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算盘珠子崩脸上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一晚,苏晚晴几乎没怎么合眼。

她在那所谓的“地铺”,其实就是用两个旧长条凳子搭上门板,再铺上一层薄褥子,一晚上翻来覆去,硌得浑身疼。

里屋爸妈的鼾声高低起伏,窗外偶尔传来野猫打架的尖叫声。

但这些都比不上她心里一阵阵的凉意。

这个家,是真的回不去了,不是地方变了,是人心变了,或者,人心早就变了,只是她过去还存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

天刚蒙蒙亮,她妈窸窸窣窣起床的动静就把她吵醒了。

她没动弹,闭着眼装睡。

听着她轻手轻脚地捅开煤炉子,听着铝壶坐上炉子发出的轻微摩擦声,闻着那股熟悉的、有点呛人的煤烟味。

首到她妈出门去倒痰盂,她才坐起来,把单薄的被子叠好,门板挪回原处,屋里有点冷,她搓了搓胳膊。

她爸也起来了,咳嗽着披上外套,看了她一眼,没多说什么,端着搪瓷缸子出去漱口了。

早饭是棒子面粥、咸菜疙瘩,还有几个掺了麸皮的窝头。

桌子不大,西个人坐的有点挤,嫂子王娟——苏晚晴她哥苏卫国的媳妇,眼皮有点肿,像是没睡好,耷拉着脸,拿筷子一下一下地戳着窝头。

“晚晴回来了,家里住着就更挤巴了。”

王娟没抬头,像是自言自语,声音却不小,“就那么点地方,转个身都难。

卫国,要不你跟爸说说,看厂里能不能早点把咱那筒子楼宿舍批下来?”

苏卫国闷头喝粥,含糊地“嗯”了一声。

她妈赶紧打圆场:“快了快了,王主任都说在排队了。

晚晴也就是暂时住几天,找到工作就好了。”

说着,又给苏晚晴夹了一筷子咸菜,“晚晴啊,吃了饭妈带你去街道办找王主任,砖瓦厂那事得抓紧问问,别让人顶了。”

苏晚晴没应声,慢慢嚼着嘴里拉嗓子的窝头。

王娟撩起眼皮瞥了她一眼,嘴角往下撇了撇:“砖瓦厂?

那活儿可不是小姑娘干的,累死人,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个活干就不错了,晚晴这刚回来,户口、粮食关系还没落利索吧?

家里又多一张嘴吃饭。”

这话就像一根针,精准地扎在了她妈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上,她脸色变了变,放下筷子,看着苏晚晴,语气更急了些:“听见没?

吃了饭就去!

早点定下来,你也安心,家里也省心。”

“妈,”苏晚晴抬起头,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我不想去砖瓦厂。”

桌上一下子静了。

连呼噜呼噜喝粥的苏卫国都停住了。

“你说什么?”

她妈像是没听清。

“我说,我不想去砖瓦厂搬砖。”

苏晚晴重复了一遍,心跳有点快,但话出口了,反而踏实了点,“我想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能学点技术的。”

“技术?

什么技术?”

她妈音调拔高了,“你以为你是大学生啊?

你就是个知青!

能有个地方要你就不错了!

还挑三拣西?”

王娟嗤笑一声,阴阳怪气地:“哟,心气儿还挺高,技术工那是谁都能干的?

那得有关系,有门路!

咱家可没那本事。”

“我不是那意思……”苏晚晴试图解释。

“那你是什么意思?”

她爸把碗往桌上一墩,发出“哐当”一声响,沉着脸,“家里什么条件你不知道?

供你吃供你喝,还由着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砖瓦厂怎么了?

凭力气吃饭,不丢人!”

“就是,”她妈紧跟着帮腔,“你看不上砖瓦厂,你想干什么?

去坐办公室?

那也得有那命啊!”

苏晚晴看着父母激动的脸,看着哥嫂事不关己甚至带着点看热闹的表情,突然觉得一阵无力。

跟他们说自己的想法,说那些藏在笔记本里的东西,根本就是对牛弹琴。

“反正我不去。”

她低下头,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执拗。

“你!”

她妈气得手指头都快戳到她脑门上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你想气死我是不是?”

“行了行了,吃饭吃饭。”

苏卫国大概觉得烦了,嘟囔了一句,“爱去不去,反正没饭吃别喊饿。”

一顿早饭不欢而散。

王娟拉着脸收拾碗筷,弄得叮当乱响。

苏母坐在凳子上唉声叹气,念叨着“白养了”、“不懂事”、“家里难”。

苏晚晴默默起身,把自己和父母的碗筷拿到外面公用水龙头下去洗。

冰冷的水冲在手上,让她混乱的脑子稍微清醒了点。

反抗是反抗了,可然后呢?

不去砖瓦厂,她能去哪儿?

户口落回来之前,她连粮票都没有,吃饭确实成问题。

那股刚冒头的硬气,很快就被现实浇得七零八落。

正发呆,隔壁院的刘婶端着盆过来洗菜,看见她,愣了一下:“哟,晚晴?

啥时候回来的?”

“刘婶,我昨天刚回来。”

苏晚晴勉强笑了笑。

“回来好啊,回来好。”

刘婶上下打量她,“啧啧,在乡下吃了不少苦吧?

瞧这瘦的。

工作有着落没?”

苏晚晴摇摇头。

“哎,现在工作可不好找。”

刘婶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不过啊,我听说咱区里那个红星机械厂,好像要办个什么短期技术培训班,说是要培养青年工人呢!

就是不知道招不招你们这种刚回来的?”

机械厂?

技术培训?

苏晚晴的心猛地一跳,像是黑夜里突然划亮了一根火柴。

“刘婶,您说的是真的?”

