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契子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永州府,桃源县,杏花村。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可有人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周家,周明远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戒尺,看着端端正正坐在下方的小萝卜头。

“爷爷,我知道,我知道。”

周世承举起手,然后昂起头洋洋得意的看了看其他人。

见此,周世谦无语的翻了个白眼,真是个显眼包。

周明远用戒尺在书上拍打两下:“说了,在课堂上要叫我先生。”

“嗯嗯,先生,这句话学生知道是什么意思。”

周世承很快反应过来,赶紧改了口。

“那你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但是后面收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就会导致他们的习性变得不同。”

周世承站起身来,非常自信的答了出来。

这可是他之前在孙夫子那学的第一句话,印象可深了。

周明远点点头,“世承答得不错。”

,然后看向另外一边:“世谦,我刚才观你面上有所不赞同,你可有其他的见解。”

周世谦没想到自己的小动作竟然被发现了,站起身:“回夫子,学生没有不赞同,只是对这句话还有一些想法。”

“哦?

你说说看。”

周明远只是见他不专心想要教导一番,没想到周世谦真的有其他的见解。

“人性本善,那么通过教化引导,就能让人保持或回归这份善,最终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呵呵,”周明远点点头,欣慰的摸了摸胡须,“世承和世谦说的都没错。”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人先天的本性彼此之间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习惯养成不同,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品性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所以我们要积极接受教化引导,保持这份善良,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这就是先生,也是爷爷教给你们的第一课,知道了吗?”

“知道了!”

众人纷纷点头。

......一个月前。

周世谦因为赶项目进度,通宵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头昏脑胀的走到公司楼下,没成想晕了过去。

再醒来,就变成了杏花村的周世谦。

前世没有什么牵挂的他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只是有些可惜刚还完房贷的房子。

早知道就不这么拼命了,如今钱倒是赚到了,命也没了。

花了几天的时间,周世谦理顺了这个家里的基本情况:爷爷周明远,妻子老王氏,两人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大周昌章,目前在镇上的私塾读书,于二十一岁那年考取了童生,今年三十岁,除了读书一无所长;娶了镇上杂货铺的女儿胡氏为妻。

目前有两个儿子:长子周世承,今年八岁,在村里的孙先生处开蒙;次子周世策,今年六岁。

老二周昌茂,也就是原主的父亲;娶了邻村的李氏为妻。

目前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原主)周世谦,今年六岁;次子周世禾,今年西岁;老幺周书婉,今年两岁。

老三周昌棠,娶了小王氏为妻,有一个女儿周书瑶,今年三岁。

女儿名叫周雪兰,嫁到了镇上。

周世谦这一代,除了周世承,都还没有去过学堂。

周世策他们每每听到周世承说学堂里的趣事,都忍不住露出羡慕的眼神。

可惜,家里条件有限,周家男娃要八岁以后才能去学堂读书,而且也只能读到十二岁。

当然有天分可以多读几年,但是如果二十岁还没考上童生,那家里就不会再供养了,还想继续读就自己想办法。

其实周世谦最初没打算走科举的道路的,只打算到了年纪跟着其他人一起习字,读几年书,不当个文盲就好了。

毕竟前世从五六岁到二十五岁硕士毕业,整整学了二十年,他是真的倦了。

可是当他亲眼见到周昌茂他们在地里刨食的辛苦,也见过大伯回家什么都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样子。

周世谦认输了,他还可以学,他受不了那个苦,比起种地,他宁愿学习。

作为从几十万考生里卷出来的第一名,周世谦不相信,自己来了古代,还能卷不过其他人。

于是,周明谦找到他爹,提出想早点去学堂的想法。

周昌茂本来瘫在椅子上,听到这句话,身子一下坐首了,欣慰的拍了拍周明谦的肩膀:“不愧是我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想法。”

随即话锋一转,“可是这件事不是你爹我能决定的,你爹当年我还有本事考童生呢,可惜你大伯考上童生后,你爹就被赶回来了。”

“去学堂这事儿,还得你爷爷做主,当然,钱得找你奶奶拿,她掌管经济大权。”

周世谦听到这话,顿时蔫了,他可是知道奶奶有多看中家里那点钱的。

随即,周世谦想到什么,眼睛一下就亮了:“爷爷和大伯都是童生,能不能找他们两个给我们启蒙啊,还不用花钱。”

周昌茂沉思了会儿,“找你大伯肯定是不成的,你爷把希望都放在他身上,肯定不会让他浪费时间在你们身上。”

“至于你爷爷那边,最近农闲,家里也没什么事,倒是可以试试看。

你附耳过来,我们这样......”周明谦听话的把耳朵凑过去,周昌茂边讲他边点头,眼睛越听越亮。

要不怎么说是亲父子呢,他爹把他爷爷的心思拿捏的死死地。

第二天,周世谦找到周明远:“爷爷,孙儿也想去学堂。”

周明远本来在编竹篓,闻言停了下来,笑呵呵的道:“二郎怎么想去学堂了?

可是你大哥去学堂了,你无聊的紧?”

周世谦摇摇头,抿了抿嘴:“大哥最近和我们说了学堂里的趣事,还有他学到的新知识。

孙儿也想去学堂,以后考秀才,考举人,当大官,挣钱给爷爷花。”

“呵呵,二郎有心了。”

周明远也没当真,只以为他为了去学堂讨自己欢心。

转身继续编手里的东西,“等你七岁了便可以去学堂了,快去找你三弟他们玩去吧,爷爷还要忙呢。”

“可是大哥学堂学的东西我都会了。”

周世谦慢腾腾的丢出一个炸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