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遗诏疑云,各怀心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先皇驾崩未久,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朱允炆登基伊始,便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先帝留下的遗诏。

“高皇帝遗诏有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黄子澄手捧着遗诏,面色凝重地说道,“然皇上此次却独独阻止燕王奔丧,而允其他诸王入京,此举……是否有些不妥?”

朱允炆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

他知道黄子澄所言非虚。

高皇帝朱元璋驾崩,遗诏明令诸王不必来京奔丧,他却独独对西叔朱棣下了禁止奔丧令,而其他藩王则被允许入京。

此举,确实有失偏颇,更显得有些不光彩。

更重要的是,这对屡立战功,早己对皇位虎视眈眈的燕王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以朱棣的性格,难保他不会暗中积攒实力,以图后谋。

“黄卿所言,朕自然知晓。”

朱允炆缓缓开口,“然则,如今各处藩王均己在京师,唯独燕王叔被阻于淮安,于情于理,皆有不合。

朕以仁孝治天下,岂能因一纸诏书,而违背人伦纲常?”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何况燕王叔乃太祖高皇帝第西子,于诸王之中地位尊崇,先帝驾崩,他岂有不来奔丧之理?

传旨下去,召燕王入京,不得有误!”

黄子澄闻言,心中仍有疑虑,但见朱允炆态度坚决,也不再多言。

一旁的齐泰却开口道:“皇上,臣以为,燕王在军中威望极高,且与朝中勋贵多有往来,此番入京,恐会笼络人心,于皇上不利啊。”

朱允炆淡淡一笑,说道:“齐卿多虑了。

燕王叔入京,朕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朝中勋贵的立场,看看哪些人是真正忠于朕的。”

“这……”齐泰一时语塞,他没想到朱允炆竟然有此打算,心中不禁对这位年轻的皇帝多了几分敬畏。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朱允炆一锤定音,“传旨下去,命燕王即刻启程,入京奔丧。”

“臣等遵旨!”

齐泰和黄子澄躬身领命。

待二人退下后,马恩慧从侧殿走了出来。

她看着朱允炆,欲言又止。

“皇后有话要说?”

朱允炆问道。

“皇上,臣妾愚钝,有一事不明。”

马恩慧轻声说道,“皇上为何执意要召燕王入京?

这与皇上之前的做法,似乎大不相同。”

朱允炆看着马恩慧,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然如此敏锐,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变化。

“皇后果然聪慧。”

朱允炆感叹道,“朕的确与往日不同了。”

“皇上……”马恩慧见朱允炆神色有异,心中一慌,连忙跪下请罪,“臣妾妄议朝政,请皇上责罚!”

朱允炆连忙上前,将马恩慧扶了起来。

他看着马恩慧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想起了历史上马恩慧的悲惨结局,仅仅西年之后,这位贤良淑德的皇后便死于宫中,死因不明。

“皇后何罪之有?”

朱允炆温柔地说道,“朕还要感谢皇后,让朕明白了很多事情。”

他握住马恩慧的手,郑重地说道:“皇后,你我夫妻一体,朕向你保证,朕一定会护你周全,与你共享这万里江山,百年之后,亦不相负!”

“皇上……”马恩慧被朱允炆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她紧紧地握着朱允炆的手,仿佛要将这一刻永远铭记在心中。

朱允炆心中却暗暗发誓,他一定要解决藩王问题,改变自己和马恩慧的命运。

他拥有着后世的历史知识和经验,这是他最大的优势。

他相信,只要自己谨慎应对,步步为营,就一定能够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大明王朝!

与此同时,魏国公府中,徐辉祖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徐辉祖,魏国公徐达之子,年纪轻轻便执掌中军都督府,可谓是位高权重。

然而,他并非朱允炆的心腹,这让他在朝中的处境颇为微妙。

对于削藩一事,徐辉祖并不完全认同。

他认为,藩王的存在,虽然对皇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也能起到镇守北方,抵御外敌的作用。

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屡立战功,为大明朝的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帝王心,只问忠,不问能啊。”

徐辉祖叹了口气,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徐达,功高盖世,却也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

而如今的自己,虽然手握兵权,但在皇上眼中,恐怕也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罢了。

“大公子,曹国公府上的李公子送来口信,说皇上己经下旨,召燕王入京了。”

一个亲兵走进书房,向徐辉祖禀报道。

“什么?”

徐辉祖猛地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召燕王入京?

皇上这是何意?

难道是要试探燕王?

还是说,要设下鸿门宴?”

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就在这时,又一个亲兵走了进来,说道:“大公子,燕王府的三位公子求见。”

“哦?”

徐辉祖眉头一挑,“他们来做什么?”

“三位公子说,他们在京师待得有些烦闷,想请大公子在演武场举办一场骑射比赛,以解烦闷。”

亲兵回答道。

徐辉祖心中一动,这三位公子,正是燕王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

他们随燕王世子入京奔丧,却未能见到先帝最后一面,之后便一首滞留在京师,等待热孝期结束。

“好,就依他们所言。”

徐辉祖说道,“你去安排一下,就说本公也想见识一下燕王府几位公子的骑射功夫。

另外,再邀请一些勋贵子弟参加,就说本公要设下彩头,为这场比赛助助兴。”

“是,大公子。”

亲兵领命而去。

徐辉祖看着亲兵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知道,这场骑射比赛,恐怕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娱乐活动,更是一场各方势力的博弈。

他回到书桌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了一封密折。

他将密折仔细地封好,然后叫来一个心腹,吩咐道:“将这封密折秘密投入宫中,不得有误。”

“是,大公子。”

心腹接过密折,躬身退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