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雨霁风波起,巾帼入黉宫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金陵城,一场暴雨过后,天空放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紫禁城内,雕梁画栋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与后世明故宫的断壁残垣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其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朱允炆一反常态,并未乘坐御辇,而是在皇宫中步行游览。

他走过一座座宫殿,看着那些熟悉的建筑,心中感慨万千。

“皇上,时候不早了,该回宫了。”

马恩慧轻声提醒道。

“不急。”

朱允炆摆了摆手,继续向前走去。

“皇上,臣妾有一事相求。”

马恩慧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皇上登基己有一月,是否该考虑选秀女入宫,以充实后宫,绵延皇嗣了。”

朱允炆停下脚步,他知道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但他现在并没有这个心思。

“此事容后再议吧。”

朱允炆说道。

就在这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从不远处的长安宫中传来,打破了皇宫的宁静。

“是谁在长安宫中如此喧哗?”

朱允炆问道。

“回皇上,是徐家西小姐来看望太子殿下了。”

马恩慧解释道。

“徐家西小姐?”

朱允炆眉头微皱,他想起了这个人,徐达的西女儿,徐妙锦,明代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女奇人,也是他西叔朱棣正妻的西妹。

按辈分算,还是他侄女,却比他年龄大,且一首未出嫁。

“走,过去看看。”

朱允炆说道。

三人来到长安宫,只见一个女子正和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在院子里嬉戏。

那女子身穿一袭淡蓝色长裙,容貌清秀绝伦,气质清冷高贵却又带着几分纯真灿烂,让人过目难忘。

“妙锦给皇上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

徐妙锦见到朱允炆和马恩慧,连忙上前行礼。

“免礼吧。”

朱允炆说道,“你不在府中守孝,跑到宫里来做什么?”

“回皇上,臣女听闻皇上龙体抱恙,特来看望。”

徐妙锦说道。

“朕的伤己经好得差不多了。”

朱允炆说着,指了指旁边几个太监,“只是可怜这几个奴婢,前几日因为照顾不周,被朕罚了板子。”

“皇上受伤,太监们照顾不周,自然该罚。”

徐妙锦淡淡地说道,“不过皇上正值国丧,当以仁孝治天下,这宫里头,也该有几分笑模样才是。”

朱允炆一愣,没想到徐妙锦竟然敢当面顶撞他。

“大胆!”

一旁的太监呵斥道,“徐小姐,你怎敢如此跟皇上说话!”

“皇上恕罪,臣女无状。”

徐妙锦说着,眼神却毫无惧色,“高皇帝遗诏中说,‘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如今皇上整日一副阴沉面孔,搞得宫里头也是死气沉沉,岂不闻孝在心不在形么?”

朱允炆被徐妙锦这番伶牙俐齿说得哑口无言,心中却对这个女子多了几分兴趣。

“朕有意让你替朕做些事,你可愿意?”

朱允炆突然说道。

“皇上是想让臣女做女官?”

徐妙锦问道,“只怕皇上要失望了,我大明虽有女官,但地位却并不高。

且臣女乃魏国公之女,只怕不便。”

“是啊,皇上,此事恐怕不妥。”

马恩慧也劝道。

“朕不是要你做女官。”

朱允炆说道,“朕想让你进国子监,替朕选拔人才。”

“什么?”

徐妙锦和马恩慧都惊呆了。

国子监可是“天子门生之地”,自古以来都是男子的天下,女子怎能进入?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马恩慧急忙说道,“国子监乃国家重地,女子岂能涉足?

不如让国子监祭酒负责考核,更为妥当。”

“朕意己决。”

朱允炆说道,“朕知道,如今世人皆言‘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朕不这么认为。

朕以为,女子亦可读书明理,为国家效力。

若是你把差事办好了,朕便在京师开设女子学堂,让天下女子都有书可读,有学可上,妇女可以顶半边天!”

徐妙锦被朱允炆的话深深震撼了,她没想到,这个年轻的皇帝竟然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和开明的思想。

她想起了自己这些年来所受的束缚和不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皇上,女子学堂,真的能办成吗?”

徐妙锦问道。

“只要你想,就一定能办成。”

朱允炆坚定地说道,“朕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徐妙锦看着朱允炆,眼中闪烁着光芒。

她知道,女子学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女子读书识字,更在于改变整个社会对女子的看法,提高女子的地位。

“皇上,臣女愿意一试。”

徐妙锦说道,“臣女虽然不才,但也想为天下女子尽一份力。

臣女保证,一定不负皇上所托,将差事办好。”

“好!”

朱允炆大喜,“朕就任命你为国子监学正,负责考核选拔人才。

国子监祭酒和司业,皆听你调遣。”

“臣女领旨谢恩!”

徐妙锦跪下接旨,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朱允炆又转身看向马恩慧,“皇后,朕方才的话你可都听见了?

朕既与你许下百年之约,便定不相负!”

“臣妾明白,臣妾也相信皇上。”

马恩慧温柔地回应道,眼神中满是幸福。

随后,朱允炆来到朱文奎身边,将他抱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朱文奎是他的长子,也是他未来的希望。

“皇上,徐小姐入国子监,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风波啊。”

马恩慧担忧地说道。

“朕不怕风波。”

朱允炆说道,“朕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朕的决心。

若是有人反对,朕就让他们与徐妙锦公开辩论,看看谁能说得过谁。”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走了进来,禀报道:“皇上,魏国公徐辉祖求见。”

“哦?”

朱允炆眉头一挑,“他来做什么?

莫非是为了校场的事情?”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传他到武英殿见朕。”

“是,皇上。”

太监领命而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