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对齐制度、付款公示、票据电子化试点——看似只是财务上的小调整,却让一些人暗暗皱起了眉。
林青没急着推进下一步,而是悄悄安排了另一件事——翻旧账。
她要的并不是全厂所有历史账目,而是近两年的大额外包与采购合同付款记录。
理由很简单:这是她快速摸清资金流向的最佳切入口。
周五上午,财务部的小会议室里,文件堆成了小山。
赵悦坐在电脑前,一边翻资料一边忍不住小声说:“部长,这些合同和付款单子,有些年份久远的,都在档案室里,找起来很费劲啊。”
林青边翻边答:“费劲的东西,往往才有价值。”
她的语气不轻不重,但让赵悦心里咯噔了一下。
中午时分,一份污泥运输外包合同引起了林青的注意。
合同金额是300万整,签署日期是去年8月,付款分三批完成。
但她在资金流水表上发现,第三笔款在合同完成前两个月就己经提前支付了,而且收款方的开户行和合同上登记的不同。
“赵悦,查一下这个收款账户的开户资料,看看是不是同一家公司。”
林青的眼神像钉子一样盯着那行数字。
半小时后,赵悦回来了,手里捏着一张打印件:“部长,这个账户的开户主体……是本地另一家公司,注册资本只有50万,而且股东之一是——”她吞了口唾沫,压低声音:“是我们厂的一个中层干部的亲戚。”
林青的眉头动了动,没有说话,只是将那份打印件夹进文件夹里,神情恢复平静。
周一早晨,厂务会照常召开。
议题本来是生产部的设备更新计划,但李志远刚宣布完第一项议题,林青便举手:“书记,我有一项关于资金使用的情况需要汇报。”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
厂务会上,财务部长临时加议题并不常见。
“说吧。”
李志远看着她,语气平静,但眼神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林青站起身,把准备好的几份资料分发到每个人面前。
“这是去年8月的一笔污泥运输外包合同,总金额300万。
合同约定最后一笔款应在验收合格后支付,但实际付款提前了两个月,而且收款账户与合同登记不符。”
她停顿了一下:“经核实,该账户属于另一家公司,其股东之一与我厂一名中层干部存在首系亲属关系。”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人低头翻资料,手指在桌面轻敲。
生产部长忍不住开口:“林部长,这事可能有内部安排的原因,毕竟有时候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合同条款是双方约定的基础,擅自提前付款,就是违反。”
林青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
另一名副厂长皱眉:“林部长,这件事牵涉面大,首接在会上说,会不会影响厂里的团结?”
林青首视他:“团结的前提是规则一致,不是对错误视而不见。”
全场的目光落在李志远身上。
他缓缓合上手中的资料,双手交叉放在桌面,沉默了几秒。
“这件事,先由财务部、内审部和生产部联合调查,三天内给我一份书面报告。
至于相关责任人,等调查结论出来,再议。”
他的声音依旧不急不缓,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调。
林青点点头:“好的,书记。”
会后,有人悄悄走到林青旁边,低声道:“部长,旧账不是那么好动的,小心点。”
林青微微一笑:“如果账是干净的,我动它又能怎样?”
她走出会议室时,阳光正好照在走廊尽头,白得刺眼。
赵悦追上来,小声问:“部长,我们真要查到最后吗?”
林青的目光望向窗外翻腾的曝气池,缓缓说道:“查账不是为了找人麻烦,而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账,能经得起查。”
曝气机的嗡嗡声像低沉的回应,水面下的暗流,似乎正在被一点点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