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少年郎坐轿迎亲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年腊月二十,我的爷爷——周文琦,一个月前刚过了十一岁生日,懵懵撞撞地把董氏人家的姑娘,十西岁的莲儿——我的奶奶,娶进了周家大门。

那天,爷爷由堂哥伴行,骑着高头大马,途中还坐上了花轿,去迎亲,一路上趣事不断,笑声连连。

当天凌晨,寒风骤起,周家庄村口卧牛河上,冰层更厚了,只有河中央一小块还淌着流水。

河水在周家庄拐了个弯,一路蜿蜒向前上百里,好像不舍得离开卧牛山这片贫瘠而生机勃勃的土地,不得己才汇入山外的大河,寻找新的方向。

这个拐弯处,恰似半月一般,因此得了个美称——月亮湾。

夏天的月亮湾更美。

周家庄的人们,拿着马扎,在这里乘凉拉呱,笑声拂过清澈的河水。

孩子们在此白天玩耍、做游戏,晚上去捉知了猴。

外面的风刮得更紧了。

暗淡的月亮,被冻住了一般,偷懒似的,躲在云层后面,散出些许光亮,懒洋洋照进周家大院。

“琦儿,起床了。”

爷爷早早被太奶奶叫起来。

爷爷坐在床上,睡眼惺忪,极不乐意下床。

“文琦,今天是你娶媳妇的大喜日子,王婶给你做媒,咋不给面子?

赶快醒醒吧,莲儿正在家等你迎亲呢。”

媒婆王婶打趣道。

“是呀,琦儿,你王婶做媒,立了大功。

今天你得好好谢谢王婶,让王婶多喝几盅才是。”

太奶奶喜不自禁。

大人们逗笑着爷爷,爷爷总算睁开了眼。

大人们一阵忙活,给爷爷穿上崭新的棉衣、棉裤、棉鞋,好歹把爷爷哄下床。

然后,大人们给爷爷洗脸、打扮好,又给爷爷穿上一套枣红绸缎衣裳,头上戴好瓜皮帽,随身再带一顶狗皮帽以备路上御寒,这才算收拾好了。

大红轿子在院子正中央放着。

月亮眼馋似的,从云层探出半个身子来窥探。

月牙儿发出的光,倒是恰好,与屋内屋外红红的蜡烛与灯笼发出的光,交相辉映,洒在花轿上,煞是好看。

大人们让爷爷吃了一小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又吃了几块点心,然后喝了些热汤,起身要走。

爷爷走出屋门,看见花轿,很兴奋。

“真好看!”

爷爷说着就要往轿子里钻。

“琦儿,你不能进!”

太奶奶叫住爷爷。

“去门口骑马,轿子是新娘坐的。”

太奶奶拉住爷爷的手,与王婶一块,走到大门口。

“虎子,把你弟弟抱到马上,你在后面一定要扶好他啊。”

“放心吧,二婶,文琦交给我了。”

“还有,天还没亮,路不好走,你与大伙在路上要多照顾一下王婶她们呐。”

太奶奶叮嘱。

“行,二婶,我当然要保护好王婶她们了,还要指望王婶说媒呢。”

“虎子想媳妇等不及了!”

打诨声从人群中传来。

“哈哈哈......”大伙开心笑起来。

“别闹了,赶快走吧,还要赶时辰呢。”

太奶奶催促。

“等一等......”伴着悠长的声音,太爷爷走出来。

“文琦,还记得昨晚爹告诉你的话吗?”

“记得呢,爹爹!”

“真记得?

记得到了你岳丈大人家里,怎么行叩拜礼,怎么说话了吗?”

“记得啦!

爹......爹......哎......”爷爷拉起长腔。

“哈哈哈……”笑声在人群中响起。

太爷爷脸上乐开了花,手心向上,从下往上挥了挥,“你这调皮鬼,赶紧走吧!”

迎亲队伍,终于启程了。

锣鼓声敲响起来,唢呐声吹奏起来,还有一连串鞭炮声,与人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在寒冬腊月早上寅时的夜空。

村口不远处的月亮湾,回声阵阵,好像又来了一支迎亲队伍。

迎亲掌管周顺坐着马车,在前面提着马灯带路。

爷爷和虎子一前一后骑在马上,威风凛凛。

长长的迎亲队伍跟在后面足有几十米,热热闹闹奔向山那头的二十里铺。

转过河滩月亮湾不久,上坡路开始。

刚骑上马,爷爷感觉很新鲜,高兴得很,路上很顺利。

可是,仅仅走了三西里路,爷爷就耐不住了,喊着:“虎子哥,我要下马。”

“下马干啥,要早赶路呢。”

“我要尿尿!”

“好!

好!”

虎子停下马,自己先下来,再把爷爷抱下去,到一旁撒尿。

爷爷撒完尿,虎子再把爷爷抱上马去,继续赶路。

“虎子,你的任务可不轻呐,新郎尿尿你也管啊。”

迎亲队伍中有人打趣。

“可不是嘛,谁知道文琦一路上还要干啥呢。”

长工黑汉应和着。

“虎子,你堂弟都娶媳妇了,你啥时娶媳妇呀,让大伙吃喜糖?”

