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空间,整体设计现代感十足。
教室的前方,黑板上不是粉笔字,而是清晰的电子屏幕,光滑的表面可以随时切换成不同的教学内容。
每个座位上都配有一台平板,学生们通过它可以随时查看资料、提交作业,甚至参与课堂互动。
陆溜溜只能感叹:全是钱的气息啊!
陆溜溜坐在自己座位上,耳边传来班级里同学们的交谈声,虽然她并不特别关注这些对话,但不时还是会有几句闯进她的耳朵。
她依旧专心整理着自己的书包,把笔记本和书本摆放整齐,突然,身后传来了一阵熟悉的笑声,带着一种张扬的活力。
"你们知道吗?
那个坐在角落的女生,听说她是全奖生,真不敢相信,居然有这么牛的人才!
"一个女生的声音明显带着几分好奇与惊讶。
陆溜溜微不可查地朝她们看了一眼,她很清楚,这个班级里,全奖生身份是个引人注目的标签,许多人都将目光投向她。
"是吗?
"另一个女生跟着问,声音里充满了八卦的劲头,“全奖生,成绩一定很厉害吧!”
不过,这样的谈论并不止步于此。
“你说,那个全奖生,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这是李婷的声音,突然插入,听起来带着不以为然的调调。
陆溜溜之前一进班级就注意到了这个女生,一头耀眼的金发,身材高挑,白瓷一样的脸上有着恰到好处的妆容。
就像一只精力充沛的小猎豹,迅速在班级里活动开来,像是无处不在的中心人物,和每个同学都打招呼,笑声也从不缺席。
“我倒是觉得,成绩只是其中之一,班级里最重要的还是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她的语气里带着轻微的挑衅,像是想用这话题为自己争取点什么。
--国交的课堂,简首就是打破了她对学校所有刻板印象。
每一堂课都像是演习,头顶上那个大大的电子屏幕不是用来展示啥枯燥无味的教材,而是老师随便丢出个问题,首接在课堂上引爆一场头脑风暴。
第一节课的开头,班主任站在讲台前,穿着一身干练的西装,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但那双眼睛却仿佛能够看透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客套的场面话过后,他严肃道:“如果你们以为在国交,标化成绩足够好就可以了,那你们现在可以准备……”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准备好面对你们的失望。”
全班顿时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老师身上,有的学生己经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课程开场,而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老师继续道:“我们这里培养的,不是只会刷分的‘书呆子’,而是全方位的人才。
你们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成绩单上,也包括你们如何在团队中合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应对压力和挑战。”
他步伐缓慢地走到讲台一侧,环视了整个教室:“我们的课堂也不会是单纯的课本内容,我们会有大量的实战模拟、辩论、甚至跨学科的合作项目。
你们不仅要会背书,还得有自己的观点,能思考,能表达。”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地扫视每个学生,接着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抬手从桌上拿起一块闪烁着光芒的平板,转身面对全班。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大家都要参与讨论。”
他低沉的声音带着一股隐隐的威胁,:“全球化,让国家关系更紧密,还是加剧冲突?”
这问题一出,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学生们开始低头思考,有的打开平板翻阅相关资料,有的则微微低下头,沉思自己的答案。
“全球化当然是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大家一起做生意,世界经济一体化,谁能否认这点?”
另一个同学反驳道:“不一定吧,全球化不就是资本的扩张吗?
富国越来越富,穷国只会越来越弱,反而是加剧了不平等。”
这时,李婷猛地敲了敲平板,冷笑一声,轻飘飘地***了话题:“你们想得太简单了。”
李婷一边敲着平板:“全球化加剧的是文化同质化,民族文化会被消磨殆尽,结果就是所有国家都变成了看不出区别的怪物。”
“那你不觉得,这种文化冲突反而能带来更多的机会吗?”
陆溜溜冷不丁的声音打断了李婷,把李婷的视线牢牢吸引过来。
“哦?
说来听听。”
李婷嘴角带着一抹挑衅,似乎在等着陆溜溜露出破绽。
陆溜溜看了她一眼,缓缓说道:“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和文化冲击,不一定是消耗,而是创造新的融合机会。
比如跨国企业的文化交流,带来的是全球市场的拓展和对不同文化的认同,而不仅仅是冲突。”
“哼,”李婷冷笑了一声,“不过是书本上的理论罢了,等你真接触到真实的世界,就会明白,理论再好,还是得看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你那全奖生的身份,不代表你能掌控一切。”
李婷的话不单是针对陆溜溜的回答,而是她自己的一个骄傲。
她家经营着一家跨国公司。
她亲眼见证过各种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企业竞争中的潜规则,当然也清楚,单靠空洞的理论和个人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你可能还没了解现实世界的运作吧?”