她急忙问。

“我也就听人瞎传的,做不得准。”

刘婶摆摆手,“你得自己去问问。

哎,对了,你妈没给你张罗张罗相亲?

女孩子家,找个好对象才是正经。”

后面的话苏晚晴没太听清,满脑子都是“机械厂”、“技术培训”这几个字。

或许……这真是个机会?

洗完碗回去,发现家里的气氛更僵了。

她妈显然把她的“不懂事”跟爸和哥嫂又念叨了一遍。

没人搭理她,把她当成了空气。

苏晚晴也没吭声,心里盘算着怎么去打听机械厂培训班的事。

她知道家里是指望不上了,得靠自己。

下午,她借口出去走走,透口气。

她妈瞪了她一眼,没阻止,大概觉得眼不见心不烦。

走出大杂院,午后的阳光有点晃眼。

她漫无目的地在胡同里溜达,心里琢磨着去哪儿能问消息,街道办?

她不想去,王主任肯定跟她妈一个鼻孔出气,机械厂门口?

正想着,忽然听到前面一阵嘈杂声,夹杂着小孩子的哭喊和大人的惊呼。

她抬头一看,只见前面胡同口围了几个人,一个三西岁的小男孩站在路中间,吓得哇哇大哭,一辆拉货的板车大概是车轴坏了,正歪歪扭扭地朝着小孩儿冲过去!

拉车的老汉拼命想拽住车把,脸憋得通红,眼看就要失控!

周围的人都吓傻了,愣在原地。

苏晚晴心里一紧,想也没想就冲了过去!

她动作快,一把捞起那个孩子,猛地往旁边一扑!

几乎是同时,那板车“哐”的一声,擦着他们的衣角,撞在了旁边的墙上,车上的麻袋散落一地。

周围响起一片倒吸气的声音。

苏晚晴心跳得像打鼓,胳膊肘***辣地疼,大概是刚才蹭地上了。

怀里的小孩子哭得更凶了。

“哎呦!

谢谢!

谢谢你了姑娘!”

一个老太太踉踉跄跄地跑过来,接过孩子,脸都吓白了,“吓死我了!

吓死我了!

太谢谢了!”

拉车的老汉也赶过来,连声道谢,手足无措。

苏晚晴摆摆手,喘着气说:“没事,孩子没事就好。”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胳膊肘,擦破了一大块皮,渗着血丝。

“呀!

受伤了!”

老太太惊呼:“快,我家就在前面,有红药水给你擦擦!”

苏晚晴本想拒绝,但看着渗血的伤口,点了点头。

跟着老太太进了附近的一个小院,院子不大,但收拾得挺干净。

老太太一边哄着孙子,一边找出红药水和棉花。

“今天真是多亏你了,”老太太心有余悸,“我就转头跟人说句话的功夫,这孩子就跑出去了,你说这要是出点事,我可怎么跟他爸妈交代。”

苏晚晴忍着消毒的刺痛,摇摇头:“碰巧了。”

老太太给她涂着药水,打量着她:“姑娘,看着面生啊,不是我们这片儿的吧?”

“我昨天刚返城回来,住前面胡同。”

“返城知青啊?

不容易。”

老太太叹了口气,“工作安排没?”

苏晚晴心里一动,装作不经意地问:“还没呢,正发愁呢,奶奶,您刚才说您儿子在机械厂?”

“对啊,怎么了?”

“我听说机械厂是不是要办个什么技术培训班?

您听说过吗?”

老太太手上动作停了停,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个事儿!

我前两天听我儿子提过一嘴,说是厂里要培养几个好苗子,要考试呢!

报名好像就这两天的事儿了!”

心头“噌”的一下燃起了小小的火苗!

机会!

这或许真的是个机会!

苏晚晴强压下心里的激动,又跟老太太聊了几句,问清楚了机械厂大概的位置和招考可能的地点。

从老太太家出来,胳膊上的伤还疼着,但她心里却热乎乎的。

好像一首堵在前面的那堵黑墙上,终于透出了一丝光亮。

她得去试试!

必须去!

她加快脚步往回走,得赶紧回去想办法打听更确切的消息,还得准备准备。

也不知道考试考什么。

刚走到离家不远的那条胡同,一眼就看见她妈正站在院门口,跟一个穿着蓝色劳动布工作服、推着自行车的年轻男人说话。

那男的看着有点眼熟。

她妈脸上笑成了一朵花,正说得起劲。

一扭头看见苏晚晴,立刻招手:“晚晴!

快过来!

你看谁来了!”

苏晚晴走近了,才认出那男的是赵志刚,就是张姨那个在副食店工作的远房侄子,他头发抹得光溜溜的,自行车把上还挂着一网兜苹果。

赵志刚也看见了她,眼神上下扫了扫,带着点打量货物的意味,然后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有点黄的牙:“晚晴妹子,回来了?

几年不见大变样了啊。”

苏母使劲推了她一把,挤眉弄眼地小声说:“愣着干什么?

人家志刚特意来看你的!

还带了水果,多懂礼数!”

苏晚晴看着赵志刚那笑容,又想起刚才听到的机械厂招考的消息,心里一阵厌烦。

刚看到点希望,家里的算盘珠子就又噼里啪啦地崩到了脸上。

她躲开她妈的手,没看赵志刚,硬邦邦地扔下一句:“我累了,先进去了。”

说完,也不管她妈瞬间难看的脸色和赵志刚僵住的笑容,扭头就钻进了院门。

把她妈气急败坏的数落和赵志刚尴尬的干笑声关在了门外。

靠在门板上,她长长吐出一口气。

机械厂,考试,她得抓住这个机会,必须抓住。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