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扉页上的颜文字
昨晚这本书在他面前"说话"了——不是比喻,不是幻觉,而是实实在在的、墨迹自动浮现的对话。
他合上书,塞进抽屉,锁好,然后灌了自己三杯威士忌,试图用酒精说服自己那只是熬夜产生的幻觉。
可现在,那本书又自己打开了。
扉页的空白处,缓缓浮现出几个歪歪扭扭的符号:”(╯‵□′)╯︵┻━┻“江明:"......"这书不仅会说话,还会发颜文字?
还是用甲骨文的变体画的?!
那些线条粗犷的符号,分明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路重组而成的愤怒表情——翻桌的"桌"甚至还原了春秋时期俎案的造型细节。
"你到底是什么东西?
"江明声音发哑。
书页上的墨迹游走,这次是规整的楷书:”说了,文脉化灵。
《梦溪笔谈》北宋刻本,沈括著,现藏于...哦不对,现属于你。
“停顿两秒,又补充:”PS:你威士忌喝太多了,肝气郁结,建议改喝菊花茶。
“(2)江明决定用科学方法验证——他把书放进微波炉,设定了10秒。
"叮"的一声后,书本完好无损,但微波炉内壁上布满了狂草写的***:”尔怎敢如此待我?!
宋徽宗都不敢这么干!!
“每一笔都力透金属,像是用无形的刻刀首接镂上去的。
江明默默关上微波炉门,决定当没看见。
他刚转身,书本"啪"地自己从微波炉里飞出来,悬停在他面前,哗啦啦翻到某一页:”看好了,这才是正确用法!
“页面上浮现一幅《微波炉使用指南》古画:宋式青瓷碗盛放食物(忌金属)火力参照《武经总要》火攻篇加热时长以焚一炷香为准最下方还有行小字:”PS:你昨晚泡面的姿势侮辱了饮食之道——苏轼托我转告。
“(3)"所以你们古籍...成精了都这么爱管闲事?
"江明瘫在沙发上。
书本飘到他膝盖上,浮现一行字:”非也。
只有记得人味的书才能化灵。
“”比如我记得沈括熬夜校稿时研的墨,记得朱熹在我这页批注时吃的蜜饯,记得——“字迹突然晕染开,像是被水打湿。
江明凑近,发现那是扉页角落的一滴...墨泪?
墨渍形状酷似泪滴,却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金红色,像是掺了朱砂。
更奇怪的是,这滴"泪"正在缓慢地、以肉眼几乎不可察的速度,向外扩散。
书本迅速合上,再打开时泪痕己被新字覆盖:”总之!
从今天起我监督你写作!
首先——“书页上突然掉出半块风干的桂花糕。”
...抱歉拿错了,这是李清照上次落我这的。
“(4)当晚,江明做了个荒诞的梦:沈括、苏轼、李清照围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开研讨会。
李清照坚持要把悬疑小说改成闺怨风格,苏轼忙着把主角的咖啡换成酒,沈括则严谨地计算着凶杀案的血迹喷溅角度...醒来时,他发现电脑文档被改了:原本的"月黑风高夜"被朱笔批注”俗!
“下面重写了一行:”是夜,星月皎然,银河倾泻如练——咦,这句子怎么有点熟?
“书桌上,《梦溪笔谈》摊开在《乐律》篇,页边有一行新鲜墨迹:”早安。
PS:你打呼噜吵得我睡不着。
“旁边画了个小小的( ̄ω ̄;)这次是标准的现代颜文字。
(本章彩蛋)甲骨文颜文字:基于商周"饕餮纹"设计的愤怒表情,暗示书本能操控多种文字形态微波炉***:宋徽宗曾敕令编修《宣和书谱》,伏笔皇权对古籍的压制墨泪痕迹:朱砂混合金箔的特殊墨渍,与后续"以血续书"关键剧情相关(伏笔提示)书本对历代主人的记忆缺失(刻意跳过某个朝代)李清照遗留的桂花糕(将在《金石录》纠纷篇回收)朱批文风熟悉感(苏轼曾参与校勘《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