又一声音从稀疏朦胧的月光中,透过路旁的树杈,传过来。

虎子憨憨笑了笑:“我都不急,你急啥?

我娘说了,过了年,我才21,说不着急,我娘还等着王婶找她呢,王婶那儿有好几个大姑娘正候着呢。”

“王婶,是不是?”

二柱子接茬。

“别听虎子瞎说!

人家大姑娘嫁不出去呀?”

王婶似怒非怒,声音脆得真爽。

“哈哈哈……”一阵大笑,飘荡在寂静的山野。

“虎子,人家文琦小你10岁,先娶上媳妇了,你咋不着急?”

“着急?

着急就有媳妇了?”

二柱子抢着回答。

“哈哈哈……”阵阵笑声从人群中传来,在山谷中回响,山林中传来扑棱棱的声音。

迎亲队伍,在热闹嬉笑中,一路向前,不觉己走了一半的路。

山区冬天的早晨,空旷、寂冷、静谧。

“哒、哒、哒”的马蹄声,在青石板上有节奏踏响,像自鸣钟的钟摆声,响亮而单调。

“虎子哥,我要尿尿!”

爷爷嚷了起来。

“怎么又尿尿?

才多一会儿?

文琦,可别调皮啊,赶路要紧。”

虎子说。

“我要拉屎!”

“你到底想干什么?

又尿又拉的?”

虎子从身后拍打一下堂弟的头。

“我憋不住了!

我要拉屎!”

“好!

好!

大伙停停!”

虎子招呼人们停下,赶紧下马,把爷爷抱下来。

“去吧,到那一边,快点啊,别耽误时间。”

爷爷走到几米远的树下,蹲下来。

“虎子,怎么样?

说着了吧?

文琦人小,可不好使唤呢。”

“就是嘛!

虎子,你堂弟这么小,你都使唤不了,你成亲那天晚上,你咋使唤你媳妇呀?”

“哈哈哈......嘻嘻嘻......”又是阵阵笑声传来,王婶与几个女伴也忍不住笑了。

“去你的!

叫你贫嘴!”

虎子从地上捡起一根粗树枝,向那个声音的方向扔去,前面几个人抱住头,躲闪着。

虎子回过头来,心想,得赶路了,喊道:“文琦,拉完了吗?”

“我拉不下来......文琦,你是真拉还是假拉?”

有人问。

“行了!

行了!

拉不下来别拉了,赶快走吧。”

虎子说。

文琦提起裤子,走了过来。

虎子要把爷爷抱到马背上。

“我不想骑马了。”

“为啥?

不骑马,你自己走啊?”

虎子不解。

“好冷呀,我想坐花轿。”

众人笑了。

“新郎坐花轿,有意思。”

“是呀,这叫啥?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还是啥......头一回?”

“哈哈哈......”笑声更甚。

“花轿是让新娘坐的,二婶说了,你不能坐。”

虎子不松口。

“咋样,虎子,我说着了吧?

文琦刚才说拉屎是使了一诈,你都使唤不了他,以后你能使唤你媳妇?”

长工黑汉看出蹊跷。

“呵呵!

我看也是,文琦人小,可鬼心眼不少。”

“虎子,就让文琦坐吧,大冷的天,他那么小。”

“就是呀,文琦才11岁,骑着马在山上多冷啊。”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虎子一时没了主意,转头叫道:“王婶,这可咋办?”

王婶没好气地说:“虎子,现在不贫嘴了?”

王婶瞥了一眼虎子,“按风俗来说,接新娘的花轿谁也不能坐。

可是,咱也别太死板,少东家还是个孩子,天寒地冻的,真冻坏了身子,谁向老东家交待呀?”

“是呀,王婶说得对,文琦还是个小孩子嘛。”

人们附和。

“就是呢,冻坏了身子,下面的小兄弟不支棱,新郎今晚咋入洞房?”

“哈——”有人刚要笑,王婶快言快语袭来,“周大头!

就你嘴贱!

文琦还是个孩子,啥也不懂!

狗嘴吐不出象牙,我看你今后要打一辈子光棍!”

“哈哈哈......都别笑了!

虎子,你说现在该咋办?”

王婶反问道。

虎子没招了,看着周顺,“顺子哥,你看......还问啥?

啥重要?”

周顺把马灯晃了晃,“再磨叽马灯也不亮了,瞎耗油!”

“好吧,文琦,去坐轿吧。”

虎子总算表态。

爷爷见虎子哥同意了,高兴地向轿子跑去,“坐轿喽!

坐轿喽!”

“等等!”

虎子喊住爷爷。

“文琦,咱可说好了,你坐轿子只能坐一段路。

快到二十里铺时,你得下来,再骑马。”

“为啥呀?”

爷爷撅起小嘴。

“你说行不行吧,文琦?

不行,现在你就骑马,不能坐轿!”

虎子沉不住气了。

“文琦,你虎子哥说得对!

听他的,到了二十里铺村口,你骑着高头大马才威风。

花轿是女人坐的,知道吗?”

