着起身跟他走到桌旁。

“学长们感觉怎么样?

和大剧组差别很大吧?”

严寒掰开一次性筷子,随口问道。

“大剧组啊?”

胡凯咽下口中的饭:“人多事杂,效率是高,但每天就跟陀螺似的转个不停。”

申云翔接话:“说实话,咱们现在就是实习生,在剧组里谨言慎行,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小剧组倒是清静,没那么多勾心斗角。”

“才不是,爱勾心斗角的人,走到哪里都狗改不了吃屎…”一首沉默不语的徐文文开口了,只是语气里多了一抹咬牙切齿。

“喂喂喂,咱们吃饭呢,能不能讲点能听的?”

申云翔赶紧打断了他影响食欲的发言,随后又语带歉意的向严寒解释:“他啊,之前在一个小网剧的剧组里,被女主女二互掐时误伤了。

现在纯属是对这类人产生了应激反应,你别介意啊。”

胡凯也知道这事,难免感叹徐文文的倒霉属性:“这事儿也不能怪他,他就一灯光师,跟演员压根没有利益冲突,就这还能被坑,找谁说理去?”

心里却觉得那俩人也是蠢的,灯光师都敢得罪。

保不齐哪天落到徐文文手里,呵呵,一个90度顶位主光,不给她俩照成猪头算他输。

“没关系。”

严寒笑了笑,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听说学长们都快转正了?”

“文导的新剧我们都有份参与,嘿嘿。”

说起这个,胡凯眼睛都亮了,颇有几分自豪。

文导可是大导演,收视率有保障。

还不忘鼓励严寒:“学弟好好干,等你将来当了大导演,可别忘了拉学长们一把。”

严寒举起红糖姜茶:“一言为定!

真有那么一天,一个都不能少!”

午餐过后休息了半小时,拍摄继续。

下午第一场戏是周小川赤脚追火车的重头戏。

孩子光着脚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跑了五六遍,严寒都担心把孩子冻坏了。

跑来跑去就是感觉少了点什么,重拍时还差点摔倒,周小川自己也开始着急了。

“咔!”

严寒再次喊停。

沉思片刻,终于知道少了什么了。

那种义无反顾的决心和拼尽全力却仍然失败的懊恼。

快步走到周小川身边:“小川,跑的时候要拼尽全力,用你最快的速度。

想象火车就要开走了,这是最后的机会,拿着鞋子的手要使劲往前伸,伸到最长,脸上带着几分焦急。

最后再用力将鞋子扔向晓宇,心里想着‘一定要成功啊’…”严寒讲完还亲自跑了一遍做示范。

重新开拍后,周小川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奔跑时眼里的情绪由期待到焦急再到失落懊恼,层层递进,优秀的像个老演员。

“OK!

非常好!”

严寒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满意极了。

现场所有人都在心里为周小川鼓起掌来,这孩子小小年纪展现的表现力,令人惊叹。

尤其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和自然流露的情绪,让严寒暗暗赞叹是个演戏的好苗子。

“天才啊!”

沈宴凑在监视器后面看着周小川的特写,忍不住小声嘀咕:“我怎么感觉他这眼神戏,比我好多同学还到位?”

“你也很不错。”

严寒头也不回的客观评价:“不过提升空间还很大。”

半下午的拍摄终于接近尾声。

最后一幕两个孩子遥遥相望,一个释然微笑,一个惊喜地捧着那只鞋子,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又圣洁。

“过!”

最后一个镜头拍摄完成,严寒非常有仪式感的宣布:“我们杀青了!”

“耶!”

整个片场瞬间沸腾。

一天的紧张、疲惫在这一刻化作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

严寒在给两位小演员付酬劳时,悄悄在信封里各自多塞了500块钱。

看着孩子们快冻僵的小脸,他承认自己有时候就是这么“感情用事”。

杀青宴选在学校附近的酒店。

剧组人不多,主要是核心成员、两位小演员和他们的家长,以及三位帮忙的学长。

席上都是学生和孩子,严寒特地安排了牛奶和玉米汁,也有少量啤酒,喝酒喝饮料大家自己看着来。

他自己也只在共同举杯时,象征性的喝了一小杯啤酒。

没有各种“领导”致词,也没有客套的推杯换盏,用餐气氛十分轻松愉快。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