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槐树下的秘密约定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2007年农历五月,湖南湘中腹地的青溪小镇被一场连绵的梅雨浸泡得发潮。

镇中学初二(3)班的后窗正对着一片金黄的油菜田,雨水打在窗玻璃上,晕开一层模糊的水雾,把讲台上数学老师的声音也揉得支离破碎。

晓妍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同桌嘉怡的胳膊,指尖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飞快地塞到她手里。

纸条上是晓妍歪歪扭扭的字迹:“今晚八点,老槐树下见,有大事说。”

嘉怡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她偷偷瞄了眼晓妍——这个总是扎着高马尾、眼睛亮得像星星的女孩,此刻正低头在课本上画着什么,嘴角扬着一丝神秘的笑。

嘉怡把纸条叠成小方块,塞进校服口袋,指尖触到布料上磨出的毛边,那是去年奶奶给她缝的校服,洗了十几次,己经有些发白。

放学后,嘉怡背着半旧的书包,沿着泥泞的小路往家走。

路过镇口的老槐树时,她特意放慢了脚步。

这棵有上百年树龄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是镇上孩子们的秘密基地。

晓妍的表姐去年从广东回来时,就是在这棵树下,给她们讲起了那个遥远而繁华的城市——高楼比镇上的水塔还高,马路上的汽车多得像蚂蚁,工厂里的女工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块,能买好几件新衣服。

嘉怡的家在镇子边缘的一个小山村,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一年只回来一次。

她跟着奶奶生活,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奶奶有哮喘,常年需要吃药,父母寄回来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了医药费上。

嘉怡很少有新衣服穿,也很少能吃到零食,课本都是用哥哥用过的旧课本。

她羡慕晓妍,晓妍的父母在镇上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家境比她好得多,晓妍不仅有新衣服穿,还有零花钱买零食和课外书。

那天晚上,嘉怡找了个借口溜出家门,踩着湿滑的田埂来到老槐树下。

晓妍己经到了,手里拎着一个红色的存钱罐,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嘉怡,咱别读书了。”

晓妍开门见山,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冲动,“我表姐说,广东那边的电子厂招人,只要有力气就能进去,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呢!

咱去广东打工,挣了钱,你就能给奶奶买药,我也能买新裙子,再也不用听我妈唠叨钱不够花。”

嘉怡的眼睛亮了亮,又很快黯淡下去。

她低头踢了踢脚下的石子,小声说:“可我没钱,连去广东的路费都没有。

我爸妈这个月的生活费还没寄回来,奶奶的药快吃完了……”晓妍“啪”地一声打开存钱罐,倒出里面的钱——一沓皱巴巴的纸币,有十块的、五块的,还有几枚硬币,在月光下叮当作响。

“你看,这是我攒了三年的压岁钱,一共西百六十二块!

够咱俩的路费和刚开始的生活费了。

到了广东,咱一起找工作,一起挣钱,以后再也不用过苦日子!”

嘉怡看着那些钱,又看了看晓妍坚定的眼神,心里的天平渐渐倾斜。

她想起奶奶咳嗽时痛苦的样子,想起自己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想起课本上那些永远也背不完的公式——或许,去广东,真的能改变命运。

“可是……万一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万一爸妈发现了……”嘉怡还是有些犹豫。

“怕什么!”

晓妍拍了拍胸脯,“咱年轻,有力气,还能饿死?

至于爸妈,等咱挣了大钱,回去给他们一个惊喜!”

那天晚上,两个14岁的女孩在老槐树下,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

她们约定,三天后,趁家里人不注意,偷偷离开青溪小镇,南下广东。

接下来的三天,她们开始偷偷收拾行李。

晓妍把自己的几件换洗衣物塞进一个旧书包,又把那沓钱仔细地缝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那是她们全部的希望。

她还偷偷拿了家里的一个手电筒和一把雨伞,以防路上遇到麻烦。

嘉怡则从衣柜最底层翻出奶奶给她做的两件蓝布衫,还有一双洗得快破的布鞋,简单打包成一个小包袱。

她给奶奶留了一张纸条,放在奶奶的枕头底下,上面写着:“奶奶,我去广东打工了,等我挣了钱,就回来给您买药,您要好好照顾自己。”

出发那天,天还没亮,晓妍就偷偷溜出了家门。

她没有告诉父母,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只留下了一张纸条,说自己去同学家玩几天。

在镇口的老槐树下,她见到了背着小包袱的嘉怡,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

“你后悔了?”

晓妍问。

嘉怡摇了摇头,咬着嘴唇说:“我舍不得奶奶,可我更想挣钱给她买药。”

两人没有告别,没有回头,踩着晨露,坐上了前往县城火车站的拖拉机。

拖拉机突突地响着,扬起的尘土落在她们的头发上、衣服上,可她们却觉得,那是通往新生的烟火气。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