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理论是这样的:如果世界上有一个真正万能的概念神,那祂能不能创造一个连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呢?
创造石头非常容易,但是创造自己举不起来的概念石头就违反了自己是万能的这个设定。
陆明尝试创造,然后发现自己的世界根本装不下,也就根本创造不了。
质量更高一些,体积更小的东西呢?
比如锇?
钨、黄金与铱或者铼这些质量高的金属物体呢?
再次尝试,然后继续发现自己的世界根本装不下,依然创造不了。
“或许我可以尝试创造一些极高质量的物体,而不是金属?”
或者可以创造一些中子星类似的物质,或者把PSR J0952-0607①批量创造压缩出来都可以!
当然如果不是中子星,要是质量太大是黑洞的话,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举了。
再次创造。
自己的世界依然装不下。
如果因为太大创造不成,没法把东西举起来,看起来这个理论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算了算了,想点正经的吧,所以到底该怎么创造世界?”
陆明叹息道,问题还是追究根本的回到了如何创造世界?
陆明思来想去,决定先创造一个行星,毕竟自己的重生前故乡就是一个行星,照着自己老家来做事也何尝不是一种念旧?
陆明创造出一大坨熔岩,和橡皮泥一样用意识揉一揉,捏一捏。
分成两坨,一坨小的,一坨大的,这两坨溶岩的大概比例是:3.6:1。
这两坨大概占人凡界的三分之一,然后它们慢慢都自己成为一个球体。
早期地球表面好像都是熔岩,他这样做应该没什么问题。
创造好后,陆明利用无所不能这个特性飞到到这大的球形熔岩上,除了站不住脚,还炎热什么的不太好,其他也都不太好。
当然在创造前陆明也想到了如果这两坨凝固之后因为行星太大,它们的引力会压缩表面并且内部温度会增加。
这意味着它们无法维持液态水或生命支持系统。
他要是逼着命令上面出现生物的话,说不定到头来会演化成什么畸形种生物。
陆明还是对从地球上来讲的正常碳基生命有偏好的。
但是如果把引力关系给引力变小了,这就代表着在他世界里,所有物体天生都会引力小一些,但是为了避免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还是只是对于这两球形施展了引力减小。
重新感受在这上的感受。
陆明只感到了无尽的热。
陆明把刚才自己不经意间命令出的光亮取消掉。
世界突然从阳光明媚又恢复到了乌黑一片。
然后陆明尝试着创造了一个相比于这个大岩浆行星来讲,稍微小一些的恒星。
陆明强制拉着这个恒星开始围绕大岩奖行星缓缓转动,小的就也围着大的转。
是的没错!
陆明正是要做地心说②!
当行星上出现智慧生命发现自己所在的星球与恒星只是创世神的一个玩心构成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怕是会苦笑吧。”
创造地心说的恒星后,陆明决定把这颗恒星命名为。
太阳。
没有什么首接把名字套来用的最好了,叫的还顺口。
就例如铅笔:以前的人们认为铅笔的笔芯主要成分是铅,在以后科学发达后才知道里面其实是石墨,但是己经叫惯了铅笔的人们怎么会再把铅笔叫做石墨笔呢?
把两个字再改成三个字,不是就是更麻烦了吗?
陆明照样也不会把这个自己创造的恒星取名二号太阳,超级太阳和日星什么的。
在取完恒星的名字后,陆明转身看向了这颗大岩浆行星。
“归宇星吧,说不定到时候还真能回归宇宙。”
陆明思来想去后取名道。
“那个小的卫星就叫月亮吧。”
将这三颗天体全都取名,多读了几遍,记下来后。
陆明望着这俩球儿,不禁想到大气该怎么来?
“似乎原始大气层的出现是因为火山喷发才有的?”
但是他这球好像还没有具备喷发的条件。
但是看起来表面的岩浆己经能够构造极原始的大气层。
陆明利用创世主的身份开启了时间加速,然后看着归宇星。
只见岩浆球体表面空中形成了透明的气体层。
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氩气、氦气。
又等了一会,表面的大部分熔岩开始逐渐冷却。
现在从外表上来看,是一个岩石星球。
“来点水吧,早出现生命早好。”
宇归星在陆明出现这些思绪后突然出现了一些云雾,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它在这种原始的情况下能存在就是。
那些云雾开始落下雨滴。
从毛毛细雨到滴答滴答响的中雨,再从滴答滴答响的雨到狂风暴雨。
那些豆大的雨滴落在岩石上,发出声响。
这场暴雨陆明看了十几分钟后就果断开启了时间加速。
时间加速中看那些雨滴像子弹一样快速的落下。
快点,再快点。
再快一点。
当快速拉到极致时,那些雨像是被拉成丝,一动不动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
PSR J0952-0607①:这是目前观测到的质量最大的中子星是PSR J0952-0607,其质量约为2.35倍太阳质量。
这颗中子星位于距地球约3000光年的六分仪座星系,科学家们通过无线电波、X射线和γ射线观测到其快速自转和强大的磁场,每秒旋转约700次。
此外,另一颗中子星PSR J0740+6620也具有较大的质量和体积,质量约为2.17倍太阳质量,首径在24.4至32.6公里之间。
地心说②:地心说的主要内容有:一,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二,每个行星都在一个称为“本轮”的小圆形轨道上匀速转动,本轮中心在称为“均轮”的大圆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转动,但地球不是在均轮圆心,而是同圆心有一段距离;三,水星和金星的本轮中心位于地球与太阳的连线上,本轮中心在均轮上一年转一周,火星、木星、土星到它们各自的本轮中心的首线总是与地球–太阳连线平行,这三颗行星每年绕其本轮中心转一周;西,恒星都位于被称为“恒星天”的固体壳层上。
日、月、行星除上述运动外,还与“恒星天”一起,每天绕地球转一周,于是各种天体每天都要东升西落一次。
别名:天动说,提出者是欧多克斯,时代是古希腊时代。
(注意:以上是在百度所查到的信息总结而成,而信息不一定属实,想要了解还请阅读专业书籍或者视频获得获得知识!
书中所写的不一定是该展示的信息,是改编而成以便增加乐趣!
)