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来,他一边研读《武侯遗策》,一边苦练短剑,还跟着村里的猎户学习打猎、追踪之术,整个人变得沉稳而坚毅。
这一年,蜀地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粮食颗粒无收,百姓们饥肠辘辘。
而当地的豪强地主却囤积粮食,企图发灾难财。
附近的几个村庄,己经有不少人饿死。
刘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想起兵书中的计谋,决定为村民们做点什么。
他召集了村里几个胆大的少年,商量对策。
“如今粮食都在豪强手中,我们若强攻,肯定不行。
但我们可以智取。”
刘权眼神坚定地说道。
“可怎么智取呢?”
一个少年问道。
刘权微微一笑,“我们可以利用地形。
村后的山谷易守难攻,我们在那里设伏,假意与豪强交易粮食,等他们进入山谷,就断了他们的后路,逼他们交出粮食。”
少年们听了,都觉得这个计策可行。
于是,刘权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
他让一部分少年去制作简易的武器,一部分去山谷布置陷阱,还有人负责去联系豪强,假意求购粮食。
豪强们见有利可图,果然上钩。
几日后,一队载着粮食的马车在十几个护卫的护送下,向山谷驶来。
刘权等人躲在山谷两侧的草丛中,屏住呼吸,等待着最佳时机。
当马车全部进入山谷后,刘权一声令下,少年们将事先准备好的滚木礌石推下山坡。
顿时,山谷内喊杀声西起,豪强的护卫们乱作一团。
刘权带领少年们冲下山坡,与护卫们展开搏斗。
虽然少年们人小力弱,但他们占据了地利,又出其不意,很快便将护卫们制服。
豪强们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早己埋伏好的少年们拦住了去路。
“你们这群小兔崽子,竟敢坏我的好事!”
一个肥头大耳的豪强恶狠狠地说道。
刘权走上前去,冷冷地说:“在这大灾之年,你们囤积粮食,不顾百姓死活,今日,这些粮食我们要定了。”
最终,刘权等人成功缴获了所有粮食,并将其分发给了附近的村民。
此事很快在周边传开,刘权的名字也被人们所熟知。
村民们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少年英雄。
而这一切,也引起了当地一支反抗梁军的义军的注意。
义军首领派人前来邀请刘权加入他们,共同对抗梁军。
刘权知道,这或许是他实现抱负的一个机会,但他也明白,前路必定充满艰难险阻。
然而,他早己做好了准备,毅然决定跟随义军,踏上了反抗梁军、复兴蜀汉的道路。
刘权加入义军后,很快展现出了过人的智谋和勇气。
一次,梁军派重兵围困义军营地,形势十分危急。
义军将领们一时没了主意,刘权仔细观察了敌军的布阵,发现敌军后方有一处防守薄弱。
他向首领建议,派出一支精锐小队,趁着夜色绕道敌后,放火扰乱敌军,同时营内义军趁机突围。
首领采纳了他的建议。
夜晚,小队成功在敌后放火,梁军大乱。
刘权一马当先,带领义军杀出重围。
此后,在多次战斗中,刘权都凭借着《武侯遗策》中的计谋,帮助义军化险为夷,取得胜利。
他的名声在义军中越来越响亮,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但刘权并不在意,他心中只有复兴蜀汉的宏愿,继续在抗梁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