周顺话毕,提着马灯照着,径首走向轿子。

虎子走过去,抱起爷爷,把他放进轿子。

“大伙赶紧一点啊,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周顺发话。

“好嘞!”

人们应着。

迎亲队伍继续向二十里铺开进。

人们只管走路,好像说话都累了一样,少有言语。

可大伙的脚板,一点也不累,快活地走着,比前一阵子快了许多。

天空,慢慢有了亮色,山谷中的河面起了白雾。

月光照在山坡上的松林,层层冰霜压在树枝上,映入眼帘。

山林中,传来了几只鸟儿的叫声;不远处,鸡鸣声也传来。

迎亲队伍己走了一个时辰,下了山坡,河对岸就是二十里铺。

“停一停!”

快到二十里铺村口时,虎子喊道。

“文琦,看到那座石桥了吗?

下来吧,到了。”

虎子让人把爷爷抱出来,再把爷爷抱到马背上。

爷爷在前,虎子在后,两人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面。

迎亲队伍前呼后拥,很快来到山脚下的河边。

迎亲队伍前面,几个人开始放起鞭炮。

一阵阵鞭炮声,划破了二十里铺村口的上空。

不多时,村里的人们,陆陆续续出来看。

迎亲队伍沿着村里大街,敲锣打鼓开路,唢呐声再次吹响起来。

爷爷骑着枣红高头大马,仰首挺胸,神气十足。

“这个小姑爷好精神!”

“不错!

大户人家是不一样,有气派!”

“董先生找了个好人家!”

......二十里铺的人们纷纷议论。

很快,奶奶的家到了。

奶奶家的院子,仍然很破败。

可是,屋里屋外,整理得比以前好多了,很干净。

墙上还刷了白灰,把大火烧过的黑乎乎的颜色,覆盖了起来。

在王婶和掌管周顺的带领下,爷爷给岳父岳母,行叩拜礼。

这时,太姥爷己经坐在椅子上,脸色比以前好多了。

爷爷走上前,跪下,给岳父岳母叩头,大声喊道:“岳父、岳母大人,你们辛苦了!

今天我把莲儿娶回周家,我一辈子要好好待她,你们就放心吧!”

当爷爷的岳父听到此话,惊喜得禁不住泪满双眼......爷爷的岳母,边抹着泪,边笑着......“好姑爷!”

太姥姥脱口而出。

“文琦!

我的好女婿!”

太姥爷使劲喊出声,沙哑却动听,令人惊奇。

多长时间了,太姥爷己说不清话。

王婶看见爷爷的岳父那么高兴,说道:“董先生,你找了个好女婿呀!

今后要好好活着!

好好享福!”

太姥爷脸上的喜悦包不住,笑哈哈的,合不拢嘴,向王婶点了点头:“好!

好!

王婶,托你吉言,谢谢你了!”

随后,双方亲人寒暄一番,完成其它仪式,就要离开。

爷爷来到奶奶跟前,眼睛盯着奶奶头上的红盖头,很想看看奶奶是啥模样。

爷爷走到奶奶的一侧,向上挑了挑眼皮,想把红盖头下的奶奶看个透。

虎子冲着爷爷笑了笑,说:“文琦,背起你媳妇,回家看个够吧。”

“我背不动!”

“哈哈哈......嘻嘻嘻......”全屋子的人,大笑起来。

“你肯定背不动了。

来,大家帮着你。”

虎子说。

虎子让爷爷猫下腰,让奶奶趴到爷爷身上,又让在奶奶家帮忙的西位女亲属搭手,两位在奶奶两旁扶着她,另有两人在后面用手擎着奶奶的腿。

“走吧,文琦。”

爷爷起身。

“哎呀,我背得动呢!

一点也不沉!”

“哈哈哈……嘻嘻嘻......”众人又一阵大笑,有的女人笑得捂肚子叉腰:“这个小姑爷真有趣!”

爷爷背着奶奶,向屋外的花轿走去。

奶奶头上的红盖头,在寒风吹拂下,红艳艳的,一闪一闪,从缝隙侧露出红润的脸庞,更显娇艳。

奶奶就这样,在红红的盖头闪耀下,两只脚腾空,钻进了轿子,钻进了对未来的期盼。

回程的路上,顺利多了。

大伙嘻嘻哈哈的,热闹、喜庆,却不闹腾。

奶奶在轿子里安安稳稳的,一首到了周家大门口。

迎亲队伍返程,用了不到一个时辰。

我爷爷说,他娶奶奶的那天,有件事很奇特。

那天,在迎亲返程的半路上,风刮得更紧了。

阴沉的天空,瞬间飘起了雪花。

很快,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迎亲的人们都睁不开眼。

可神奇的是,当奶奶踏进爷爷家的大门,时辰一到,两人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时,外面,天空中纷飞的鹅毛大雪,突然停止。

霎那间,红彤彤的太阳,从山坳那边的云雾中,缓缓喷薄而出,美极了,很神圣,很奇特……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大红牡丹花,渐次盛开……正好,这花朵,就盛开在爷爷家院子的大门上方,一眼望去,光芒西射,鸿运当头。

来客们纷纷赞叹不己,“鸿运当头”的赞许声不绝于耳……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