李婷不屑地笑了笑,“我家跨国公司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上千个项目,和世界各地的企业竞争。
如果你只是纸上谈兵,光凭那些书本上的理论,根本就无法在真正的商业世界站稳脚跟。”
她的语气沉稳而有力,透露出一种来自家庭背景的自信,“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人脉和合作能力,再厉害的个人能力也不见得能发挥出来。”
陆溜溜没有急于回应,李婷的话像一根刺,扎进了她心底。
她明白,李婷的自信背后,正是那种来自家庭的强大支持,和她所代表的“现实主义”观点,是她目前缺乏的。
但陆溜溜并不畏惧,毕竟这才第一天,来日方长,她不怕自己不行。
--下午是数学课,讲台上的老师是国际数学竞赛的金牌导师,名叫林老师,个子不高,但气场非常强大,一上来就说要进行简单的摸底测试,只给出了一道题,虽然算不上最难的,但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己经足够具有挑战性了。
“……求解该方程的所有实数根,并求出其中的最大根。
“大多数同学还在默默计算,用代入法或者简单的求根公式去解。
甚至有几个人开始放弃,用计算器硬生生算出近似值。
“大家注意,这个方程看起来不难,但其实背后隐藏了许多细节。”
林老师的目光环视全班,“你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更有效率地拆解这个方程,而不是单纯的计算。”
一个同学举手说道:“老师,我尝试用因式分解法,但好像不太对……”林老师皱了皱眉,走到那位同学旁边,低声说道:“你这一步过于依赖公式化解法,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个方程的特性。
数学不仅仅是公式,它更多的是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林老师心里不由嘀咕:听说这个班还有一个全奖的孩子,现在看来也没多少本事。
毕竟,数学这种是更需要思维的科目。
他很快发现陆溜溜正坐在座位上,眼神有些空洞,显得有些出神。
他走到陆溜溜旁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桌子,“同学,没有思路吗?”
陆溜溜闻声抬起头,眼神平静如水,似乎早就恢复了专注。
她低下头,接着写了几行公式,似乎完全没有受什么影响。
林老师顿时愣住了,他眯了眯眼,低头看了一眼平板上的解题步骤——这才发现,陆溜溜竟然己经把整道题都解出来了!
“你己经做出来了?”
林老师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
“嗯。”
陆溜溜微微点头,低声答道。
林老师站在旁边,有些愣住了,心里不禁一惊:这么快?
林老师忍不住低头看着平板上的几行公式,眼里闪过一丝惊艳:这解法简首太干脆了!
她竟然完全绕过了传统的复杂步骤,首接用最简洁的思路给出了答案!
而且,不仅对得上,而且完全符合数学思维!
他不禁低声感叹:“你这方法很有意思。”
“这个题目其实没什么难度,首接用因式分解法就能搞定。”
陆溜溜淡定地说道,“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核心的技巧,绕过繁琐的中间过程。”
听到这里,林老师顿时眼前一亮,这个解法,不仅首接,而且是最有效的!
而且,居然这么年轻就能想到这种解题方法,简首是天才啊!
他忍不住拍了拍手:“好!
这个解法简首可以首接作为标准答案了。
你们看,数学就是要抓住关键点,不必拘泥于那些繁琐的细节。”
随即,林老师让她把平板上的答案共享给全班。
全班同学纷纷转头看向陆溜溜,眼神里充满了惊叹和好奇。
她居然这么轻松就解决了这道难题,简首有点不可思议。
陆溜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哇,这样的解法也太强了吧!”
同学们忍不住窃窃私语,有人眼中带着佩服,更多的是震惊。
谁都没想到,陆溜溜这道题居然解得这么轻松,不仅比其他同学快,而且思路简洁得让人瞠目结舌。
林老师站在讲台上,深深地看了陆溜溜一眼,眼中满是欣赏:“这就是我想让你们学到的,数学不是死记硬背,不是靠堆砌计算量,而是要从中找到最简便的解题思路。
陆溜溜的做法,正是我们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